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最近宋家可谓是深刻体验了世态炎凉这四个字,自从同悦来楼解约后,宋家便处在处处碰壁,处处被人挤兑的境地。
    以前因为对悦来楼的独家供应,得罪了江都县不少酒楼,其中不乏像醉仙楼这般的大酒楼,如今宋家一朝被悦来楼踢出局,一些记仇的酒楼可不就寻到了落井下石的机会。
    以前碍于悦来楼,不敢公然使绊子,现在宋家于他们而言可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对于刘珍珍而言,这可是奚落宋家的好时机,她怎么会放过。宋家铺子这些日子可谓是热闹的紧。
    “大家快来看呀,宋记无良奸商,米面以次充好,赚昧心钱了。”一个长的膘肥体壮的妇人,胳膊上挎着篮子,手上拿着一布袋,站在“宋记”店铺门口朝大家喊道。
    “宋记”管事一脸苦相的走出来,这已经不知道是这个月的第几次了,别说东家,就是她都麻木了。
    “这位大嫂,我们宋记一直都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你是否对宋记有什么误会?”管事熟练的说出这番说了多次的话。
    “我呸,什么童叟无欺,昨日我从你们店铺买的新米,等到回家一看才发现是陈米,都有霉味了,大家快来看看,这让我们怎么吃?宋家这是昧着良心赚钱呢。”妇人朝着人群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布袋打开,让大家观看评理。
    有些好奇心重的围观之人纷纷上前观看,“真的是陈米,都发黄了。”
    闹事的夫人一听一脸的得意,其他围观群众表情则各不相同,有站在夫人一边斥责宋记的,也有静观其变等待宋记回应的,毕竟这个月宋记可是频频出事,但最后都是安然无恙的度过。
    一旁的管事听到闹事夫人的话,脸上只有一丝无奈和苦笑。
    “这位大嫂说昨日在宋记购买的新米?”管事重复确认后继续道,“可是宋记自前天起,米面皆已缺货,近期都没有供应的计划,这事江都县百姓随便一问便知。”
    管事话一落,围观之人立马有人回应,刚刚没想起来,经管事的一提醒,才记起宋记确实有米面缺货这回事,当时还张贴了告示在门上,而且进门后伙计也提醒过此事。
    刚刚还被大家同情、统一战线的闹事妇人瞬间失了民心,看到大家异样的眼光,心中有些发虚。
    方才被高兴冲昏头脑的她,一心只想找那人说的只要讹诈宋记成功便会给她一两银子,她也没有提前打探,想到家里还有一包发霉的陈米,便想换些新米回来,又能白得一两银子,不是一举两得的美食吗,谁能想到宋记会连米面都缺货。
    “我刚刚说错了,我是三天前来买的米,当时因为信任宋记没有打开查看,今日做饭用时才发现是陈米。”妇人硬着头皮的狡辩道。
    人群中有那好事的也跟着附和,“这个倒是也能说的通,谁也不会家中米面吃完了才买,基本都是还剩一些便提前备着的。”
    管事的听到这里摇头苦笑,心中暗暗称赞小姐考虑周到,转身朝铺内走去。
    闹事妇人不明所以,以为管事的怕了,更加嚣张的嚷嚷起来。
    “怎么,这是打算做锁头乌龟不认账啊,我看宋记还是趁早关门吧。”
    围观之人也跟着摇头,出了事才能看出一个店铺的信誉,宋家若是如此对待此事,怕是真的会失了民心。
    然没等多久,管事的又从店铺内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本账册,看向妇人,温和开口,“请问大嫂如何称呼?”
    闹事妇人闻言一怔,警惕的看着管事,“你想干什么?我可没做犯法之事。”
    明晃晃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凡是在宋记购买过物品的客人,我们均会记录在案,大嫂说三日前在宋记购买过米面,我和活计对大嫂却面生的紧,不过这不要紧,只要查一查账册便能知晓。”管事的耐心的解释。
    闹事妇人傻眼,只想占点小便宜,却没想到宋家心眼如此多,还留了这个后手,不由得心虚发慌起来。
    “大嫂不用怀疑宋记账册作假,每日店内客人购买的何种物品,何人何时购买皆有记录,大家一验便知。”管事的开口将她最后一条后路也给堵了。
    果然,刚刚还想开口质疑宋记账册作假的妇人,闻言那一口气瞬间堵在了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只能急的干瞪眼。
    见她站在一旁迟迟不开口,同刚刚气陷嚣张之人完全不同,大家又不傻,还能不知晓此事究竟如何。
    更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主动跳出来向管事的报出妇人的名讳,“她是杏花巷孙大家的,哈哈哈。”
    众人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闹事妇人瞬间脸色涨红,神色不安,在管事的还在查看账册时便寻了个缝隙赶紧从围观人群中溜走了,身后伴随着大家哄然大笑的声音。
    妇人一走,人群便也散了,全当个乐子一看,只有宋家知晓这种事有多让人烦心。
    一开始遇到这种玷污“宋记”名声之事,宋大勇如临大敌一般整日忧心忡忡,因为没有准备白白被人占了便宜,还影响了声誉;有些则是当场拆穿对方的谎言,气势汹汹的报官,但最终被县衙以奸计未得逞或涉案银两过少不予审理打发了。
    如此一来,自然也明白有人故意针对宋家,而那人是谁心中也有估量,只是宋家现在也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尽量多做准备,避开他们给宋家挖的坑。
    刘珍珍和李嫣然正坐在宋记斜对面的一家酒楼二楼,靠在窗边神情闲适的看着这一场闹剧,即使妇人最后讹诈失败,她们也不以为意。
    流言可畏,三人成虎,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类似的事多了,总有那不知内情的百姓相信宋记名声有碍,人云亦云,宋家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去,生意迟早下滑甚至落败,这不,从最近宋记店铺内客流量便能知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