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叶母的怒火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今日叶景琛恰好没有外出,在家中温书。宋时宇找过来的时候他还有些诧异。
    虽说自己搬到县城已有一段时间,可宋家人从未上门,今日突然过来定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叶母见是宋家公子,忙热情的将人请到屋中,沏茶招待,宋时宇按捺下心中怒火,只道有课题想请教叶景琛,宋母便不多打扰,让两人安静探讨学业。
    宋母对此未起一丝疑心,自从搬到县城,也有几人找过琛儿探讨学业。
    然叶景琛不会信他这套说辞,将人领到书房,便径自开口。
    “宋兄,有何要事?”
    宋时宇看着对方一脸淡定的模样,不禁气从中来,没好气的怼道。
    “我宋家找你何事,叶兄应当心知肚明。”
    看对方一脸怒气和阴阳怪气的话语,叶景琛不明就里,自问最近自己没做过什么令宋家不满的事情。
    不,确切的说,除了那一纸婚约,自己同宋家也没什么瓜葛,更遑论其他。
    思及此,突然眼眸一沉,难不成是同婚约有关,宋姑娘要悔婚吗?若是这样,宋时宇也不该是质问自己的态度。
    叶景琛摇了摇头,让他为自己解惑。
    宋时宇见他神色不似作假,便将自己偷听到的大概事情说了出来。
    叶景琛听后一言不发,只是脸色阴沉的仿佛能滴下水来。
    两人同叶母打声招呼,便往宋家走去。
    ......
    大失所望便是现在宋老太对叶景琛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奇妙,上一秒可能还很欣赏对方,下一秒会因为对方的言行举止或其他与之相关的事情而产生不满。
    欣赏与厌恶仅一线之隔,端看人们怎么看待。
    叶景琛一踏进宋家,明显感受到了长辈对他态度的变化,上次拜见宋家阿奶时,对方还一脸和蔼,关怀备至,今日却是不苟言笑、满脸严肃,对他也是一副不满的神色。
    宋大勇抬眼看着爹娘一脸阴沉,而叶家小子一脸茫然,不由得叹了口气。
    “景琛,开年可有回村?”
    语气和缓,宋大勇内心还是偏向于信任叶家小子,作为长辈也不想开口质问于他,便迂回的问了起来。
    “伯父,今年小侄同母亲在县城度过,年后还未曾回村。”
    叶景琛一脸慎重,平缓而认真的回答,虽不明白为何问此,但他知道宋家伯父定不会无的放矢。
    “哦,近日小叶村传言你与李家即将定亲之事,不知你可有耳闻?”
    “什么?!”
    一向面不改色的叶景琛难得露出惊愕的神色,他想过同婚事相关,却怎么也想不到是自己再次订婚的消息。
    厅堂内四人将叶景琛脸上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不似作伪,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伯父,小侄同家母近日并未回村,对此传言也不知晓,此事是小侄的疏忽,请伯父给小侄一点时间,我定会查清此事、处理妥当,给宋家一个交代。”
    “叶家同宋家婚事乃是父亲临终前同宋伯父您亲自定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契为证,两家亲事已成,小侄断无另定婚约的可能。”
    知晓长辈们的担忧,也担心宋家因此不满生了悔婚的意念,叶景琛莫名有些心慌,便极力的摆出这些,力图争取对方的信任。
    事实正如他所料那般,宋老太和宋老头俩人听到他说两人婚事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立了婚契,心中也定了下来。
    看来老二夫妻还算着调,有了这些,宋家也能有些底气。若叶家另定婚约,便是过错方,至少能减少些对落儿名声的损伤。
    或许是宋老太等人心软,也或许被叶景琛的诚恳打动,便答应给他两日时间去处理此事,只是叮嘱他处理妥当,不可横生枝已至影响落儿名声。
    叶景琛也没耽搁时间,回家便将此事告知母亲。
    听闻此事,叶母惊怒交加,心中充满了对婆母的不满和对儿子的心疼。
    琛儿对宋家姑娘有意,自己都看在眼中,婆母此举简直是要毁了儿子的婚事,她决不允许,一向脾气软糯的她此时就像护崽的母鸡一般,眼神坚韧,无惧风雨。
    “琛儿,传言定是真的,婆母以前反复多次提过你与李家做亲之意,只是均未如愿,所以你爹才会在临终前紧急定下你与宋家的婚事,便是为了打消你阿奶的念想。
    该来的怎么也躲不过,你阿奶对此事的执念太深,若咱们一味退让只会让她得寸进尺,死死拿捏住你的婚事用来为她娘家铺路,娘这次说什么也要断了她的念想。”
    这次婆母实在太过分,知道她一向看不上自己,可万没想到在儿子婚姻大事上还将自己无视的如此彻底。
    儿女婚事,自古便是父命之命媒妁之言。丈夫虽然去世,自己可没死呢,可她竟然不经过自己允许便想私下定下儿子婚事?
    若是其他人家自己也不会如此,只是李家实在......不是自己心存偏见,实在是李家的名声太盛,多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之辈,只想让人敬而远之。
    琛儿以后若是入职官场,有此岳家必成隐患,自己不求高门大户之女,至少也要品行端正、言行得体的女子才能配上自己儿子。
    叶景琛也知晓此事应当八九不离十,他现在已经冷静下来,只是紧皱眉头暴露了他此时的心情。
    自小便早慧,习惯将一切事物掌控于心,此事显然脱离了他的掌控,这个变数,让他心中有些挫败和清醒。
    以往是自己太过自信,觉的不必将此事告知祖母,免的徒增烦恼,却忽视了人性的贪婪和荒唐。
    当天便同母亲坐上了回村的牛车,不到午时就已回到村中。
    院中摘菜的吴氏见两人回来,心下诧异,再见一看两手空空,不禁暗下撇嘴,连屁股都没挪一下,不咸不淡的招呼了一声便继续低头忙活。
    若不是碍于侄儿,她都想嘲讽两声,见两人直奔堂屋,眼神不由的一闪,忙将大丫打发出去喊他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