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调整分工,飞速发展
作者:椒盐橙子   灵泉空间:恶毒肥妻带全家吃香喝辣最新章节     
    童谣的宣传效果,出乎罗明珠预料的好。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每天到处疯玩,家长也不怎么在意。
    所以这首简单好记的童谣,以一种十分可怕的速度彻底流传开。
    迅速到什么程度呢?
    仅仅过去了三天的时间,罗明珠出门时就发现,在大街上遇到的任何聚堆的孩子,嘴里嘟囔的都是‘月光光,照大江’。
    小孩子是不会在意歌谣的内容有什么目的的,只要朗朗上口,只要大家都在念,他们就会牢牢记住并且加入其中。
    而流传度如此之高带来的效果也是显着的。
    每日上门的顾客一下子多了起来,大多数都是领着孩子的家长,且或多或少都会买一点。
    销售额直接翻番,净利润同样也翻了番,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并没有进入平稳期。
    哪怕只是暂时的繁荣,罗明珠仍然觉得高兴。
    至少知名度打开了,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以后只要再有购买这种吃食的想法,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满口香。
    销售额暴涨带来的就是工作量的激增,罗明珠他们累得腰酸背痛,才算勉强供应上销售所需。
    没有冰箱的不便就在于此,否则一些食材可以提前加工一下,就不用每天忙成这个样子了。
    连着忙了三四天之后,罗明珠把人员分工重新调整了一遍。
    玉蓁和小虎两个已经是半大孩子,手脚麻利做事稳重,也不怵跟人说话,便让他们两个固定成为售货员。
    玉苒年纪相对小一些,经过练习之后,打包的速度和质量也强了许多,便让她接替了玉蓁的打包工作。
    豆子活泼机灵,在门口当个迎客的小伙计,同时负责在前后堂之间来回传话、递东西、跑腿,以及负责前堂的卫生清扫。
    称重收钱记账这件事,暂时还是只能让杜泽谦做。
    这份工作需要一个细致可靠又值得信任的人来做,而且必须得认识秤、会算数,最好还得认识几个字。
    店中只有她与杜泽谦两人能胜任,而她需要在后堂忙活,这份工作便只能落在杜泽谦的头上。
    胡春娥和李氏不用再到前堂来,只需要在后堂负责制作就可以。
    有一白天的时间,便不需要那么急迫了。
    随着大家熟练度的提升,加上岗位分工调整优化,罗明珠觉得或许不需要再雇佣三个伙计。
    只需要雇佣两个,将她和李氏二人替换下来即可。
    至于替换杜泽谦的人选,罗明珠比较看好玉蓁。
    曾经觉得这个大侄女沉默寡言胆子不大,可脱离罗家之后,这个小姑娘倒是很有长姐风范。
    话虽不多,却很是勤快稳重,又特别有上进心。
    白天干活再累,晚上也会认真复习罗明珠教的字。
    而且她对罗明珠的态度,已经逐渐由惧怕转为恭敬。自从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之后,对罗明珠甚至有了一丝崇拜之意。
    相比于有些胆小懦弱的胡春娥来说,她倒是隐隐成了家中顶梁柱的样子。
    如果她能在短时间内学会认秤和简单算数,就可以替换杜泽谦的位置了。
    毕竟记账这种事,罗明珠自己也可以做。只要称重收钱这一步没问题,记账是很容易的。
    到时候前堂只需这四个孩子,就差不多可以支应起来,她在一旁坐镇就可以。
    后厨三个手脚麻利的成年人,也能应付得来。
    到时候王秋菊两口子负责把兔子和鸡剥皮宰杀好,后厨的工作会轻松很多。
    考虑到近期确实比较累,罗明珠打算临时雇一个短期工,干上三五个月就可以。
    回大柳树村送小鸡小兔时,她征求了王秋菊的想法,问她还想不想到店里做工。
    王秋菊考虑了一阵子选择了拒绝。小花还小,带着不方便,扔在家又不放心。
    况且家中还有田地,又要开始帮罗明珠养鸡养兔子,小花爹一个人忙不过来这么多事情。
    罗明珠没有勉强,她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才选择将养鸡养兔子的事情交给王秋菊的。
    毕竟他们两口子跟她不一样,不会随意搬离大柳树村的。
    只是因为曾经有言在先,所以先问问王秋菊的意愿而已。
    既然王秋菊明确拒绝,罗明珠就雇了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做三个月的临时工,工钱暂定每个月一两银子。
    罗明珠想着,如果她干得还不错,就直接留下来转为正式员工,再把工钱提到二两,然后把李氏替换下去。
    到时候再雇一个正式员工,李氏只要在后厨盯着点,偶尔搭把手就行了。
    因多了一个人手,后厨几人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干活的间隙也有心情说笑了。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将近两个月,满口香在平潭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新鲜干净味道好,掌柜和伙计态度又热情。许多有余钱的客人,也愿意三不五时地买一点改善生活。
    除了童谣宣传之外,罗明珠还在所有的茶馆、酒肆以及小戏台这种地方做了几次试吃活动。
    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客人,多半都是有点闲钱且舍得花钱享受的。
    满口香的产品本就是各种磨牙消遣的小吃,正适合他们喝茶喝酒看戏玩乐时佐配。
    罗明珠的吃食跟这些店铺的生意不冲突,店铺老板收到了好处,自然不介意行个方便。
    不得不说,这些有钱又有闲的人虽然数量少,可消费能力确实不俗。
    他们不像普通百姓十文八文这么买,而是一次最少半斤,而且还不止一样。
    打通了这条销路之后,罗明珠的满口香也算形成了‘吃大户+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销售额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她的每日净利润已经能稳定维持在三两银子,赶上生意好甚至能接近五两,只不过很少有这样的时候。
    不过她也清楚,这已是盈利的极限。能想到的揽客手段,她已经全部用过,不会再有明显的增长了。
    甚至等时间再长一些,客户们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加上竞争对手的出现,这个盈利还会下降一些。
    但她已经满足了,毕竟一个月接近百两的净利润,已经算是平潭县内一等一的赚钱店铺。
    利润上来了,罗明珠也就不再心疼雇佣伙计那点花费。
    之前临时雇佣的那个女人被她转成了正式工,除此之外又一口气雇佣了三个干净麻利的。
    除了两个不到四十岁的女人,还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哑巴老头,专门负责宰杀剥皮褪毛。
    罗明珠和李氏彻底撂开手,不必再参与后厨的劳动。
    配料调味的事情被罗明珠交给了李氏,毕竟这个配比也算是秘方,不可能随便叫人知道。
    而罗明珠回到前堂,把杜泽谦替换下去,让他回家安心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