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初步砍价
作者:椒盐橙子   灵泉空间:恶毒肥妻带全家吃香喝辣最新章节     
    杨老板缓和了一下情绪,简单收拾了一下桌上的狼藉,朝罗明珠拱手致歉。
    “我刚刚说过,家中有祖传的熬膏药手艺。不是我吹牛,若论熬膏药的本事,我们杨家在平潭这地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无论是成色还是效果,那都是经过百姓和同行认证的。”
    “可就是因为这手绝活,才招来了如今的事端。”
    说到这里,杨老板骄傲的神色顿时消失,满脸的郁郁不平与愤恨,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罗明珠忍不住插了句嘴,“百草堂以药材买卖为主,您这却是直接瞧病治病,这二者并不冲突啊。为何……”
    杨老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咬牙切齿地说道:“您有所不知,自打那百草堂来了一位姓吴的管事,我们这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吴管事……”罗明珠有瞬间的诧异。
    没想到竟然真的这么巧,吴管事就是她对百草堂的恶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不错,就是吴管事。”杨老板点点头表示肯定。
    “原本我这里跟百草堂的生意并无任何冲突,甚至因为需要不少药材,还是他们的固定客户之一。”
    “本来合作的好好的,可自打这位吴管事来了之后,百草堂的行事作风大不如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简直可以说是无恶不作的毒瘤。”
    “前些日子,他们店里忽然开始做起了药膏药丸子的生意。可这种东西,百姓们谁会在药材铺子里买啊,还不都是去医馆找大夫配制么。”
    “他们生意做的不好,心里头不满意,就盯上了我们这几家医馆。”
    “回春堂、百济堂都是声名在外的大医馆,在县太爷那都是挂了号的,百草堂自然不敢胡来。”
    “只有我这济康堂店小人少又没有靠山,恰好还是以药膏闻名,他们就盯上了我。”
    罗明珠猜测道:“莫非强迫你将所有的药膏都卖给他们?”
    “若只是如此倒还罢了,他们……他……”杨老板气得浑身都在颤抖,脸颊上的肉都开始哆嗦,“他们竟然强逼我将祖传的膏药方子卖给他们!”
    “祖传的手艺岂能卖给外人,我自然是不同意。任他们给出多高的价钱,我也决不能当这不孝子孙。”
    “可他们为了逼我就范,竟然处处给我使绊子。阻挠我收购药材算是轻的,更恶心人的是,那个吴管事竟然雇了一群混混,天天轮流来店中闹事。”
    “故意赶走上门的病人,到处散播谣言污蔑济康堂的名声。甚至丧心病狂找到我治疗好的病人,连哄带吓将人腿打断,抬上门来闹事。”
    “被他这么闹了一阵子,再也没人敢上门了。他又来逼迫我,只要我答应将膏药方子卖给他,再为他做一年工,他立刻放过我。”
    “否则就让我这济康堂开不下去,甚至整个平潭县都没有我全家的容身之处。”
    “姓吴的,简直是欺人太甚!”
    罗明珠眉头皱得紧紧的,心里对吴津父子俩的恶感又叠了好几层。
    对于杨老板的话,她是相信的,这种事情他没必要说谎话。都要把祖传的医馆卖了,还有什么值得说谎的。
    有吴津这样的儿子,罗明珠早就猜到吴管事这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跟现代社会不一样。
    现代父母对孩子的管束并没有古代严格,孩子长歪了不能全怪家长。
    然而在古代,父母教导管束子女是天经地义的,子女听从父母的管教也是天经地义的。
    如果孩子走歪了,只能说明父母不用心,或者干脆父母也是歪的。
    子不教,父之过。
    可罗明珠真的没想到,吴管事竟然能这么坏。
    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手段歹毒且恶心,却不是事出有因,仅仅是因为别人不配合他的利益。
    想到吴津透漏出的,曾经暗害杜泽谦离开府学的事情,再想想他爹对济康堂、百药坊使出的手段,这父子俩的恶毒如出一辙。
    “他作恶至此,杨老板你为什么不上县衙告状呢?”
    杨老板长长叹气,“怎么没去,可惜毫无用处。虽然来医馆闹事之人是他派来的,可我一没有物证,二没有人证,根本无法将其定罪。”
    “那些混混和被打断腿的病人不就是人证吗?”罗明珠跟着着急,“只要县太爷稍加审问就能知道真相吧?”
    “呵……”杨老板苦笑一声,“问题就在这了,县太爷根本是审都不审,问都不问,直接让衙役把我打发了。连着去过两次之后,竟差点治我一个诬告之罪。”
    “我算看出来了,县太爷就是在故意包庇他。百草堂暗地里不知道给他上了多少贡了!”
    “杨老板慎言!”罗明珠急忙打断他,“莫要一时之气祸从口出啊!”
    杨老板苦笑半晌,“罢了罢了,我一个升斗小米与他争斗不起。药膏方子我肯定不会卖,但济康堂也确实开不下去了。等把这个店铺兑出去之后,我领着妻儿搬走便是。”
    环视传承祖孙三代的医馆,杨老板的眼睛里隐有泪光。
    “瞧我,说了这么一堆废话。”片刻后他缓和些许,朝罗明珠歉然一笑,“您是有意兑我这个铺子是吧?”
    罗明珠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但也要看价格合不合适。”
    谈到正经事,杨老板神情也严肃起来,“一口价,三百两。”
    罗明珠心头微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
    这个价格比她的预期是要低一些的,原本她还以为需要五百两左右。
    由此可见,自己对大楚国的物价概念还是认知不足。
    虽然价格低于她的预期,但该讲价还是要讲的,“三百两贵了点。将来我做点小本生意,一年到头也赚不上百八十两。”
    “三百两足以让我白干三四年,这成本太高了,实在划不来。”
    杨老板有些急,“账不能这么算,您虽然一时回不来本,可铺子已经是您的了啊。往后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这可是代代相传的产业。”
    “何况除了前边待客的铺子,还有后头那两间屋子呢。那些桌椅柜子我也不好搬走,一并留给您,又省了一笔钱不说,直接打扫一下就能入住,半点不耽误您发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