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鸠占鹊巢
作者:两步一卡   呼啸世界最新章节     
    乔明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实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队伍里多了那母子俩,实在是多了不少的牵挂。
    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整天整天地强行军。
    而且,这一路过去,还有那手爬崖的天堑。
    那地方,之所以被取名叫手爬崖,就是因为是一处接近九十度坡度的陡崖。
    身手敏捷之人,都必须手脚并用,才能勉强攀岩而上。
    而这手爬崖,也正是前往雪宝岭的必经之路。
    所有的道路,到这里,都到了尽头,必须徒手爬过这一段,才能更上一层,到达那雪宝岭去。
    这也是那上面千百年来,人迹罕至,成为一处世外桃源般的秘境的原因。
    这样的地方,在这个丧尸横行的世界,绝对是安全度最高的。
    也正因为这样,乔明在离开家时,才会再三叮嘱陈怡,情况不妙的话,尽快和老杨联系,带上父母他们,想办法尽早撤到岭上去。
    那山崖奇险,只有常年上下的人,才有相熟的路径。
    陈怡他们要上去,自然有老杨想办法,而现在通讯断绝,现在这队伍要上,只能是靠自己。
    几个身手较好的,倒没有多大的问题,这母子俩,包括两个娇滴滴的女学生,还找不到很好的办法,能够爬上去。
    既然如此,乔明想着,不如自己只身行动,反倒要轻松得多。
    况且,这小院子条件虽然是简陋了些,但贵在安全。
    而且,物资一应俱全,对于正好需要调养一番的母子而言,正是最好不过。
    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大家其实都觉得不错。
    以乔明现在的实力,就算独闯这恐怖的末世世界,只要不遇到什么特别的危险,也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
    只不过,突然提出这单飞的想法来,大伙儿觉得有些不习惯而已。
    特别的是卫奇,直接就说要跟着大哥,不管到哪里,都要一起去。
    乔明明白大家的心思,拍了拍卫奇肩膀,说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就和兄弟们待一起,这边事多,还是需要人多多照应。
    说完不再啰嗦,转身便走,只留下王老师和一帮兄弟们,傻傻地呆在原地。
    轻装的乔明,真的是什么都没带,除了腰间的军刺和大腿上的手枪,其余装备一概放弃。
    怀里的须臾锦囊里,食物和水还多得很,一个人生存的话,就是支撑个小半年也没有问题。
    那神奇的长剑,自然也时时收纳在这锦囊之中。
    关键时刻,只要这长剑在手,就凭那一手越来越熟的剑法和步法,拿来保命应该已经足够。
    乔明脚程本来就快,一个人赶路更是无牵无挂。
    饿了就啃包单兵口粮,渴了就喝自带的矿泉水,一步也不停歇。
    一些小的沟沟坎坎,更是直接地一跃而过,绝不拖泥带水。
    傍晚时分,竟是赶到了那手爬崖的下面。
    按照平时队伍的速度,这起码两天以上的路程,乔明一路狂飙,只用了十二三个小时。
    深秋初冬的天,黑得更早。
    站在那两三百米高的断崖之下,乔明只是稍稍地歇息了一下,不敢耽搁,手脚并用,攀住了岩石,迅速地向上爬去。
    那玄武岩的崖壁,本就黑黢黢光秃秃的,除了偶尔有一两棵崖柏,孤零零的支棱着一些枝丫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植被。
    此处的海拔,早已超过了两千米,山下的细雨,到这里已然变成了一朵朵的银白雪花。
    不断飘落在那黑色岩石上,消失无痕。
    迎面而来的劲风,带着刺骨的寒冷。
    乔明冷不丁地,打了个寒战,手脚都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身上这套作战服,还是在文庙小岛上休整的时候,换上的干净衣裳,一路的风餐露宿,早已不成模样,此时更是显得单薄。
    一股山风吹来,整个人,顿时都有点透凉。
    越是这种时候,乔明越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那山崖的岩壁,黑乎乎的一片,不知道哪里就会出现一片暗冰,手抓不住,脚踩不牢,突然一滑,人就掉了下去。
    乔明可不想在这上下两难的地方纠缠下去,强忍着那寒风,不顾一天奔袭的疲惫,将注意力努力集中起来,感知着手上脚下的每一块凸起,为迅速消逝的体温和体力抢时间。
    这两三百米高的陡崖,乔明记得上次来时,是老杨提前就用绳索在崖壁上布置好了路线,再另外牵了安全索,半拉半拽,自己和陈怡一路歇了几次,才精疲力竭地爬到了崖顶。
    现下乔明的实力自是大不相同,不过天色、气候也实在太不对付,徒手攀岩而上,终于还是在身体完全冻僵之前,浑身筛糠似的颤抖着,爬了上去。
    崖顶之上,是一大片的高山草甸,夜色下恍然一看,还以为是到了那辽阔的大草原一般。
    此时面前的原野,一片苍茫,在那微弱的夜光之下,银装素裹,一片千里冰雪的凛冬世界。
    只在远处那草甸边缘,和巨大暗黑轮廓的森林交界的地方,透出一缕温暖的灯光来。
    那灯光所在的位置,便是老杨的林场场部,一栋原木搭建的两层小楼。
    乔明记得,那小楼的堂屋正中地下,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大坑,常年燃烧着柴火,农村人叫做地火坑。
    火坑的上方,吊着吊锅,有时候会同时吊着大小不等的几口吊锅,热气腾腾的红烧炖肉,汤汁沸腾,浓香四溢。一旁便是高山土豆闷的米饭,更是清香扑鼻。
    再往上一点,那火坑上方的房梁上,则是挂满了大小的腊肉、香肠。
    下面火坑的熏烤之下,不时滴下一两滴油脂,滋滋作响。
    每当这个时节,外面的天气寒风凛冽,那厚厚的原木房内,人们围坐在那火堆旁,喝着烈酒,吃着炖肉。
    简直就是神仙般的享受。
    乔明看到那灯光,精神顿时就是一振。
    因为那灯光,不光是这寒夜中的方向指引,也说明那地方,设备运行,应该还算正常。
    说不定,老杨两口子和陈怡,此时正围坐在那火坑旁呢。
    冷,透心地冷。
    的确是没有过高山地区的生活经验,压根也没料到,这深秋初冬的时节,山上已然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自己连身御寒的厚衣服都没有,仅着一层单衣,还是在气温骤降的深夜,爬到这山顶草甸上来,实在是草率了。
    这广阔的草甸一望无垠,四面都没有遮挡,风刮得呼呼作响。
    眼看着那温暖灯光就在前方,呼啸的寒风,却是将衣着单薄的乔明,吹了个透心凉。
    体内的热量,在迅速的消逝,失温的危险,开始越来越大。
    这最后的两三公里路程,乔明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地前进。
    手脚、整个身体,都变得僵硬,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极其巨大的努力。
    好几次,乔明都忍不住想要大声呼喊,幻想着老杨夫妇和陈怡,从那温暖的小屋中迎出来。
    把行将冻僵的自己,给抬进那安全舒适的环境里去。
    但是,被冻得有些恍惚的乔明并没有冒险。
    鬼知道周围的情况,究竟如何。
    自己一喊,会不会引来周围,也许已经存在,而又没有露面的东西。
    此时的乔明,手脚都不能灵活地动换,如果有几具丧尸窜出来,不要说出手拿下,就连全身而退,也是难以做到。
    一千米……五百米……
    前方温暖的灯光里,有欢声笑语传来,有人大声地谈笑,肆无忌惮。
    好消息是,这地方显然还是一片祥和,应该还没有出现丧尸的踪迹,所以人们大声谈笑,也没有丝毫的顾忌。
    坏消息是,任凭听力灵敏的乔明如何仔细分辨,那谈笑的喧闹中,除了几个陌生的男人以外,并没有老杨两口子和陈怡的任何的声音。
    乔明的身体,在迅速地失温,牙齿磕得咯咯直响。
    一颗心,也渐渐泛起那无尽的寒意。
    陈怡压根就没能活着到达这里?
    老杨两口子如果没在这唯一的家里,又去了哪里?
    如果主人都没在家,那这些谈笑风生的人,又是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