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钟鸣鼎食,兄友妹恭
作者:楚诗魅   庶女发癫日常最新章节     
    傅南君稳坐菡萏院,乐安宁、王蘩正盼着后宅更混乱,不曾想,施明珠接了中馈大权,拿了管家钥匙,正儿八经管起家来。
    郑氏要为女儿铺路,自是将能给的人手全给了她,辅佐她管好这个家,为女儿营造贤惠能干的好名声。
    至晌午,施明珠管家方理出头绪来,叫人送饭食去祠堂,又使石蜜请老七施明辰和老八施明晖来兰佩院。
    她要当一朵解语花,开解他二人。
    石蜜回道:“姑娘,老太爷命他们在祠堂吃饭,如无必要,不可出祠堂。”
    施明珠只好作罢,打算另寻时间找他们说话。
    祠堂这里,老国公叫人撤了精致可口的膳食,叫人拿了大鼎来,又命搬了一堆柴火来,又拎了些菜蔬米肉、油盐酱醋来,指着大鼎,吩咐施窈等人:
    “从这一顿起,你们要动手自己做饭,就在这个大鼎里做。我与你们同鼎而食。”
    施窈兴致勃勃,挽起袖子,正要施展自己的厨艺,却不想,哥哥们纷纷动起手来。
    老四施明奎如今是兄弟们的小头头儿,他自然而然地分派起活计:“老五(施明缨)、老六(施明秣)劈柴,老七(施明辰)剁肉切菜,老八(施明晖)淘米掌勺,我负责烧火。明天轮换,有意见吗?”
    兄弟们回答:“没意见。”
    便各自去忙活,有条不紊。
    施窈忙问:“四哥哥,我负责什么?”
    施明奎笑道:“二妹妹就负责服侍祖父。”
    听着不会少她那份饭,饿不着肚子,施窈放了心,便心安理得坐在老国公的身边,先夸一句哥哥们是好儿郎,便缠着老国公讲古。
    老国公从前参加的战役,她还是挺感兴趣的,祖宗们打过的胜仗,她也很感兴趣。
    老国公乐呵呵的,向小辈讲述从前的辉煌,没有一个老人家不喜欢的。
    施明玮浑身缠纱布,躺在担架上,施继安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不时瞄两眼欢声笑语的祖孙俩,暗暗嫉妒。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到他这儿倒好,从没做过父母眼里的命根子,因父母从未瞧得起过他。
    几个儿子,就老四明奎成器些,入得亲爹的法眼,他亦为此骄傲。
    怎么施窈这个没半点才华,只会惹是生非的小丫头,也得了老头老太的青眼?
    施继安有一瞬想过,他若是个丫头片子就好了!
    不过,也就一瞬,还是做男人好。
    仅半个时辰,食鼎内的肉菜粥便煮好了。
    施窈终于寻摸到点活计,洗了碗,一人分发一碗一双筷子,老国公给大家打粥。
    都打好了,席地而坐,老国公道了声:“吃饭!”
    众人这才动筷子吃粥。
    施窈尝了尝,不算好吃,也算不上难吃。
    她朝哥哥们竖起大拇指,比划一圈。
    施明奎回以微笑。
    施明缨哼了一声。
    施明秣装瞎子。
    施明辰朝天翻白眼。
    施明晖冷漠以对。
    施继安瞪过来一眼,意为:别作妖!
    施明玮大抵是想说些什么的,才发出一个含糊不清的气音,便呛着了,米粥从鼻孔里喷出来,喷了自个儿一脸。
    施窈以手背掩唇,哈哈大笑。
    兄弟们无奈地朝她和施明玮各看一眼。
    老国公笑盈盈的,这丫头真好玩,浑身活泼劲儿,哪怕哭诉委屈告黑状,身上也有一股子喜庆的劲儿。
    吃完晌饭,大家原地打坐休息半个时辰,老国公又讲起课来,主讲忠孝仁义,君子之道,为人之道,夫妻之义,父子之情,家族荣辱,等等,杂七杂八,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他虽读书没有那些文官读得多,没法子信口引经据典,但他经历的事儿不少,各种实战、生活实例、道听途说等信口拈来。
    施窈听得津津有味,只苦恼要写检讨书。
    幸好傍晚放学前,老国公道:“圣上命你们闭门思过,不是让你们胡思乱想的,须得每日写一篇思过书来,第二日早晨交与我检查。”
    施窈忙不迭举手问:“祖父,皇上可没有叫我思过,我可不写的!我得听皇上的话!”
    老国公气笑:“皇上是没有叫你闭门思过,不过,你那篇悔过书,是我让你写的,可不能一道省了。”
    施窈抱拳,高高扬过头顶,屁股没动,就坐在蒲团上,躬身朝老国公行了个大礼,欢喜地大声道:“祖父英明!”
    太好了,她只用写一篇悔过书,而哥哥们每天就得写一篇,她赚了!
    她这得意、喜悦的眼神太刺眼,无人不知她心中所想。
    老国公失笑,小丫头就知道偷奸耍滑。
    施明奎笑着摇摇头。
    其他兄弟们神色各异。
    施明辰和施继安暗暗嫉妒,这丫头凭啥得老太爷青睐?
    施继安颤颤举手,正要效仿施窈的说辞,老国公瞪他一眼:“闭上你的嘴!”
    施继安满面通红,颤颤地放下手。
    施窈等人哄堂大笑。
    晚上,在祠堂吃了晚饭,众人各自散去。
    施窈吃了两顿粥,便觉嘴里淡出鸟来,幸而柳华姑姑她们机敏,又另使银子做了三道小菜给施窈当宵夜。
    施窈满足了口腹之欲,心满意足。
    今天又过了开心的一天呢。
    最开心的是,昨儿抄家得了二千多两银子,刮地三尺,藏老鼠洞的银子都挖了出来。
    施明桢震怒。
    万峥一家子哭得可伤心了。
    半夏说:“三爷不曾与万峥媳妇有什么眉眼官司。”
    施窈便猜测,万峥媳妇袖子里的那张二百两银票,大抵是郑氏给的。
    哼,这大伯母,贼心不死啊,处处要替她女儿压她一头。
    翌日,施家兄妹又去祠堂上思想教育课。
    施明秣打肿的脸上,一只眼睛乌青,但与施明辰之间冷凝的气氛倒是缓和许多。
    显然,这一拳是施明辰打的,打完,六哥在他新房里与丫鬟厮混这事儿,便翻过篇了。
    施窈偷着乐,欢欢喜喜交上悔过书,哥哥们上交思过书。
    一连数日如此,日子也算充裕,前院后宅暂且安宁下来。
    施明奎偶尔会与施窈说几句闲话。
    有一回施窈的毛笔坏了,施明辰别别扭扭的,扔过来一支新笔。
    待施窈转头去瞧他时,他直视前方,一脸高傲冷漠,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施窈嗤笑,晌午时,便叫木香回去取了一支新的狼毫笔来,还给施明辰,向他道谢。
    她可不愿欠他的。
    而这一幕,恰好被施明珠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