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褒贬不一
作者:罗十二少   茶道无疆最新章节     
    徐梦洁听到我说对方是职业打假的时候,一脸的震惊:“南哥,职业打假?我们这里又没有卖假冒伪劣产品,怕什么?”
    “没那么简单的,现在的职业打假人和之前的不一样了。你知道以前有个职业打假人叫王洋的吗?”我摇了摇头,说道。
    “听说过的,他到处买那些假冒伪劣的商品,然后去工商局投诉,要求假一赔三的索赔。很多老百姓都很支持王洋,说他的行为打击了那些不良商家。”徐梦洁接着说道:“也有很多人说他为了钱故意碰瓷,反正闹的沸沸扬扬的。”
    “是的,后来王洋就销声匿迹了。这是以前职业打假人的行为,首先确定商家卖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他们故意去大量购买,然后去检测化验,拿到不合格的检测报告后,就要么工商局投诉,要么就到法院起诉,从而拿到赔偿金。”
    “现在的职业打假人和以前的手段不同了。他们开始研究相关的产品的生产配方、产品信息、生产标准等,不再对假冒伪劣的商品下手,而是开始有针对性的行业进行打假,比如说茶叶。”
    “你看你的包装,是从包装店买来的通用的包装是吧,上面没有任何茶叶的信息,国家标准、产品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的地址、电话信息等等,是吧。”我拿着包装盒,指给她看。
    “再看看你卖的饼茶,所有的饼茶包装纸上都印有这些信息,这样就没事的。”我又拿一饼生普给她看。
    “现在的职业打假人就是专门钻这个漏洞,到茶叶批发市场买这样的通用包装的茶,然后就以你的商品没有任何生产信息向你索赔,假一罚六。”
    “茶叶的散茶是初级农产品,卖散茶不需要提供这些信息,就像农民家自己养的鸡蛋一样,提一篮子去集市上卖,不用提供任何产品信息,只要鸡蛋不是坏的就好。但是如果你是养鸡场,成箱成箱的销售,那就不能这么随意了。”
    徐梦洁听了我的话,问道:“那他们怎么证明我买的不是散茶?”
    “发票信息,你如果写的是古树生普没问题,如果产品规格写的是盒,那就是销售成品茶了,就是包装好的茶,就必须把所有产品信息打印到包装盒上。”
    “这就是为啥我在发票上写的是散茶,而且把茶叶和包装盒分开写,这样就表明那两个人来咱们店里买的是散茶,又买了盒子装起来。卖散茶我们是合法的,卖盒子也是合法的,你买了我们的散茶不好送人,就选一个盒子包装起来,和我们用一个大塑料袋装茶没任何区别,就没有办法向我们索赔了。这就是那两个人一定要我们重新开发票的原因。”
    “原来有这么多弯弯绕呀,南哥,我很奇怪,你是怎么知道他们是职业打假人的呢?”徐梦洁好奇的问。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增长见识的最好办法。我们从逻辑上推理一下他们的行为。”
    “我首先看到他们在你门口拍照,把你的门店名称和电话拍了下来,一般来买茶的顾客很少这么做。行为可疑。”
    “到茶叶市场买茶的客人,一般都是茶舍茶馆来进货的,都有自己熟悉的商家。其他来逛茶叶市场的,都是喜欢喝茶淘茶的,每个门店进入坐坐,喝喝茶,比较一下,反正茶叶市场里喝茶是不收费的,随便喝。”
    “他们两个进来不喝茶,说是给领导买好茶,这很不符合逻辑。送领导好茶,一般都是去品牌专卖店买,价格透明,质量有保障,一分价钱一分货,识货的领导一看就知道茶叶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我们茶叶批发市场鱼龙混杂,好茶自然有,可是大多是散茶,质量不稳定不说,还容易踩坑。一般要送贵重茶叶的人基本不会来我们这里挑选茶叶。”
    “一盒茶2800,他们稍微还价就同意了,连试喝一下都不去,这也是疑点,送领导的茶怎么可能这么随意。所以我才故意把发票开成散茶的,试试他们。果然一试,他们就露出马脚了。”
    “这些人一旦拿到你重新开的发票,肯定会先主动联系你,这就是拍你门头的原因,他们很专业,专门有律师和他们配合,首先发律师函给你,然后有律师来调解,一般商家收到律师函就害怕了,肯定愿意调解,他们就会让你拿货物价值的两倍或者三倍赔偿,由于有律师参与,就避免了敲诈勒索的风险,一般商家不愿意打官司,那样会有六倍以上的索赔,都会选择调解,赔钱了事。”
    “我为什么知道他们的套路呢,很简单,我见过这样的事情。我的一个学姐,家里做花草茶的,其中有一款玫瑰红茶,在网上销售,被职业打假人盯上了,直接联系他们,向他们索赔。你知道职业打假人怎么抓住他们的漏洞的吗?”
    徐梦洁摇了摇头。
    “不得不服这些职业打假人,他们和原来的那些打假人完全不同,他们团队合作,分工明确,都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比如律师,防范法律风险的,还有食品学专业的专家。他们和我学姐联系,说我学姐家的玫瑰红茶里,使用的玫瑰品种是九重楼,这种玫瑰花不是食品级花卉,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要索赔。”
    “后来呢?”徐梦洁惊讶的瞪大眼睛。
    “讨价还价呗,后来付了他们2000元,那帮人收了钱,还告诉他们,以后用山东的平阴玫瑰或者云南的金边玫瑰,这样就没问题了。你看这些职业打假人,专业知识有多强,比我学姐他们生产厂家都专业。最搞笑的事情你知道吗?我学姐他们家以后开发新产品,都要付钱请那帮职业打假人给产品把关,看看原材料有没有问题,成了他们家的产品顾问了。”
    “我学姐把这个当做笑话讲给我听,我当时就很吃惊,没想到连职业打假人的专业知识这么丰富,真是大开眼界。21世纪最难的的是什么,人才。”我笑着摇头。
    “你很难说这帮职业打假人是好是坏,他们利用我们商家不太懂相关的食品包装销售要求的漏洞,以此牟利,不是为了打击假冒伪劣,就是为了钱,但从法律上讲,他们又没有错误。”
    “网上也有这类的信息,之前在深圳出现过,当地工商局对此也很头疼,他们其实很同情那些被索赔的商家。没想到现在他们这帮人到了重庆,看来以后重庆的茶叶市场要遭殃了。”我叹息道。
    “以后如果要卖成品茶,外包装上一定要贴一个标签,上面注明所有必须展示的信息,自己把问题隐患消除,就不怕他们打假了。”我宽慰徐梦洁。
    我想起了马路的店铺,应该提醒一下他,虽然他们家的产品都是正规厂家的货物,而且包装盒上信息全部披露了,应该没问题,但还是要长个心眼,这帮职业打假人的手段很多,不能大意。
    我打电话给马路,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马路也很吃惊,他老家福建那里就有这样的职业打假人,他是有耳闻的,没想到现在重庆也出现了。
    徐梦洁躲过了这一劫,全是幸运的,其他地方商家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半个月后,很多茶叶市场的商家都接到了律师函,要求索赔,这件事情闹的很大,茶叶市场的经营方特意请工商局出面协调,工商局的领导也对这些职业打假人很的行为也不赞同,他们确实不是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而是钻商家的漏洞用来牟利。
    不过他们的行为也不能制止,毕竟是商家有错在先,工商局也只能协调。
    很多商户也只能掏钱息事宁人,自认倒霉。
    这件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的,还在网上引起了大讨论。很多网友对商家很同情,认为商品没问题,只是包装盒不规范,职业打假人的目的不纯,有敲诈的嫌疑。也有网友表示商家应该提高法律意识,把包装信息做得完善一些,这样才不会被人盯上,职业打假人不管目的是牟利与否,都没有违反法律,虽然从人情来说确实令人讨厌。
    人情和法律,有时候确实挺难两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