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南空禅茶
作者:罗十二少   茶道无疆最新章节     
    两个阿姨背着背篓,送来了盒饭,清炒南瓜丝、凉拌三丝、木耳豆腐,一个煎蛋。
    是附近的村民在南空寺做好后送上来的。
    看来智空和尚平时和村民的关系处的挺不错的。
    阿姨们开始在茶树间采茶,我们则围坐在一起,很香甜的吃着盒饭。
    “第一次感觉素菜都这么好吃。”王敏笑着说。
    “要是天天吃这么好吃的素菜,我都要长肉了。”穆宁也跟着说。
    “你们俩是饿了,吃什么都是香的。”肖雅娴自己都吃的很香。
    智空离的我们远远的,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吃着盒饭。
    萧暮雨把菜吃完了,还剩一小半米饭,准备丢到阿姨带来的竹篓里。
    我接过她的饭盒,把里面剩下的米饭全部都倒到我的饭盒里。
    萧暮雨惊讶的看着我,嘴巴张的大大的。
    “这是村民供养给寺院的,一粒米都不能浪费。”我给她解释着。
    “不信你去看智空师傅,掉在地上的米粒他都会捡起来。”我开始扒着饭。
    萧暮雨有些脸红,讷讷的说:“boss,我不太懂佛门的规矩…”
    “没事,下次来注意就是了。”我安慰她。
    陆续又上来几个阿姨,帮忙采茶。
    林若曦红着脸,饭盒里还有一些米饭,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江南,我…吃不下了。”
    我接过她的饭盒,吃了起来。
    她抱歉的说:“江南,我米饭吃的很少的,我已经很努力的吃了,…不好意思。让你吃我的剩饭…”
    “没事,我正好没吃饱…”我笑着说。
    这野茶树采茶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修剪,长的很高,还有很多杂草。
    陈美美的脸划了一个小口子,不过她大大咧咧的,无所谓。
    穆宁和唐丽都已经放弃了,开始给大家拍照了。
    陈美美和曹可馨还有邱雨三个人倒是乐此不疲,干的热火朝天的。
    智空和尚让楚汉和他一起,把大家采摘好的鲜叶放到背篓里,背下山去摊晒起来。
    林若曦从茶树丛里走出来,一瘸一拐的,好像扭了脚。
    我赶紧过去扶住她,关切的问:“脚扭伤了?严重不?坐下来我看看。”
    她皱着眉头说:“右脚踩到一个石子滑了一下,脚有些疼。”
    我扶她坐下,把她的鞋子脱掉,她有些害羞。
    “我看一看严重不…”我脱掉她的袜子,白嫩的小脚丫露了出来。
    “没有明显的红肿,应该问题不大,我给你揉一下,那里疼告诉我…”我慢慢的捏着她的脚踝,看有没有错位。
    “就这里有些疼。”她羞红了脸,指着脚踝右侧。
    我给她揉捏了一会,觉得应该没有大碍了,就给她穿上袜子,套上鞋子,又给她把鞋带绑好。
    “站起来试试。”我笑着扶着她的胳膊,拉着她的小手。
    她小心翼翼的右脚站在地上,走了两步,惊喜的说:“江南,没事了。”
    “回去买点云南白药喷一喷就好了。你就坐这里休息吧。不要乱跑了。”我把外套脱下来铺在地上,让她坐下。
    四点钟,我看大家都有些疲惫了,就让大家集合一下,把茶叶放到背篓里,我要和黄毛背着,不过被肥鸟给我把背篓抢走了。
    林若曦把外套递给我:“赶紧穿上,别感冒了。”
    曹可馨和陈美美扶着林若曦,怕她不小心再崴到脚。
    大家有说有笑的下山了。
    智空让我们把背篓里的鲜叶摊到竹匾上,说不能焐鲜叶。
    其他人都有些累了,就和我告别,开着车离开了。
    我和陈美美、曹可馨、林若曦留了下来,想看看智空炒茶。
    “杀青的铁锅温度要220度左右,我们没有那种带温度显示的电炒锅,只有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了。”智空笑着说。
    他用手放到锅底上面,感受着锅底的热度,对旁边添柴的村民说:“好了,就这个火候,不要添柴了。”
    他从旁边竹匾里抓了一把鲜叶,丢到锅里,手掌贴着茶叶转着圈炒着鲜叶。。
    “第一次杀青后,还要放着回潮一段时间,然后再一次炒制,把茶叶芯里的汁液香气激发出来,然后再放置变凉后,第三次炒制提香。”他熟练的炒制着茶叶,手指很灵活。
    “我和师父云游四海,到过青城山无量寺、峨眉山东华寺、西湖云栖寺、黄山天心寺,学了不少制茶的手艺,这双手不知道被烫了多少水泡…”他笑着说。
    “要炒这芽头茶,必须练三五年,才能掌握火候,做出好茶。”
    渐渐的,铁锅里的茶叶溢出豆香和兰花香,香气宜人。
    “我们给这茶起个名字吧。这里是缙云山系,要不叫缙云翠芽?”我对智空说。
    “叫南空禅芽吧,这茶产在南空寺,又是智空大师亲手炒作,以禅入茶,更贴切些。”林若曦笑着说。
    曹可馨微笑着说:“这个名字比江南的更贴切,缙云山太广,有些牵强。一个禅字,显得这茶与众不同。”
    智空点点头:“南空禅芽,这个名字好。”
    我也觉得林若曦起的名字更空灵,不禁握住她的手说:“若曦,谢谢你,给这茶叶赋予了灵气。”
    林若曦美目看了我一眼,将小手从我的手里抽出,顺势抓起智空炒好的茶叶放在鼻尖嗅着,笑着说:“好香的茶。”
    夜色渐晚,我从包里取出五千元,给负责烧火的大叔,让他把钱给那几个村民分一下,这几天辛苦一下,帮智空师傅采茶烧火做饭。
    他一直推辞不要,我强行塞到他口袋里,这才作罢。
    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了上次吃的豆花鱼,便带着她们三个去那家饭馆。
    三个人对豆花鱼赞不绝口,曹可馨说:“这鱼肉肥嫩不腥,豆腐嫩而不烂,好吃。”
    林若曦说:“这应该是草鱼,滑爽细嫩,好吃。”
    陈美美吃的很开心,嚷嚷着要喝点啤酒,不然对不起这美味。
    我要了盘凉拌黄瓜和花生米,笑着看她们吃。
    “南哥,我中午说在山上建一个茶叶手工炒制厂,你有什么打算?”曹可馨问我。
    “过几天我要带设计师到智空师傅那里去,谈谈南空寺的重修的设计图,正好顺便看看山上的场地,让他也做一个规划。王敏她们要找当地的有关部门咨询寺庙重修的手续,到时候也问一下这山林归谁管理,我们把它承包下来,成为我们的茶山,然后再申请建厂,真正拥有我们的茶叶生产厂,尽管是手工炒制,但毕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们。
    “若曦今天给我们的茶起了个好名字,我们可以以它做文章,把南空禅芽作为我们第一个自有的高端品牌推出去,毕竟是手工炒作,还是智空大师亲手做的,产量稀少,要把它好好宣传一下,成为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
    “就是产量太低了,估计智空大师也做不出多少斤吧。”曹可馨担忧的说。
    “我们今天采了有二十斤鲜叶,智空大师估计要叫人帮忙一起炒,才能做完。估计也就五斤干茶。”
    “啊,这么少,我们宜宾那里茶农一天可以炒三十多斤呢。”陈美美惊讶的说。
    “这是芽头茶,每次放锅里杀青都只有二三两鲜叶左右,要慢工出细活。估计今天晚上智空师傅要炒到后半夜去。”我摇摇头,手工茶太麻烦了。
    “智空师傅说附近有年纪大的村民会炒茶,看能不能多找几个人,来帮忙一起炒。”我想起智空说的话。
    把曹可馨和林若曦送回家,我和陈美美这才回去。
    林若曦下车的时候,我一再嘱咐她买云南白药喷一下,她笑着答应了。
    到了家里,陈美美嚷嚷着今天腰酸腿疼,让我也给她按摩,说连林若曦脚扭了我都能治好,手法肯定不错。
    没有办法,只好让她躺在沙发上,敷衍的给她捏了一番,她闭着眼睛享受的很,然后我借口要给叶采薇通视频,把她丢在客厅里了,她气的踹了我一脚,不再理我了。
    上次从老家回到重庆,叶采薇带了一大堆东西回宜宾,妈妈给她榨了好几壶芝麻油,纯纯的小磨香油。又给她采了野荠菜过水后晒干,装了两麻袋,让她带回去吃。
    叶采薇在视频里对我说:“猪头,我把阿姨送的小磨香油分给了亲戚们,他们说特别香,炒好菜后加一点点就特别好吃。”
    “恩,大宝,现在世面上的麻油都是直接压榨的,我们老家自古就产优质芝麻,用石磨慢慢研磨,然后在大锅里慢慢震荡,用勺子一点一点把油从油浆里舀出,可麻烦了,自然香的很。”
    “今天怎么带美美她们一起去了南空寺,去采了新茶,我们还起名叫南空禅茶,到时候做好了,我给你邮寄一些,你好好品尝一下。”我告诉了叶采薇采茶的事情。
    “行,你别累着了,早点休息吧。”她笑着给了我一个飞吻。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着曹可馨,继续去南空寺,其他的人昨天都是做鸟兽散了,今天我就没叫她们了。
    智空和尚和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两个人还在炒茶,周围竹匾上放着炒好的茶叶,散发着香气。
    智空指着玻璃杯子说:“可以品新茶了。”
    我抓了一些茶叶放入玻璃杯,注入热水,没过茶叶后,轻轻的摇晃着,香气芬芳馥郁。
    我把另外一个玻璃杯递给曹可馨,她接过来闻着:“好香,今年香气胜过去年。”
    我把两个杯子的水注满,茶叶如同一根根银针,飘舞在杯子里上沿,有的缓缓飘落在杯底。
    “今年的芽头肥硕的很,形态更好看。”曹可馨笑着品了一口。
    “好甜…”她不禁赞叹。
    我看着缓缓下沉的芽头,默默的数着时间。
    “一分钟,芽头都下沉了。手工茶的下降速度快的多。”望着杯底竖立聚集的芽头,我对曹可馨说。
    “今天一大早,十几个老乡就上去采茶了,今天鲜叶会比昨天更多。”智空神采奕奕,似乎根本没有疲倦。
    “昨天晚上忙到几点?”我关切的问他。
    “做完就休息了,没看时间。”他语气平淡的说。
    接近中午,有两个大叔背着竹篓,把鲜叶送下来,我和曹可馨在屋檐阴凉处把鲜叶摊在竹匾上。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这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的诗,望着这满山的青翠之色,我不禁在思考如何把这茶山利用起来,买得青山种茶。
    曹可馨收拾完鲜叶,看我望着山峰发呆,便问我:“南哥,想什么呢?”
    “要是我们把这山峰的林地承包下来,上面建个手工作坊,白天采茶制茶,清风拂面,夜晚住宿南空寺,暮鼓晨钟,好不悠闲自在…”
    曹可馨脸色一红,笑着说:“南哥你年纪不大,怎么想起归隐山林的生活了,你就舍得昨天那群莺莺燕燕的美女们啦?”
    “只是见景生情而已!”我老脸一红。
    “要是能承包一下,作为我们茶叶公司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也算是正式跨入了茶叶这个行业了,毕竟有自己的茶山了。”曹可馨感慨的说。
    “一定会的,不仅在这里,还要在云南、福建、安徽…每个产茶的大省都要有我们的生产基地…”我笑着对曹可馨说。
    忙到深夜,智空才把茶叶全部炒制出来,明天有的茶叶还要复炒。
    我送曹可馨回家,时间已经是凌晨了。
    车上茶香四溢,是智空这两天的辛苦的成果,仅得干茶不到十斤。
    头采的手工芽头茶,制作之难,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