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钞能力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大庆朝乡试一共分三场进行,每场三天,一般在府城贡院举行。
    一旦进场后,吃喝自理,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一律不准出考号。
    在君子远离庖厨的思想下,大多读书人更是缺乏基本的常识,家中只能尽可能为其尽可能的准备些简单煮制或加热便可入口的食物。
    “宋记”的糕点虽然较饼子一类的更易入口食用,但在炎热的天气中也不能放置三天,宋时落想预定的客人一一解释,以免让学子食用变质食物耽误考试。
    什么糕点可以取代饼子?
    当属吐司无疑了。
    前世哪怕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吐司也可放置三天不变质,给学子带入考场最合适不过,预订的客人们听到宋时落的话,纷纷改订未曾见过的吐司。
    若想补偿某人,自然不仅仅是让其吃饱,毕竟考试时是脑力和体力的比拼,营养也是要要有的。
    于是宋时落开启了新一轮的制作美食之旅。
    首先便是香菇猪肉酱,购买新鲜的五花肉,洗净切丁,油热倒入猪肉丁炒至出油,在放入姜末、蒜末、香菇翻炒均匀,继续加入酱油上色、白糖提鲜,兑水熬煮,最后在出锅时放入葱末,鲜香扑鼻的香菇猪肉酱就制作成功了。
    吐司涂抹上香菇猪肉酱,既营养又美味,大大节省了学子们熬煮饭食得时间,为考试争取更多的答题时间。
    若是有牛肉,熬制牛肉酱会更加鲜香且耐饿,奈何这里牛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官府明文规定不可屠杀耕牛,想到这里宋时落暗暗可惜,她都快忘记牛肉是什么味道了。
    干的有了,还少喝的,总不能干噎吧,虽然熬制白粥也不费功夫,但日日喝白粥也会腻吧。
    想到家中囤积的黄豆,宋时落便有了主意,豆浆,五谷浆,黑芝麻糊。
    想到便干了起来,将黄豆、黑豆、红豆、红枣,黑芝麻、白糖等谷物清洗晾干后,按比例配制,磨成粉末。
    莫语自告奋勇的担起了推磨的活计,来到宋家后,除了身份变成了下人,但宋家宽厚,小姐更是脾气好,伙食更是没得说,在宋家的生活要比之前在家时还要好。
    只是自小闲不住的她,来宋家这段日子,毫无用武之地,感觉筋骨都快生锈了,遇到能出些力气的活她便抢着干,哪怕知道这些事小姐给爱逛青楼的叶公子准备的食物,她也忍了下来。
    而莫语心中念叨的爱逛青楼的叶公子,此时正在前往府城的马车上。
    按时间,他应该早就到了,现在却还在路上,原因便是身旁之人——陆今川。
    自从刘府美食宴,两人有了不可言说的交谈后,陆今川便缠上了叶景琛,这不,府城科考也牢牢的跟在其的身后。
    即便他只要吩咐一声,衣食住行自然有人提前准备妥当,可他却放弃了康庄大道,一心要和叶景琛挤在一个小客栈里。
    叶景琛看着对面神情悠然闲适的陆今川眉头轻皱,对于眼前这个随意打乱自己计划之人心生不喜,若不是夫子亲自开口让他照看一二,他真不想多事。
    云来客栈门前,叶景琛拿起包袱,下了马车,径自往里走去,陆今川紧跟其后。
    “两位公子,小店客满,还请公子去别处看看。”小二一脸笑意的向进门的两位公子解释道。
    三年一次的乡试,每次乡试,便是他们客栈生意最为红火的日子,早在几天前客栈就已客满。
    “我早在几日前便预订了房间。”乡试客栈的红火他自然知晓,当然不会今日才来预订,想到这里看了一旁云淡风轻、不食人间烟火某人一眼。
    陆今川邪魅一笑,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
    “一间上房。”
    话音刚落,未及人反应,一枚银锭子便“啪”的一声放在了柜台之上。
    “贵客稍等,小的这就为您安排。”店小二双眼放光的看着眼前的银元宝,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全然忘记刚开始的客满之言。
    这大概就是“钞能力”的魅力吧。
    陆今川一脸臭屁的跟着住进了客栈,神情得意非常,内心却有些后悔,看着堪称上房的简陋房间,这大概是他住过的条件最差的客栈了吧。
    此时客栈内放眼望去来往皆是书生模样的人,身着长袍,背着包袱,年纪也是参差不齐,跨度极大,有如叶景琛一般年纪轻轻的,也有年余四旬的,甚至更年长的天涯海角你们
    明日考试,今日大多学子都会前往贡院熟悉路线,叶景琛、陆今川二人也不例外。
    贡院街也迎来了三年来最为热闹的时刻,街道两旁林立的铺面此时大门敞开,迎接来自扬州府辖下的各地学子们。
    一时间整个街道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流量更是堪比东关街,昔日安静的贡院街仿佛醒了一般,活泼起来。
    叶景琛两人顺着人流往贡院方向挪动,越靠近贡院人群越是拥挤,各个满怀希望的看着面前的贡院,祈祷能够一切如愿。
    一入考场,可能飞上云端,也可能跌落泥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就在眼前这一方天地实现。
    陆今川倒没有这种感触,在他的世界里,参加科考才是另类,见惯了世袭或家族谋官,实在无法同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共情。
    可是现在安闲自得、兴致盎然的他,若是知道后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怕就不会有此刻的好心情了。
    两人顺着人流来,也顺着人流往回走,在人群渐渐稀疏,即将远离贡院街时,面前突然横出一支队伍,抬眼望去,赫然是两人在熟悉不过的店铺——“宋记”糕点铺。
    这边是宋家新开的店铺,同在贡院街之上,比之前的的店铺距离贡院要远一些,看着购买糕点的人群,两人都好奇不已。
    “兄台,什么糕点竟如此受欢迎?”
    知道宋姑娘手艺好,糕点更是美味,可是如此长的队伍实在有些夸张,且仔细一看,排队之人中大多数竟然都是学子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