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连二嫂都有人娶
作者:楚诗魅   庶女发癫日常最新章节     
    施窈才不管郑氏脸色黑成什么样子,横竖她与郑氏互相得罪死了,便膝行两步,抱住太夫人的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太太,二嫂子恶人先告状!分明是她先闯进我的院子喊打喊杀,我只当她要为了二哥哥杀我,我院子里人少,才叫人还手。
    还有二哥哥病了,与我有何干系?是老太爷命他出府,与我游街,好演一个兄妹情深,洗脱他雇凶杀妹的坏名声!昨儿我劝了他数次,让他回府,别强撑,他畏惧老太爷的威严,数次拒绝,硬是不肯先回来,不信你们问三哥哥!
    二嫂子心中怨恨老太爷心狠,这是打我骂我,杀鸡好给老太爷这个猴儿看呢!
    大伯母!您也别阴阳怪气说我嫁不出去如何如何,二嫂子这等砸小姑闺房、辱骂殴打小姑的泼辣货都有人娶,我为何嫁不出去?”
    施窈早打好了腹稿,这一连串话说下来,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不带歇一口气的。
    郑氏气得心肝疼,手握成拳,实在忍不住,轻轻捶一把手边的茶案。
    乐安宁简直气个绝倒!
    什么叫她都有人娶?
    她在施窈眼里就这么上不得台面?
    施窈怎能与她相比?
    她也爬到太夫人腿边,还没抱住太夫人另一条腿,便被施窈撅了一屁股,撅到一边去。
    太夫人正气恼忧愁呢,见状,唇边飞快闪过一抹笑意。
    施窈哭道:“二嫂子,大伯母偏心你,你该去抱大伯母的大腿,再不成,回去抱二哥哥的大腿也使得。我就祖母一个人心疼我,你还要来与我抢吗?我不求祖母偏心,但求一个公道!
    走哪儿去问,也没有好嫂子欺凌小姑的先例!你一口一个小妇养的,一口一个乡野泼妇小蹄子,闯我的院子,打我的丫鬟仆妇,和戏文里的恶毒嫂子无异!倘若大家闺秀便是你这番模样,我倒宁愿做个乡野泼妇!
    祖母,您要替我做主啊,我好生委屈。昨儿为了帮哥哥们洗脱杀妹的坏名声,我东奔西跑的,脚底磨出两个水泡。为了大哥哥能接大嫂子回家,我又是出主意,又是拍门,不顾体面帮着大哥哥叫门,拍得我手麻了,喊得我嗓子哑了,可算将大嫂子接回来。
    大伯母不记我的功劳就罢了,好歹记记我的苦劳,怎能恩将仇报,落井下石,反口骂我没教养?大伯母这般言行,寒了我的心,从今往后,哥哥们再需我这个妹妹帮忙,我可是再不敢伸手的。”
    一番话下来,句句指着郑氏婆媳的鼻子骂。
    郑氏眼冒金星,只觉颜面扫地,双手死死扣住椅子扶手,稳住身形,冷冷道:
    “你倒是机灵巧辩,好伶俐的一张嘴!若不是你折腾,他们兄弟几个怎么会病了?”
    施窈抽泣:“大伯母非要狡辩吗?是老太爷命令他们必须与我出府的,我能怎么办?我是能拦得住老太爷,还是能拦得住这京城冬日刮的西北风?
    再有,大哥哥冻病了可不与我相干,您要怪就怪傅家去!可不是我让大哥哥光个膀子,负荆请罪跪求媳妇回婆家的!后来三哥哥他们效仿,也是大哥哥点了头的。
    您不去怪老太爷,不去怪傅家人,不去怪大哥哥,偏偏将哥哥们病了栽我头上,大伯母,您真真是偏心偏到没边了,也欺软怕硬、不讲理到没边了!”
    乐安宁瑟瑟发抖。
    完了,完了!
    婆婆丢了这么大个脸,铁定恨上她了!
    郑氏已是气得浑身哆嗦,眼圈蓦地红了,掏出帕子擦眼角:“老太太,您听听,您可曾见过这般指着长辈鼻子骂的小辈?我也不知造了什么孽,竟要受如此羞辱!”
    施窈也哭,凄凄惨惨,声音哀凉:“祖母,您可要说句公道话啊。二哥七哥八哥要杀我,二嫂大伯母羞辱我,我忍辱负重,劳心劳力帮他们洗脱罪名,倒被泼一身脏水。
    我来京城之前,她们说,您是接我来享福的,又说,国公府最讲究规矩……这哪里是来享福的,我也不曾见过什么规矩。”
    说罢,她脸埋在太夫人的膝盖上,娇弱的身子颤颤巍巍。
    郑氏的哭声微噎。
    乐安宁也因恐惧而伤心,她恨自己没长一张伶俐的嘴,既插不上话,也辩驳不得。
    外头跪了满院子的丫鬟仆妇,也在哭,应和着西北风,凄凄凉凉。
    此时已不是施窈与乐安宁之间的矛盾,而是施窈与当家主母之间的对峙。
    但看国公府第一尊贵的女主人偏向谁。
    良久,施窈眼泪都快哭干了,快演不下去时,太夫人终于叹息一声,轻轻抚摸施窈的发顶,问:
    “明桢,昨儿你二妹妹可是催过你二哥回府?”
    施明桢正默默做个木头人呢,猛地被点名,看了眼大伯母,又看了眼施窈,起身揖了一礼,点点头:
    “是,二妹妹不止问了一次,几乎每换一次地方,便会问上一两遍,催促二哥回府。但二哥执拗,不肯违了祖父的意志,一直坚持到傍晚才与大家一道回来。”
    太夫人又问:“你们兄弟负荆请罪,可是你二妹妹出的主意,可是你大哥点了头的?”
    施明桢沉默一瞬,颔首:“的确是二妹妹出的主意,大哥虽未点头,但二妹妹问过他,若他不答应兄弟们这般做,便摇个头,或说个不。大哥既没有摇头,也没有说不。”
    太夫人便用失望的目光盯着郑氏。
    郑氏心头发虚,饶是底气足、脸皮厚,也扛不住被这样的目光长久注视,强撑一会子,便强忍羞耻,跪到地上,压下不甘道:
    “是儿媳见明玮病得不成样子,心急如焚,一叶障目,未曾追求真相,便口不择言错怪了二丫头,求老太太责罚。”
    太夫人幽幽道:“是人皆有私心,郑氏,你私心着实过了些。你也有女儿,你自己也是做人女儿、做人媳妇的,明知清白名声对姑娘多重要,却偏听偏信,一股脑朝侄女身上泼脏水。
    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皆是明玮媳妇先找茬,错全在她,却一个劲儿说窈丫头没有教养。没有教养的是谁,你是真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