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普照寺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整个厨房,充斥着浓浓的辣椒味,刺鼻的很。但若忽略这个,你能闻到这刺鼻的辣味中夹杂着一股香味,耐人寻味。
    于婶子和宋时落正在里屋讨论方子。
    “这个味道还是不对,火锅底料虽然辣,但又不仅是辣,要麻辣咸香,辣而不燥。”宋时落看向面前的料子,紧蹙眉头摇头否定。
    没错,二人讨论的方子便是火锅底料。
    火锅是宋时落苦思冥想的杀手锏。冬季寒冷,正是火锅的天下。
    21世纪的现代,冬季最受欢迎的食物便是火锅,每到饭点,各个火锅店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一大伙人相聚围在一起,边吃边聊,一片欢声笑语,温暖惬意。
    只是吃的时候快乐无比,哪知做起来如此困难。
    自己从来都是负责吃的那一个,对火锅底料如何制作一窍不通,即使妈妈在家炒制过,但自己并未上心,现在仅能从记忆中搜寻出所需的调料,但具体配比和顺序,实在想不起了。
    这已经是第三次制作失败了,宋时落有点抓头。实在不知该如何调制,只能期待的看着于婶子。
    “小姐如果确定调料不缺,我在根据你的描述更改配比,将辣减少,适当增加花椒和其他调料,在尝试一番。”于婶子见小姐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样子,便耐心安慰。
    “那就辛苦于婶子了。对了,这个配料,也不能心疼白糖,该放就放”宋时落想到辣白菜,提醒道。
    于婶子点头,她也猜到小姐的意图,这些天不断研制新品,必然不是自家食用,若是买卖,的确不用太省,味道好才最重要。
    宋时落便将此交给了于婶子,领着鼻子、眼睛通红,喷嚏连天的春桃离开了。
    她觉得自己就像后勤人员,于婶子是研发人员,她的责任就是为于婶子专心研发制造环境。
    虽然现在火锅底料还未研制成功,自己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模具之类的都要提前做好。
    不知不觉自己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也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努力作为宋家女儿活着,绞尽脑汁为宋家脱困。只是不知自己的爸爸妈妈还好吗?
    应该会好的吧,有哥哥姐姐的照顾,希望他们能尽快从悲伤中走出,不要为自己过于伤感。
    每当想到这里,她就无比庆幸自己不是独生子女,否则哪怕身在异世,也难安心。
    想到这些,在睡梦中也无声的流出眼泪,顺着眼角流进发丝,消失不见,就如她那悲伤的情绪也被她掩藏起来一样,希望时间能慢慢将它抚平吧。
    清晨,起床。
    明显感觉室内气温比以往更低,手脚冰凉。不知不觉已近深冬,进入腊月,离年关便不远了。
    春桃拿来夹棉襦袄帮自己穿上,看着屋内的火盆,宋时落为自己捏了把汗。自小畏寒的自己,在这个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地方该怎么度过寒冬啊,仅凭这个火盆实在没有多大用。
    趁热将早饭快速吃完,刚放下碗筷,便听吴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小姐,可用过早膳呢,若准备妥当,便在一刻钟后出发了。”吴妈走进屋,笑着问道。
    “已经准备妥当了,这么冷的天,吴妈你让小红过来告知一声就行,怎还还亲自跑一趟。”
    吴妈比娘还大一点,在这个朝代寿命普遍偏低,已显老态。从小受尊老爱幼思想教育的她,还未完全适应这里的等级思想,下意识关切的问道。
    “夫人见天气突变,担心小姐穿着单薄,特意让我过来叮嘱小姐多穿些。”
    “吴妈,你让娘放心,我懂的,会多穿些。”
    看着吴妈离开的背影,宋时落目露忧伤。前几日娘便和自己说了,今日去普照寺上香祈愿之事。
    大庆国习俗便是如此。每逢过年过节或家里发生重大事情时,人们均会到寺庙上香,或许愿或祈福或算卦等。
    只是谁能想到今日突然大降温,唉…叹了口气,宋时落认命的起身准备出发。
    春桃看到小姐的表情,也无奈的跟着叹气,她也不明白小姐为何这么怕冷,每年冬季,便手脚冰凉,以至于整日窝在家中,甚少外出。
    早上发现降温,她便赶忙烧了火盆,这时看到小姐起身,忙将披风给小姐系好,顺手把提前备好的暖手炉塞到小姐手中。
    越靠近普照寺,路上的马车和行人越多,马车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看着窗外三两成行的行人,挎着篮子,相互携行,像是去赶赴盛会似的。
    宋时落好奇的看着人群,很久没有看着这么热闹的场面了。
    “今日,普照寺设了法会,据说知远大师亲自讲经论法,看来大家都得到消息,专门今日赶来。”
    宋母从女儿掀起的窗帘往外看去,见女儿目露惊讶,便向她解释道。
    哦,果真有盛会呢,看到此景,内心深有触动,这个朝代虽然思想封建,生产力落后,但却有着现代最缺乏的信仰。
    待到山脚下,马车已停了几排,后面还陆续有马车不断涌来。宋时落下车后让马伯将马车停在侧面,省得被堵。
    宋母则带着女儿慢慢朝山上走去,长长的阶梯上老弱妇孺皆有,抬头便能看到寺庙大门,上书“普照寺”三个金光大字,让人心生庄严肃穆之感,寺庙上空烟雾缭绕,显示了该寺香火鼎盛。
    普照寺作为江都县第一大寺,又有知远大师坐镇,使江都县乃至扬州府辖内众人均慕名而至。
    爬到山顶,众人皆已气喘吁吁,宋时落鼻翼、额头已有薄汗。宋母看到女儿模样,担心其出汗受凉,便让春桃和她去寺庙后院更换里衣。宋母领着吴妈则去大堂参加法会。
    宋时落也不喜枯燥的法会,便顺势应允。
    主仆二人跟着小沙弥一路向寺庙后院走去。阳光透过菩提树叶洒在青石小路上,院中参天古树郁郁葱葱,环境清幽,走在这里,让人内心不由的宁静平和下来。
    换完衣服走出院门时,正巧与李嫣然母女碰上,看他们神色匆匆的样子,应是刚到,来后院更衣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