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宜宾奇遇
作者:罗十二少   茶道无疆最新章节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浩浩荡荡奔流到海,从源头到宜宾前,没有一个像样的城市,因此宜宾被称为长江第一城。
    宜宾物产丰富,由于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因此盛产水果、茶叶。
    和祁红、滇红齐名的川红工夫,就产自宜宾。
    叶采薇的家在宜宾,我一直对宜宾很向往。
    周五傍晚六点,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我来到了宜宾。
    叶采薇开车在汽车站接上我,问我想吃什么。
    “去吃宜宾燃面呀。我在重庆吃的肯定不正宗。”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就吃一碗面条呀,你太好养了。”叶采薇熟练的开着车,在车流中穿梭。
    “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陪我吃。”我笑着说。
    “你嘴巴越来越油了。一会吃完燃面,你都成油腻男了。”
    宜宾燃面重油,之所以叫燃面,有的说油大,一点就燃,有的说麻辣味重,一口吃下去,嘴巴里像火燃烧。
    叶采薇带我去了一家老面馆,门面很破旧,吃面的人却很多。
    等了十几分钟,我们的面终于上来了。
    果然和在重庆吃的宜宾燃面大不同,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
    特别是里面的叙府芽菜,给面增加了独特的口感。
    吃完之后,我一脸的大汗,却十分痛快淋漓。
    宜宾的街头小吃很多,叶采薇带我漫步街头,给我买了一碗葡萄井凉糕,冰凉可口,顺滑甘甜,特别解暑。
    两个人手拉着手,来到了江边,凉风习习,好不惬意。
    “猪头,要是我们每天都能这样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吹江风看夜景,该多幸福。”叶采薇拉我在长椅上坐下,依偎在我身边,看着满江灯火阑珊,路上行人不断,低声的说道。
    “大宝,对不起,不能陪伴在你身边。”我有些愧疚。
    “没事,我只是感慨一下。要是你天天腻在我身边,估计我也会厌倦的,距离产生美,要是天天在一起柴米油盐的过日子,估计都很快失去了恋爱的浪漫。”叶采薇宽慰我。
    “大宝,你不用安慰我,你也知道,我不太喜欢去体制内工作,我的性格太直率,我喜欢自在的生活,所以才不愿意考公务员,这让你为难了。”
    “没什么,猪头,我父母没你想的那么势利,他们只是想把我保护的很好,希望我不被伤害。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其实不想被他们安排,包括你,我只想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至于未来谁也无法预料,也许有天我厌倦了这按部就班的生活,会考虑一个人到处走走。”叶采薇伸手掐了我一下,娇声说道:“所以第一你要珍惜和我在一起的时光,说不定哪天我就满世界的跑去玩了,第二,多赚钱,不要让我为钱发愁。”
    叶采薇一直都很思想独立,有这样的想法我一点也不惊讶。
    “好,你是白天鹅,应该自由自在,不是金丝雀,被圈养在笼子里。”我捏了捏她的鼻子,笑着说。
    吹着凉爽的江风,看着江火通明,耳边隐约传来街头卖唱歌手悠扬的歌声,一切是那么舒缓宁静。
    叶采薇把我送到酒店门口,亲了我一口,笑着说:“今天晚上老老实实的待在房间休息,明天一大早我来找你。乖。”
    我不舍的拉着她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上去啦,我明天来,现在要回家了,太晚了。”叶采薇红了脸。
    依依不舍的看着她的车子消失在灯火通明的街头,我进入酒店,办好入住手续,来到房间休息。
    房间在16楼,正好落地窗外面就是长江,江边的灯光璀璨夺目,倒映在江水中,犹如点点星光。岸上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与江水的光芒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灯火辉煌的画面。
    我冲洗了一下,钻进了雪白的被窝里,不多会收到叶采薇平安到家的消息,我这才安心睡去。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叶采薇打电话给我,问我房间号,她已经到酒店了。
    一进房间,我就把她抱住,贪婪的吻着她细长雪白的脖子,用牙齿轻轻咬着她的耳垂,这是她的软肋。
    “不要闹,猪头,我给你带了早餐的,吃了早餐再…”叶采薇挣扎了几下,就软绵绵的被我抱起来,买的早餐早被我抢去放在床头上。
    早就压抑很久的欲望让我有些粗暴,叶采薇刚开始有些害羞,后来渐渐的适应了,热烈的配合着我,两个人都有和以往不同的体验,在最美妙的那瞬间,两个人紧紧的拥抱着,颤抖着。
    叶采薇过了好一会才缓过来,咬了我肩膀一口,娇羞的说:“你变坏了,猪头。”
    我亲着她耳垂说:“你不是更喜欢么。”她咯咯的低笑着,脸色通红。
    吃着她带来的叶儿粑,我故意逗她:“谢谢大宝的早餐,太美味了。”
    耳鬓厮磨,我们俩在房间里腻了一上午,这才起床洗澡,出去吃午饭。
    午饭是在一家以做李庄大刀白肉而闻名的饭店吃的。
    李庄白肉以精湛刀工出名,用细长的刀叶从猪皮进刀,片出的肉,长约20公分,宽约15公分,厚仅1至2毫米,薄可透光,片好的白肉平铺装盘,或每片肉卷上小黄瓜、金针菇而成筒状装盘,既好看又好吃。李庄白肉的特制调料“糍粑椒”,把大蒜、花椒、七星干辣椒一同捣成糊状后,加进酱油、麻油和白糖调制成,油亮味鲜、浓郁蒜香的调料。李庄白肉蘸上“糍粑椒”后,更加清香滑口,诱人食欲大动。
    我虽然不爱吃荤腥的东西,这会看到如此美食,也忍不住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下午,叶采薇驱车,带我去李庄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19公里处长江南岸李庄坝,距今已有1470年建置史,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随着日军铁蹄踏入南亚,日寇的飞机在昆明的天空更加肆虐。为躲避战乱,于1938年就搬迁至此的国立同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府、学术机构急需寻找一处更加安全的地方。
    获闻同济大学正为迁川觅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开明士绅罗伯希、王云伯向同济大学发去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力邀其迁往李庄。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3000位李庄人请神像、迁牌位、腾民房、匀口粮,以饱含民族情怀的大义之举,保障了余位大师、学子在这里继续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在李庄完成了《中国建筑史》《麽麽象形文字词典》《殷历谱》《六同别录》等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专着;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中,有11人曾在李庄就读。李庄也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铸就了李庄古镇“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大师学子第二故乡”之美称。
    我一直对李庄古镇很是向往,民国才女林徽因和她的先生建筑大师梁思成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叶采薇陪我来到月亮田,这里是林徽因的故居,虽然房屋简陋,日子清贫,但林徽因和梁思成完成了建筑史上的皇皇巨着。
    林徽因那时候染了肺病,身体虚弱,却意志坚定,坚信抗战必胜。读书人的气节让这个弱女子比大多数须眉男子都有力量。
    望着万里长江滚滚东去,想着民国大师们那坚贞不渝的气节,我不禁感慨说:“一代才女名犹在,万里长江水自流。”
    “哈哈,好一副应景的对联,小兄弟才情不俗。”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
    我转头看去,是一个青衫道士打扮的老人,须发皆白,相貌古拙,云鞋白袜,手拿竹杖,含笑长立,显得飘逸自在。
    “让道长见笑了,信口胡诌的。”我赶紧点头示意。
    “红尘俗世,多少英雄气概,都在这滚滚长江的浪花里消逝,唯有声名犹存,令人追忆。”老道长感慨道:“今天小道心有所感,信步到此,能听到小兄弟评价林徽因的佳联,总是缘分。坐,请坐。”
    佛不言姓,道不言寿。这老道长谦称自己为小道,我倒也不为怪。
    老道长示意我们在旁边的石桌坐下,笑着说:“小兄弟你有慧根却无佛缘,一心善动即是菩萨,一心怒动就是金刚,一心情动就是罗刹。”
    我一脸懵懵懂懂,这老道长怎么开口全是佛家的东西。
    “哈哈哈,小道年轻的时候读书为儒,循规蹈矩,中年信佛入空门求解脱,恪守戒律,年老信黄道而求仙,逍遥自在,这儒、佛、道本来就是一体,大道三千,殊途同归。”老道长看我一脸迷惑,大笑不止。
    这老道长竟然一生修儒修佛修道,经历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个修行的高人。
    “小兄弟你高姓大名?阴历年多大?”老道长问我。
    “我叫江南,今年28岁。”我笑着回答。
    老道长又端详了我一下,说道:“武曲星动正财启动,禄存星吉星上升,天狼星偏财来临,好福气,好造化。”
    我虽然听不太懂这星那星的,但也明白他说的是我财运来了。
    “老道长,能不能说明白些,我不太懂。”
    “十二运长富贵至,不惑方能解惑迷。桃花海棠香虽艳,林间枝叶有麟麒。”老道长笑着对我吟了这首诗,又对叶采薇说:“小姑娘好造化,逍遥自在,何处是家,四海之内风光好,心无挂碍皆因他。”
    说完便站了起来,笑道:“有缘再见。”转身飘然而去。
    我和叶采薇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回味他的话,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