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传世之作
作者:可能王呵呵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最新章节     
    酒店包厢。
    王可在低头干饭,他也有点饿了。
    刚才在丁老那,两老交谈到六点钟。
    直到看着时间不早了,才想起该吃晚饭了。
    三人出去,叫上在外面欣赏丁老作品的韩彬,此外还有丁老的两个徒弟,一起到不远处的这家酒店。
    离得近也比较方便。
    因为明天还有正事,也没有喝酒,加上也不怎么熟悉,王可也没怎么说话,都是说到他了,他才会开口。
    都是刘老和丁老在说话,还不时的考教一下学生,说的基本上都是艺术传统文化方面的,或者行业内的事。
    有些东西,王可也插不上嘴,就当听个新鲜。
    一顿饭吃的比较平淡。
    半个小时后,吃过饭,打过招呼,也都各自回去休息了。
    来之前,王可是计划着玩一下的,但是白天舟车劳顿的,这会也没心思出去逛了。
    “还是回去搂着字画睡觉吧。”王可心里想着,也回了自己房间。
    冲洗后,给苏紫琪打了一会电话,就上床睡觉了。
    一夜好梦。
    ……
    第二天醒来,吃过早餐。
    三人拿着画,开车来到昨天来过的丁老工作地点。
    三人过来时,丁启华丁老已经在等着了。
    经过一番寒暄。
    丁老带着几人来到他的工作室,
    韩彬打了声招呼,又去看丁老的作品去了。
    丁老见状说道:“老刘,你这个徒弟可以啊,认真刻苦,时刻学习,这股钻研的劲儿非常不错,跟你学习有些年头了吧?看来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刘老回答道:“嗯,有几年了,该教的都教了,咱们这行就是要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见的多了,眼力自然也能练出来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丁老赞同道:“说的对啊,学习就是要靠自觉努力,吃苦耐劳,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
    “行了,不说了,人家小可还等着呢,光听着咱们两个老头子,在这里讲述春秋啰嗦了。”
    王可闻言,笑着回道:“没有,没有,听你们说话,我也学到了很多,老人言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刘老也在旁边赞同道:“哈哈,小可也非常不错,听我外甥女讲,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是运气方面,简直就是……怎么形容呢?”
    想了想,继续说道:“运气逆天,上天眷顾之人。”
    丁老点了点头,说道:“能捡漏这样的字画,确实是运气极好了。”
    “来,咱们开始吧,揭画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尤其是不能损坏到下层的真迹,这就很考验功夫了。”
    王可闻言,把拿着的字画递过去。
    丁老先是接过去,在书案上打开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确实是装裱工艺中的遮掩术,这种作伪手艺不仔细看,还真是很难发现,是个高手。”
    “看着像是民国时期的。”
    “那就开始吧,我拿去工作台先给做一下前期软化处理,把画浸润一下。”
    “嗯,你处理吧,”刘老应了一声。
    接下来,就是丁老一阵忙活。
    ……
    中午十二点多,才到了揭画的步骤,为了上下两层画都不被损坏,丁老确实是费了很大的功夫。
    “看来,又有一幅名画要从今天出现了。”
    “来,看看到底是谁吧!”说着,丁老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上层那层画揭去。
    下面的画也开始慢慢露出真面目。
    三人都目光紧紧的盯住工作台上的那幅画。
    最终,丁老慢慢把上层完全揭去。
    只见工作台上还留下的一幅画,虽然画纸被水湿润,但看起来依然惊艳、灵动。
    画中悬崖巨壁,苍松盘曲,杏花茅屋,山泉溪流,二幽人隐士漫步道上,放眼望去,远山连绵,渔人舟楫,湖水荡波。
    自题诗:“绿水江桥夹杏花,数间茅屋是渔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
    最最最…关键的是,最后落款是唐寅。
    这两个字,王可是认识的,也知道是谁,得益于星爷的演绎,只要是看过星爷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肯定都知道这个人。
    一声“啊哈哈哈…”大笑,一句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红遍大江南北,广为流传,为大众熟知。
    然而与演绎传闻不同的是,历史中的唐寅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人生和仕途皆不顺畅。
    王可这种的都知道,更不用说刘老和丁老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了。
    这两位一时都愣在原地,双眼紧紧的盯住工作台上的那幅画。
    不知道过了多久。
    刘老敏了抿嘴唇,声音有些颤抖,语气有点惊讶得说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是唐寅的《茅屋杏花图》,画的太好了,太好了……”
    丁老回过神来也表示道:“巨峰高耸,悬崖峭壁,险而峻,苍松虬曲,山脚下是杏花茅屋,山泉溪流,潺潺而下。”
    “山道桥头有两位隐士正在交谈,放眼望去,远山连绵,渔人舟楫,湖水荡波。”
    “再配以诗词和落款章印,画作笔墨温润,沉着而又活泼,是唐寅真迹无疑了。”
    刘老又赞同道:“诗、书、画相融,其间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反映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闲逸的意向。”
    “从画风、题词、书法、宣纸等各方面来看,非常符合,确实是唐寅的真迹。”
    ……
    王可站在一边没敢说话,就听着两人在那里相互讨论着。
    他脸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他感觉有无数的钞票正向他飞来。
    突然,就听到有人敲门。
    王可出来工作室看了一下,原来是韩彬。
    “小可,丁老工作这么样,忙完了吗?现在中午一点钟了,咱们是不是要先去吃个饭,回来再接着忙,老人家中午不吃饭可不行。”
    “好的,彬哥,我问一下,基本上也忙完了。”
    王可说完,刚转身,就看到刘老走出说道。
    “行,我们知道了,让老丁收一下尾,把画晾起来,后面再装裱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丁老也出来。
    于是都叫上人,又一起到旁边一家菜馆吃了一顿午餐。
    这时候,刘老和丁老两个人心情都显得有些兴奋,脸上充满着喜悦的笑容。
    让人一看就知道心情非常高兴。
    两人即兴又考验了一波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众人吃过饭,从菜馆回来,两老又一头埋在画上,全神贯注的欣赏古人唐寅精湛的画工和美妙易懂的诗文。
    王可对画理解就是画的好,真好,完全不懂怎么欣赏,也就不往两个老头身边挤了。
    转而拿出手机,再手机上搜索了一下唐寅的资料和介绍。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着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
    他少年时就很有才气,学画于名画家周臣,还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稹卿等人,常切磋文艺,他为人真诚,性情不羁,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擅长画山水,并工画人物;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秀生动,工笔写字俱佳,善书法、能诗文,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
    看完介绍,再一看往年唐寅字画拍卖的价格,猛的一激动,被自己口水呛到了。
    “咳咳……咳…”
    “小可,你怎么了?”
    “咳咳,没事,没事,喝水被呛到了,刘老丁老,你们不用管我。”
    ……
    唐寅一生当中,最高艺术成就便是他的山水画,他打破了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南宋李唐,刘松年的画派,涉猎北宋李成、元代王蒙等人的画派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啊。”那边两个老人又感叹上了。
    王可心里则想的是,太贵了,太贵了,居然能拍卖好几亿。
    有点夸张了,一幅画,顶他好几个身价了。
    但是,他有点莫名的开心啊。
    他知道自己赚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