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茶树之王
作者:罗十二少   茶道无疆最新章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是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踏上了去云南的路程。
    根据导航,我们到达普洱的时间大概是13个小时。
    我们决定不用那么匆忙,路上安全第一。
    陈美美和曹可馨都很兴奋,两个人都没有去过云南。
    对于茶人来说,云南就是茶叶的圣地。
    进入贵州,高速路两边的青山变得巍峨耸立起来。
    陈美美开始还兴奋的拍着照片,后来渐渐就熟视无睹了。
    我和陈美美轮流开着车,晚上九点多,来到茶山附近的一个镇上。
    找了一个酒店,开了两间房,放下行李,带着她们俩去吃烧烤。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镇晚上很热闹,烧烤摊好几个一字排开,生意很好。
    建水包浆豆腐、香茅烤鱼、薄荷烤鸡、还有虫子拼盘,都很有特色。
    我对豆腐和烤鸡感兴趣,而她们两个胆子很大,竟然要了烤虫子拼盘…
    有蝉蛹…蜂蛹…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两个人吃的津津有味,我看的是胆战心惊。
    女人,在食物面前,比男人勇敢多了。
    一夜无语。
    一大早,徐梦洁的表哥,她们茶厂的负责人李总打来电话,问我几点出发,他在寨子里的茶厂等我。
    从镇子里到他们寨子,只有几公里的路程,导航显示要一个半小时。
    我告诉他我们9点出发,10点半到他们寨子。
    叫醒两个人,等她们洗漱完,已经是八点钟了。
    在镇子里找了一家米粉店,吃了碗素粉,味道很好,特别是蘸水,有薄荷的清新。
    山路十八弯,道路很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要是对面来车的话,只能找稍微宽的地方会车了。
    还好路上没有汽车,偶尔有行人路过,唯有鸟鸣,打破山路的宁静。
    高度不断的攀升,陈美美说都已经海拔1600米了。
    远处有一些村落,应该就是李总他们的寨子了。
    李总在村口迎接我们,他皮肤黝黑,一笑露出白牙,很是憨厚。
    “寨子里的人都去采茶了,现在是春茶季节。”李总笑着把我们领进了茶叶初制所。
    “这些木架子就是茶叶萎凋用的,”李总指着摊放着鲜叶的一排排木桌一样的架子说。
    “鲜叶采下来,就放在上面慢慢萎凋,丧失一部分水分。”
    “这里是炒茶的锅。”李总指着一排水泥灶台说。
    这一排灶台有八口铁锅,斜着放在灶台上,上面有一根根烟囱伸向房顶。
    “斜着放锅是便于操作,你看到其他地方是平放的是吧?”李总看我们有些疑惑,主动解释道。
    旁边还有一排灶台,同样是八口锅。
    在后面整整齐齐的码着木头,估计是烧火用的。
    穿过一个门,是宽敞的平房,架子上放了很多大的簸箕。
    “这是揉捻用的簸箕。茶叶炒好后要进行揉捻。”李总介绍着。
    从一个楼梯走上屋顶,上面是玻璃顶。
    “这里就是进行茶叶晾晒的地方。”李总说。
    “是不是觉得挺简单的?这里是初制所,产毛茶的地方。”
    李总带我们进了他的办公室,里面摆放着各种茶叶。
    他随手抓了一把,用盖碗泡了起来。
    就这么随意的泡了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特别,喝到嘴里十分的甜,稍微苦涩,但很快就化开了。
    “我们这里的茶以甜闻名,以前这里产红茶,叫太和甜茶,主打就是一个甜字。”李总自豪的说。
    中午,李总带我们去他家里吃午饭。
    李总家的饭桌很特别,有些像藤编的,做得太精致了。
    藤桌分为两层,下面的一层伸出去,刚好放碟子和碗,上面一层正好套在下一层的中间,上面放菜碗。
    午饭很丰盛,有肥的流油的腊肉,有炖鸡,还有各种菌子和野菜,十多个菜,简直太诱人了。
    李总热情的给我们倒了米酒,欢迎我们来寨子里做客。李总的老婆,一个很贤惠的大嫂,客气的说她手艺不好,让我们将就一下。
    我笑着说:“大嫂,你要是这么说,我可就将就着不走了,太丰盛了。”
    这不是客套话,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甜的菜。
    猪肉看起来很肥,但一点也不腻,鸡肉也是很鲜嫩,一点也不柴,菌子和野菜更不说了,鲜美无比。
    陈美美和曹可馨也一个劲的说好吃,乐的大嫂笑的合不拢嘴。
    下午坐着李总的皮卡车上山,去看采茶的乡亲们。
    这里是哀牢山的余脉,海拔已经达到了2300米。
    四周群山环绕,白云悠悠,显得那么幽静。
    远处传来一阵歌声,大概是采茶人在唱歌吧。
    山上的茶树才真的是树,而不是灌木一样。
    李总说这些茶树也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不过对于他们这里的茶树王来说,这些都是孙子的孙子辈。
    李总告诉我们,他们这里有棵2700年的茶树王,高达二十多米,已经被政府保护起来了。
    其他上千年的古树,也屡见不鲜。
    我不禁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总一边采摘着鲜叶一边对我们说:“我们是拉祜族的一支,叫苦聪人。可不是苦命的聪明人,不过以前确实苦命,我们祖辈在解放前是原始社会。”
    我大吃一惊,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曹可馨和陈美美也面面相觑。
    李总笑着说:“你们没听错,在解放前,我们寨子就是处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辈身穿树皮衣,住的是用木头搭的窝棚,靠打猎为生。”
    “据老一辈人讲,我们祖先是世代居住在哀牢山深处,与世隔绝,不知道什么二十四节气,种一些土豆也是望天收,大家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完全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我疑惑的问:“那生病了怎么办?”
    “晒太阳,喝茶。”李总说。
    “我们现在寨子里还保留着喝火塘茶的习俗,晚上带你们体验一下。”
    李总告诉我们,他们的父辈后来被解放军发现,世人才知道在大山深处还有处于原始社会的一个民族,后来把他们纳入拉祜族,叫他们苦聪人。政府出资建房,慢慢从森林里搬出来,到山脚下定居的。
    至今他们寨子里还有很多原始社会的影子。
    李总笑着说:“比如我家的牛不小心掉山崖摔死了,这个是我家唯一贵重的财产,没有它,家里就活不下去了。村民们就会自发的带上大米、猪肉、蜂蜜、核桃等东西来到我家,一起把死掉的牛吃掉,把东西留给我,让我不至于活不下去。”
    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是这苦聪人的生活太艰难了。
    晚上,村民在茶叶合作社的坝子里架起火塘,围坐在一起,烤肉、喝酒。
    每个火塘旁边有个小藤桌,大家把带来的肉烤好后,都每个藤桌上分一些,老人们喝酒聊天,年轻人忙活着烤肉。
    我和陈美美、曹可馨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自然不用动手烤肉,只需要坐在那里,接受大家的敬酒就好。
    米酒度数不高,甜甜的,喝起来很爽口。
    有老人用我们听不懂的话唱起了歌,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山之间。
    有百灵鸟飞进寨子
    给我们带来了吃饭的种子
    有大黑熊靠近寨子
    和我们抢吃蜂蜜
    它们有时是朋友
    有时是死敌
    只有那英俊的小伙子
    美丽的小妞妞
    来到寨子里
    带来的是友谊…
    李总用汉语给我们解释着。
    我和曹可馨、陈美美一起来到唱歌的老人那里,恭敬的敬了他一碗酒。
    “吃肉不吃茶,要被外人杀。”李总笑着说:“夜深天冷了,走,吃火塘茶去。”
    旁边的一个空房子里,很多板凳,是他们村子开会议事的地方。
    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在提前升好的火塘坐下,示意我们坐下。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老人将茶叶放入特制的土罐中,在火塘边缘边烘烤边轻轻抖动,让茶叶受热均匀,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特有的焦香茶味时,他就倒入沸水,听到“嚓嚓”声,芬芳馥郁的火塘茶就制作完成了。
    我喝了一口茶,刚入口有些苦涩难咽,但慢慢感觉口腔里涌现甜蜜的味道,甜味越来越浓烈。
    “以前头人召集族人开会谈事,都要围着火塘烤茶喝,我们这有这个习俗,无酒无肉皆无事,若无烤茶事难成。如果没喝茶,身体就会肥胖虚弱,就不能打猎,就会被猛虎杀死。”李总告诉我们。
    酒能醉人,茶也醉人。
    色浓如墨,先涩后甜,火塘茶的魅力让我们很惊喜。
    老人用难懂的土语告诉我们寨子的故事,有李总的翻译,我们才知道,他们的祖辈,勇敢善战,几个人就可以进山猎虎,老人小时候都见过虎皮呢。
    在大山深处的夜晚,围坐在火塘边,喝着火塘茶,听老人讲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体验是我们平生第一次。
    夜深了,李总把我们带到一排平房处,那是他们村里的招待所,用来接待客人的住宿。
    房间很简单,但干净卫生。
    躺在床上,很快就入睡了,这里似乎有奇怪的魔力,一点也不想玩手机,就很自然的想睡觉。
    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窗外的鸟鸣阵阵,时间是早上六点半。
    陈美美和曹可馨也起来了,她们和我一样,睡到这个时候自然醒了。
    大山里浓雾弥漫,整个村子在雾里隐隐绰绰,耳边有阵阵鸟鸣,反而显得更加静谧。
    “真是人间仙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对她们两个说。
    整个空气都弥漫着森林特有的清新味道。
    转了一圈,我们回到村里,招待所旁边有一家小小的食堂,早餐是米粉。
    一人吃了一碗米粉,米粉很劲道,蔬菜很清香,很好吃。
    李总开着他的皮卡,带我们去看2700年的茶树王。
    进山的路是石子路,很颠簸,开的很慢。
    不过风景很好,抵消了颠簸带来的不适。
    十点多,经过一个陡坡,李总把车停了下来,我们步行,说是去一个好地方。
    远远的听到很大的水声,转过山崖,果然是瀑布。
    远处的瀑布分成三股,虽然不宽,但很高,传来很大的声响。
    流下的水汇流成河,继续朝山上流去。
    不远处有一个水坝,走近一看,是用一条条石头放在河里,供人过河,水从各个石条中间流走。
    踏着石板走到河中间,那里修了几个池子,一层一层的,像台阶一样逐步往下。
    每一层池子里都养了鱼,很肥大。
    李总说这里养的鱼都是名贵的鱼,这里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味道鲜美。
    中午就在岸边的鱼馆里吃鱼,我虽然对这里的环境很是喜欢,但对鱼还是无福享受。
    曹可馨和陈美美吃的很是过瘾,说味道鲜美,没有腥味。
    吃过饭,又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千家寨,这里就是茶树王的所在地。
    千家寨景区内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古木苍苍,蔽日遮天。
    我问李总,是不是这里有一千个寨子,所以叫千家寨?
    李总哈哈大笑,说以前有个姓千的人,带领义军起义,和土司头人战斗,在这里安营扎寨,所以叫千家寨。
    穿过清澈的河流,来到了茶树王的那片林子。
    茶树王高18.5米,树干周围是2.8米,树冠达20米,周围54亩茶林,都是他的子孙。
    据专家测定,这棵茶树王已经有27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茶树之王。
    另外还有两棵茶树王,是一公一母,树更高,但没那么粗。
    据说也有2600年的历史。
    李总说以前附近的村民都会上山来采茶,后来这里被政府保护起来,不准私自采摘茶叶了。
    不知道这野茶树王上的叶子做起茶来,是如何的味道。
    可惜呀,我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