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再遇佳人与地产的谋划
又是一周过去,在有抵押以及杨文东这个老客户的总和因素下,廖创兴银行也是很快就放款成功。
杨文东自己一共出资了15万港元,便拿下了中环边缘地段,靠近金钟的位置,一快1.2万尺的地皮,至于上面的建筑,他并不在意。
随后,杨文东带着以秦志业为首的数人,一起来到了这里,他们都会是未来港华日报的高层人士。
内外转了一圈后,杨文东问道:“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一人说道:“面积很大,如果全给我们用的话,估计比大公报的总部面积还要大的多了。”
“面积是够大,只不过房子太旧了点。”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你们觉得呢?”
其他人也是说道:“旧其实也没什么问题,香港很多报社也都差不多。”
“嗯。”杨文东又问道:“德国的设备要什么时候才能到?”
“大概十月中旬,这种设备都是要定制的,所以比较晚一点。”秦志业说道:“不过我们几人在前期也可以做各种准备,包括报刊号的申请,与香港很多报亭渠道的联系,还有就是整个员工组织架构的建设。
这些也都是需要一点时间的,设备完全是来的及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这栋房子,晚一点也没事吧?”
“杨生的意思是?”秦志业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您是想拆了重建?”
杨文东说道:“对,这房子已经太旧了点,你们就算住进去,几年后估计还是要重建或者换地方,那还不如趁着现在有时间一次性搞定。
不然等以后规模大了,业务都在运转了,突然要搬家,就太麻烦了。”
虽说未来港华日报在利润这一块是远比不了长兴实业的,可意义上却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未来几十年,香港社会会发生很多事情,拥有一个销量可观的报社,对他的作用非常大。
甚至,报纸也只是传媒业的一个开始,要知道,现在香港的传媒业还处于半个蛮荒时代。
除了报纸,其他的也就两家电台以及一家有线电视台,将来还是有很多其他机会的。
而正好现在房价便宜,自己又买了块不小的地皮,那自然也就顺便先将未来传媒业所在总部给剪好看一点,至少先保证未来大几年内足够使用。
“这样也好。”秦志业自然也心动,其他人也一样,谁不愿意在新办公楼工作啊?环境好心情好工作效率也高啊。
杨文东说道:“那行,老秦,这件事就交给伱了,联系几家建筑公司,让他们提供最佳利用率的方案,到时候我们再协商。”
“好。”秦志业点点头,随后问道:“只是那房子建好之前,我们报社虽然在准备期间,可也是需要地方办公的,没地方的话?”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暂时去尖沙咀吧,我在那边给你们找一处地方,环境差了点,不过也只是短期的,所有员工,额外支付一笔过海港的补贴,怎么样?”
“行,有地方就行。”秦志业笑了笑说道:“也就几个月时间,等新房子建好了就行了。”
“嗯,那就先这样,这里也不用看了,先去尖沙咀那边找个临时地方吧。”杨文东顿了顿说道:“这边也要快一点联系好。”
“好的。”秦志业答应说道。
之后,秦志业等人便告辞离开,他们需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将事情早点做完,才能早点让报社开业,这样才能体现他们一群人的价值。
杨文东则是去了中环一栋大厦内逛着,两名保镖则是离的远远的,香港虽然乱,但中环的大厦背后都是英资巨头,应该没人敢不长眼的在这里搞事。
这个时代的大厦,跟前世万达那种还是不一样的,内部四周也都是一些小商店,即使有卖高档的化妆品,店面也不是很大,店铺也是很乱,服装店与化妆品店甚至宠物店开在一起,商场本身似乎没有丝毫的规划。
不知不觉中,杨文东走到了一间小商品店的门口,本来也只是路过,但不经意的向里面看去,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白玉洁还是白玉姗?”杨文东看着身穿白色裙带的年轻大学生在里面挑着化妆品,有些不确定。
随后,他找了跟柱子观察了会,最终确认了,应该是那个文弱一点的姐姐,于是走上前笑说道:“白玉姗?”
“嗯?”白玉姗一听自己的名字,连忙抬头,看到了杨文东后,惊讶说道:“杨生,你怎么在这里?”
杨文东笑说道:“在这里逛逛,你在买什么?”
白玉姗说道:“我也就是来转转,外面太热了,顺便过来买点小东西,对了,这个东西是你们公司的产品吧?我找了几家才找到有货的。”
只见她从一个货架之上,拿出一个挂着的粘钩。
杨文东看到后点头说道:“对,是德力的。”
白玉姗笑说道:“杨生的发明能力可真是厉害,这种小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出现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么好用。”
杨文东笑道:“就靠着这个能力吃饭了,不走这种路子,在香港这样的地方做普通生意可不容易。”
“的确,一般的人,想将企业做大一点,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杨生的速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白玉姗点点头,随后又说道:“这个粘钩最近不太好买了,看来也是因为供不应求了?”
杨文东说道:“粘钩刚出来的时候在香港铺过货,那时候好买,现在主要要供货日本及一些东南亚地区,产能又有点不够了。”
虽说早就做好了通过外包来提高产能的准备,可即使如此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而粘钩本身的特性,在经济好一点的地方更吸引人,特别是在日本,卖的非常好;这样一来,香港这边虽说没有被断货,但肯定比不上之前只单独供应的时候了。
“原来是这样,恭喜杨生了。”白玉姗掀了下自己的秀发,笑着说道。
杨文东又道:“你要是需要的我下次让人送点给你。”
“好啊。”白玉姗笑了笑说道:“其实也不是我需要,我一个人用几个就够了,就是我爹地的公司是做装修的,工人经常需要换工作地方,有些东西需要随时挂起来。
以前都是在墙上打洞的,不方便,现在有了粘钩就简单多了。”
“难怪这么长时间你还没买到。”杨文东也算明白了过来,说道:“那我准备个200个?够不?”
“够了。”白玉姗笑说道:“不过钱我还是要给的。”杨文东耸耸肩说道:“我也没说免费啊?”
大家都是不差钱的人,免不免费其实不重要,价格再贵十倍也无所谓,可该免费的时候是可以免费的,比如请吃饭、玩之类,而其他的,再都免费就太刻意了。
“哈哈,也是。”白玉姗笑了笑说道。
杨文东看了下手表,说道:“时间到中午了,白小姐有没有吃饭?”
“没有啊。”白玉姗笑说道:“要不我请你吃吧,我知道这间大厦里有一家饭店的粤菜味道不错。”
杨文东点点头,问道:“粤菜可以,只是为什么你要请我?”
白玉姗笑说道:“就当是我庆祝一下找到工作了吧。”
“你找到工作了?在哪?”杨文东好奇问道:“那就是你不准备去留学了?”
白玉姗点点头说道:“对啊,我综合考虑了下,留学还需要再读至少三年,没什么意思,而且我不太喜欢身边都是鬼佬的环境;
所以上个月我去汇丰银行面试了,后天周一就准备正式上班了,不过还算是实习。”
“恭喜了,能够加入汇丰。”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这个时代的汇丰还算不上香港第一财团,怡和还是能压一头汇丰的,不过两者也属于半斤八两的级别了;
不过在银行领域,绝对还是第一的。
当然,汇丰目前对渣打也还没有形成碾压的优势。
白玉姗笑说道:“杨生如果想做金融的话,可以来找我,以你如今的名气,汇丰是肯定愿意跟你合作的。”
“金融?期货吗?”杨文东反问。
白玉姗说道:“期货、外汇都可以,或者最简单的买股票也行。或者一些公司会通过股市融资,杨生也可以参与。”
“哦,最近有哪些大的企业参与融资吗?”二人边走边聊,杨文东也对金融方面来了一点兴趣。
几个月前,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工厂,如今这些基本上也差不多了,虽说产能目前还不够,但整个企业已经能够自我循环了。
而目前也是香港经济腾飞的阶段,他也想对外界多了解一点。
白玉姗想了想说道:“最近规模最大的融资有不少,比如东亚银行、黄埔集团、永安银行、明德银号、利成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我这会也想不起来了,挺多的。”
“银行比较多啊?”杨文东盘算了下,发现十之五六都是银行了。
白玉姗点点头说道:“是啊,最近香港的银行非常缺资金,主要也是因为地价开始回升,很多地产公司都在大量借钱。
而储户们也有很多人会提走现金去买房,这就导致了很多小的银行缺钱,所以就通过股市融资了。”
“地产公司现在好像没几个上市公司吧?”杨文东又问道:“为什么地产公司不上市?”
他倒是没特别关注地产公司,因为成大规模的目前还都是英资,华资之中的这类公司也有不少,但还没成什么气候。
白玉姗摇头说道:“这我倒没研究过,好像并非交易所那边不愿意引入地产公司,而是很多地产公司不愿意去上市,特别是华人地产公司。”
“也正常,要是我我也不上市。”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二人也来到了吃饭的地方,一边看着菜单一边聊天。
白玉姗想了想,说道:“是啊,华人似乎对上市这种事情不太喜欢,我爹地也是这样,就是股份都看的很紧,宁可规模小一点,也不肯与别人合资。”
杨文东笑说道:“合资做事还是应该的,如果自己公司的资本不愿意拆分,那可以跟人一起合资某个项目;这样既能够保证自己的股权,还能够尽量利用他人的资金来发展项目。”
“杨生对地产开发也挺懂的啊?”白玉姗好奇问道:“难道你也想进入地产行业?”
“暂时不会。”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不过可能会投资一些物业,长期持有,然后自己用,或者租赁出去。”
白玉姗又问:“暂时?,那就是说以后也会做地产生意了?”
“应该会的。”杨文东点点头,香港虽然不大,但这地产生意却造就了未来亚洲的几大财富巨头。
作为穿越者,熟知地产周期历史的他,是完全可以将香港地产市场当做提款机的,甚至股市也有可能。
而实业这一块,他自然也不会放弃,可只看利润的话,除非在某个领域做到全球顶级的级别,不然是绝对不可能比的过香港的地产市场的。
白玉姗笑说道:“我家是做装修公司的,以后你要是做地产,可要照顾一下哦。”
“价格便宜自然没问题。”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那肯定的,我们家的价格与质量,绝对没问题。”白玉姗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你们家为什么不做地产?”
“可能是我爹地比较保守吧,做装修,除非地产公司破产,不然不会亏钱。”白玉姗解释道:“可做地产,如果房价后面跌了,银行的贷款就容易将企业给压死。
香港前面几年,可是有很多这种事情的。”
“也是。”杨文东笑了笑,地产利润高,可风险也大,在杠杆动用银行资金的情况下,一旦地价大跌,那就完了。
前世香港的几大地产豪门,是幸存者效应之后的产物,在他们崛起的几十年过程中,不知道多少企业因为压错了时间而破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