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将军归京,父女相见
作者:肖漾阿   阳春宜折枝最新章节     
    殿外
    林九枝出去时看到欢妃,二人互相问了好。不管欢妃眼中的探究,林九枝就匆匆离开了。
    看着林九枝的背影,欢妃面上浮上一丝狠厉。
    她本以为林九枝是个不争不抢的主,是如父亲说的那般进宫只为了让其父归京。
    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此时,王怜欢心中已经对林九枝有了戒备。
    “欢妃娘娘,请~”
    赵飞的声音打断了王怜欢的猜忌,她收了收表情,换上一副笑脸进了殿中。
    “臣妾参见皇上~”王怜欢的声音带着一丝妩媚,连同她那婀娜的身姿一并看,只觉得赏心悦目。
    李词脸上的不悦褪去,他笑着朝王怜欢招手说道
    “来,坐到朕身边来。”
    “是~”
    王怜欢笑着坐到李词身边,轻轻依偎在他肩膀上娇嗔道
    “皇上也不来看看人家!人家想你想的忍不住来找,皇上可会怪罪臣妾扰了您与荣妃妹妹的兴致?”
    闻言,李词将王怜欢一把揽入怀里,挑起她的下巴说道
    “爱妃来怎算扰?朕巴不得天天让爱妃来扰呢!”
    说罢,王怜欢娇娇的笑着。
    赵飞见状,默默屏退了伺候的人,走到门口守着,顺便带上了门。
    第二日
    在雄伟的京城门前,大将军林禹身骑高头大马,缓缓驶入。
    他身披金甲,威风凛凛,因长年边关之地驻守,脸上手上的皱纹都是他光荣的证明。
    他身后是一列英姿飒爽的士兵,城门口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敬畏之情。
    宫门前,大将军下马交剑,进入宫殿,步伐稳健,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有力。
    他面带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历经沙场的沉稳与果敢。
    随着他的走近,宫殿中的侍卫们整齐地列立两旁,无声地向他致敬。
    林宵在看到自己父亲时,心中满是激动,但他不知道父亲是否还能认出自己。
    林禹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儿子,他常年饱受思家之苦,怎会认不出自己的儿子!父子二人对视,互相点头示意。
    进入宫殿后,满朝文武皆在。
    林禹跪地叩拜,向皇帝呈上奏折,详细汇报了边境的如今安稳的生活和对敌国的震慑。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让人不禁为他的风采所倾倒。
    李词认真倾听着大将军的述职,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对大将军的战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述职结束后,大将军起身谢恩,李词亲自扶起他,赏赐了他丰厚的财物和荣誉。
    “谢皇上!”
    “想起当年朕见爱卿时才六岁,这一晃已经过了十三年,爱卿真是辛苦了!”李词感慨着,他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臣为皇上,为家国,甘愿驻守边关,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林禹不卑不亢的说着,句句皆是肺腑之言。
    “爱卿大义!”
    李词说完,所有人纷纷附和道
    “将军大义!”
    李词打量着面前这个陌生的男人,不知自己是否可以相信他。
    “不知将军身上的伤可好全了?也不知道是谁,竟敢不怕死刺杀将军,怕是不想活了!”
    无视李词在场,徐景联关心的问,同时他能说出这话,也让在众人心中减少了他派人刺杀大将军的嫌疑。
    “多谢摄政王关怀,本将军的伤已无大碍!”
    对于徐景联的行为,林禹在皇上的书信中大都了解了,因此他对徐景联的态度并不是很好。
    之前林禹也怀疑刺客是徐景联的人,但今日他这么一说,似乎是在提醒自己怀疑错了人。
    “大将军身处边关,刚回京就遭人刺杀,真让人心痛啊!皇上,您须得派人调查清楚,万不能让大将军平白受这种委屈!”
    面对徐景联这阴阳怪气的说辞,林禹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即说道
    “启禀皇上,刺客一事臣一定会查清,定不叫那宵小在暗中放肆!”
    听到林禹这话,李词暗暗攥紧了拳头,面上闪过一丝心虚。
    他说“大将军一路辛苦了,此事还是交与大理寺去查吧!”
    林禹没疑心其他,只答道“但凭皇上做主。”
    闻言,徐景联只是笑,笑的邪性。
    “好了,朕还有事要与大将军商量,众爱卿都散了吧!”
    李词最是看不惯徐景联这副做派,怕他再多说什么,急忙屏退众人。
    徐景联收起了笑容,第一个说“臣告退!”
    “臣等告退”众人纷纷紧随其后答道。
    待各大臣走后,李词看向林禹,在看见见他眼神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威压时,感觉到有些心慌。
    “皇上要与臣商议何事?”林禹严肃的问道,他觉得皇上屏退众人,留自己在这定是有重要的事相商。
    “林大将军,且在此稍等。”李词说罢,带着赵飞出去了,留下林禹在原地一脸的懵。
    二人走出大殿,没一会儿赵飞便带着林九枝进殿来。
    父女二人见上面,赵飞便默默的退了出去。
    看着缓缓走近的人,林禹心头一紧,他竟觉得无颜面对女儿。
    “父亲?”
    林九枝差点认不出林禹来,记忆中的父亲的样貌已经模糊了。再见到时,林九枝依稀能从他的轮廓中找到熟悉的影子。
    “是九枝吗?九枝,我的女儿!”
    此刻,林禹顾不上什么宫规礼仪,朝林九枝张开双臂,他只知道面前这个娇俏的小姑娘是自己十三年未见的女儿。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九枝眼眶一热,跑过去扑到父亲的怀抱中。
    像小时候那样,在父亲的呼唤中,高兴的扑进他那坚实又宽广的怀抱。
    “九枝终于再见到您了!这些年您过得还好吗?您的伤如何了?”林九枝离开父亲的怀抱,擦了擦眼泪,关切的问道。
    “好,我的女儿!为父没事。”林禹眼眶湿热,他常常午夜梦回梦到自己一家四口在一起的画面。如今终于日思夜想的人都在面前,他觉得一切苦都值得了。
    看着父亲的沧桑面容,林九枝强压住心底的悲伤,她挤出一抹笑容来,说道“父亲无事便好!若是母亲见到父亲定是很开心,父亲回府记得代我向母亲问好!”
    林九枝说完,脸上有一闪而过的遗憾。父亲好不容易回来了,她却无法享受一家相聚的时刻了。
    听到这话,林禹攥紧了拳头,面色痛苦的跪地向林九枝行礼。
    “末将参见荣妃娘娘,荣妃娘娘万福金安!”
    闻言,林九枝更是没忍住眼泪,她上前将父亲扶了起来。
    “父亲,别这样。”
    看着女儿哭花的小脸,林禹心疼的替她抹去了脸颊上的泪。
    “九枝,都是父亲不好,若不是为了为父,你何苦于此啊!”
    林禹都要内疚死了,若早知如此,他就不该挑挑拣拣,就该把女儿嫁给任家那小子,也好过在这宫墙大院里束缚一生啊!
    “父亲,您别这么说,女儿是心甘情愿入宫的!”
    林九枝急忙解释着,她最不想家人因为这件事而感到难受和愧疚。
    “真的!女儿在这里过得很好,太后对女儿好,皇上也对女儿很好。父亲不要自责了,好吗?”见父亲仍沉浸在痛苦与自责中,林九枝又补充道。
    “九枝,为父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你在这宫中不必拘束。为父为李氏皇族为这大业,付出了许多。为父受苦也就罢了,但我的女儿万不能在这宫里受了委屈!”
    林禹早就对天子失了忠诚,他现在只忠于国,忠于百姓。若非天子还算良善,只是多猜疑,不然林禹早就倒戈了。
    “父亲.......你”
    林九枝一时顿住,她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