第143章 登位,笼络群臣
作者:肖漾阿   阳春宜折枝最新章节     
    “看来皇上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啊!事到如今,难道你还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吗?”徐景联用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吻对李词说道。
    面对徐景联的冷嘲热讽,李词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朕今日遭遇此劫,确实是因为一时疏忽大意所致,但要让朕轻易放弃皇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你们尽管动手吧,朕宁死不屈!”
    “想死?没那么容易!既然你不肯主动退位,那就别怪本王无情了!不过在此之前,你必须将传国玉玺交出来,否则休想得到一个痛快的结局!”徐景联冷漠而决绝地道出自己的条件,显然并不相信李词真的甘心赴死。
    听到这话,李词缓缓站起身来,展开双臂,紧闭双眼,神情显得异常平静与决然:“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让出皇位。如果摄政王执意要取走皇位,那就先从朕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徐景联看着眼前这个冥顽不灵的李词,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伸手握住剑柄,猛地抽出长剑,剑尖直抵李词咽喉。然而就在刹那间,他突然停住了动作,紧握剑柄的手微微颤抖着。
    因为他深知,玉玺尚未到手,此时决不能让李词轻易死去。那玉玺关乎着太多权力与利益,若无法得到它,一切努力皆白费。
    徐景联用充满怒意的眼神死死地盯着李词,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一般。紧接着,他转头对身后众人高声下令:“你们立刻前去搜查!务必将玉玺找出来呈交给本王!”
    “遵命!”众人齐声应和,随即兵分两路展开行动。一部分人迅速冲进养心殿,开始翻箱倒柜、四处搜寻;另一部分则径直赶往御书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匿玉玺的角落。
    这两处地方一直是李词常居之处,众人推测他极有可能将玉玺隐藏于此。
    而此刻的李词,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寝宫被这群人搅得天翻地覆。
    曾经尊贵无比的他,如今却遭受这般屈辱对待,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悲凉。
    他从未料到自己竟会有如此落魄之时,往昔那些恭敬有加的面孔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冷漠而贪婪的脸。
    此刻的他,深刻领悟到了什么叫做“虎落平阳被犬欺”,这种滋味实在苦涩难言。
    李词慢慢抬起头来,眼神空洞地望着眼前那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它就像一条冰冷无情的毒蛇般紧紧缠绕在自己的脖颈之上。此刻,死亡离他如此之近,仿佛只需轻轻一动,便能斩断这尘世的一切烦恼与痛苦。
    然而,正是这种濒临绝境的感觉,让李词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决然之意。他想死,不想再这样苟延残喘地活下去,更不愿成为徐景联手中任意摆布的玩物,遭受无尽的折磨和羞辱。
    至于那块传说中的玉玺,就让徐景联去寻找吧!反正自己已经无力守护它,也无法阻止徐景联对权力的渴望。或许,只有当徐景联最终发现无法得到玉玺时,才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和痛苦。
    如果说死亡是一种解脱,那么李词宁愿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而且,他相信即使死后化为鬼魂,也依然能够日夜跟在徐景联身旁。看着他因为找不到玉玺而焦虑不安、忧心忡忡;看着他费尽心机却一无所获,最终陷入疯狂之中……
    没有玉玺,边关的大军以及周边的郡县不会承认徐景联的。
    李词不信徐景联有足够的人去摆平他们,想到这里,李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徐景联在黑暗中孤独徘徊,被愤怒和不甘所吞噬;而自己则化作一缕清风,自由自在地飘荡于天地之间。
    那柄指向自己的锋利剑刃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诱惑着人们走向死亡之路。
    李词深深地叹息一声,心中已然做出决定。他紧闭双眼,然后猛然向前冲去,企图让剑身刺穿自己的脖颈,以求得瞬间解脱。
    然而,预期中的剧痛并未降临。李词疑惑地睁开眼睛,惊愕地发现眼前站着一脸嘲讽的徐景联。
    \"想死?可没那么简单。\" 徐景联冷漠地对李词说着,声音冰冷刺骨。接着,他转过身去,对着身旁的侍卫下令:\"将皇帝押下去,好好款待,直到他肯说出玉玺的下落为止!\"
    话音刚落,李词便被众多侍卫紧紧抓住,失去了自由。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表情,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未能如愿死去的不甘。
    徐景联早就料到李词不会伤了这么轻易就把玉玺交出来,所以他做了一点准备。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徐景联身披一袭华丽的龙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龙椅前方。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众人的内心。
    此时,殿内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声,只见一群大臣们缓缓走来。他们原本应该按时上朝,但却被阻拦在宫门之外,此刻方才被放行入内。
    这些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透露出惊愕之色。当他们看到龙椅前站立着的徐景联时,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惊。
    他们终于意识到,宫中必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
    \"这……\" 有人忍不住低声呢喃道,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众爱卿莫慌,今早皇上已将皇位让于朕,这便是证明!”
    徐景联说完,就见太监赵飞把玉玺和圣旨呈在众人面前。
    见状,众人也无话可说了。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杜尚书首先跪地向徐景联行礼,其余人面面相觑,之前倒戈徐景联的大臣也纷纷开始行礼,只有一部分人还犹豫不决。
    看着还未跪的几人,徐景联丝毫没在意他们,他开口道“众卿平身。”
    “皇上,今日大将军似乎并未上早朝啊?”朝堂之上,突然有人发出了这样一声疑问。
    徐景联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发问之人正是丞相墨城规。
    只见他一脸谄媚地看着自己,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徐景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他紧紧握着拳头,眼神中逐渐布满了冷意。心想:“好个墨城规,我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先跳出来了!不过也好,既然你这么急着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丞相,朕看你这位置坐得也够久了,不如就让出来给其他人坐坐如何?”徐景联冷冷地说道,目光如刀般死死地盯着墨城规。
    墨城规听了这话,心中一惊,但表面上还是强装镇定。
    他冷笑一声,回答道:“皇上,微臣的丞相之位可是先帝亲封的。您这才刚刚上位,就如此急切地想要除掉微臣,难道不怕天下人议论吗?”
    徐景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哼,先帝在世时固然看重你,但如今朕才是一国之君。朕要做什么,还轮不到别人来插手!至于天下人的议论,只要朕行得正、坐得端,又何须在意那些流言蜚语?”
    墨城规见徐景联态度如此强硬,心知今日之事难以善终。
    但他毕竟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自然不会轻易被吓倒。他挺直了身子,大声说道:“皇上,微臣身为丞相,一直尽心尽力辅佐朝政,从未有过二心。您若无确凿证据便要罢免微臣,实在令微臣心寒呐!”
    徐景联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怒视着墨城规。
    “墨城规,你休要狡辩!你与大将军暗中勾结,企图谋害朕一事,朕早已洞悉。只是念及你为先帝旧臣,才暂且留你一条性命。没想到你不知悔改,竟然还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挑衅朕的威严!今日,朕定要将你绳之以法,以正朝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