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游京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做驸马可不是好事,更没有你说的飞黄腾达、前程似锦。”叶景琛说着不满的敲了敲宋时落额头。
    “你既爱看话本子和野史,应该知道史上凡是招为驸马之人,担任的皆是虚职,从无例外。
    对于十年寒窗苦读、满腔抱负的读书人来说,驸马从来都不是个好差事,更非你认为的那般光鲜亮丽。”
    “那这么说,我还让你躲过一劫呢。”宋时落打趣道。
    “正是如此,不胜感激。”叶景琛一本正经的点头。
    “好说好说......”此事便在两人说笑中雁过无痕,随风逝去。
    叶宋两家婚事最终便定在了腊月初六,回江都举办。
    宋母这几日未想之前那般在叶家甚少外出,而是一早便出门,不到午时不归,午后再次出门,直到傍晚方归。
    此次来京城宋母是带足了银两,虽然宋家家底薄,可前阵子刚得了五百两黄金,进京前也全部换成了银票带在身上。
    这几日她便出入于各类店铺之间,从金银玉器到绫罗绸缎等,经过多家比对挑选,最终为女儿定下两套头面;四件玉器摆件;八套上京流行样式的成衣;各色布匹等等。
    京城物价不比江都,银钱更是不禁使,宋母一开始便想着为女儿好好准备嫁妆,所以买起东西来一点也不心疼,彷佛不是自己的银钱一般。
    这几日宋时落大多会陪宋母一起,对于所买的东西也会给出参考意见,见到母亲为自己准备的物品皆是精品,至少以宋家目前的水平不足以承担起,也尝试开口劝阻,却被母亲严词否决。
    叶宋两家的差距,注定日后若是女儿受到委屈,宋家也无力为其撑腰,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将来莫须有的事情,不让女儿嫁入叶家。
    所以嫁妆是女儿日后在京城唯一的底气,说句不吉利的,若是日后叶家容不下女儿,有了嫁妆撑腰,至少女儿可以有银子过活或者有路费回江都。
    她还有一件事没有告诉女儿,不止眼前的这些物品,他们还打算为女儿在京城买一处小宅院,她同丈夫已经商量妥当,这些精细的物品她来准备,至于买宅院这种大事则由丈夫负责。
    “娘,买这些布匹做什么?”看着眼前大红色的布匹,宋时落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自然是做嫁衣。”宋母没注意到女儿的神色,理所当然的回答。
    自古女子嫁人,嫁衣皆由自己缝制。
    嫁衣,作为娘家的最后一件服饰和夫家的的第一件新衣,它不仅陪伴女子度过人生重要的时刻还浓缩着家人对新人婚姻、家庭的美好祝愿。
    “娘,需要这么......多吗?”宋时落吃惊,自己这双手干的了农活却拿不了针线啊。
    眼前这足足四、五匹布,都做嫁衣,自己怕是一年也做不完吧。
    “这不算多了,除了嫁衣,还要做两身小衣,里衣、外衣也至少要做两身,对了,你要给景琛准备两身里衣。”宋母一一解释道,并提醒女儿别忘记给女婿做。
    “娘,这么多,都要......我自己做吗?”听到这么多衣服,宋时落绝望,便是不说嫁衣绣花之类的,但是将这些布匹制成衣服,她都做不来。
    “婚期定的过于仓促了些,你自己做来不及。”宋母蹙眉,暗怪自己疏忽,当初女儿订婚后,便应该督促其缝制嫁衣的。
    哪个女子不是自订婚起便开始准备嫁衣、嫁妆的,甚至很多大户人家从女儿及笄后便开始准备这些,也不用想自己如今这般着急忙慌的。
    “至少嫁衣定是不能亲自做了,不说剪裁缝制,单单嫁衣的刺绣就要花费颇多时日,这个娘寻绣娘为你绣制罢,你只要做些贴身衣物就行。”
    “嗯,都听娘的。”
    宋时落笑意吟吟的应道,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刚刚还以为自己马甲不保了呢,结果峰回路转。
    自己是个刺绣废,不用缝制嫁衣便没有危机了。贴身衣物只要裁剪、缝制,无需刺绣,自己倒是能应付的来。
    再说了,她可没忘记自己还有春桃这个心灵手巧宝藏丫鬟,有她帮忙,这些完全不在话下。
    “也不知道你阿爷那边何时能结束,这个嫁衣在京城寻绣娘还是回道江都在找。”宋母有些纠结的看着手里的布匹。
    她倾向于会江都找绣娘缝制,只是担心时间上会来不及。
    嫁衣不是其他衣物,缝制的绣娘也有讲究,最好是家世清白、长者俱在的有福之人为佳。
    但她对京城不像江都那般熟悉,对各个绣坊的绣娘更是不了解。
    “官田的地蛋和红薯这两天应该会全部种完,阿爷任务也就完成了。”宋时落估摸着回答。
    “娘,嫁衣绣制需得多久?”
    “至少也要一个月。”宋母保守的说道。
    “那便回江都再找绣娘吧,京城这边的事情半个月内肯定能结束,到时便出发回江都,应该会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虽然回江都绣制嫁衣时间会紧张但目前也别无他法,至少他们不会再在京城待一个月的时日。
    宋时落想的很简单,到时若是时间来不及,嫁衣便少些刺绣就是,这个想法若是让宋母察觉定会狠狠教育她一顿不可。
    就这样,宋时落整日闭门不出,缝制起嫁衣来,好在里衣都简单易做,又有春桃在旁指导,进度不慢。
    就这样眨眼便到了叶景琛休沐之日,宋时落终于能歇歇手了。
    两人一早便出了门,早饭都没在家用,用叶景琛的话说,今日带她深度体验上京美食一日游,自然包括早中晚三餐。
    扬州自古便有着“早上皮包水”的习俗,两人均是扬州人,饮食习惯既成,所以一早叶景琛便带着宋时落来到了距百味坊美食街不远一家包子水饺食肆。
    一进门,两人便选了一处靠近门边的桌子,也是店内唯一一张空桌,叶景琛熟练的招手将店内的招牌特色均点了半份。
    这家小店的特色便是精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