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勾引我?
作者:指鱼   太玄道尊最新章节     
    乙卯虎年,孟冬。
    就在世人以为今年已无战事,准备好好过节之时。
    秦咸阳,天策府,随着王陈一声令下,忽然忙碌起来。
    “传我命令:”
    “招三师、三省平章事、六部尚书、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于后日卯时入府议事。”
    “在京左庶长以上将军、一千石以上官员列席旁听。”
    “无故不到会者,斩!”
    随后,天策府内设的三省六部各司超负荷运转。
    仅仅三天,就签发不下于上千条各类公文,以确保大秦这架战争机器,完成所有战前动员。
    三日之后,黎明之际。
    天策府内一片喧哗,人声鼎沸。
    大秦中等以上的文臣武将汇聚一堂,可谓群英荟萃。
    三师之一的荀夫子,乃是名扬四海的学问大家,不少文臣抱着各种目的想套近乎。
    尉缭、白山这两位,地位也极高,但大家不明白他们厉害在哪,就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稍显门庭冷落。
    冯去疾、隗状、王绾这三位平章事,乃文臣的权力顶峰,却因为权威太过,导致除了亲信,没人敢凑近。
    至于武将,那是另外一个序列。
    由于只对王陈这位太子负责,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反而因为没有纷争,而关系融洽如同兄弟。
    “也不知殿下这回召集全体文臣武将,目的是什么?”王离小声的问身边的蒙恬。
    “全国粮草正在紧急调动,应该是殿下又要用兵了。只是不知道是对谁动手?我们别猜,听命行事就好。”蒙恬回他。
    如今,将门王氏和将门蒙氏都是三代人同朝为将,王翦、王贲、王离、蒙骜、蒙武、蒙恬,都是大将军,显赫至极。
    如此赫赫武功。
    让人大开眼界之际,也让世人感受到了大秦统治者的强大自信。
    那种无视一切威胁,任尔东西南北的超然心态,让无数英雄心折不已。
    “蒙兄,你这般小心翼翼不觉得有些无趣么,而且这样也小瞧了太子殿下的胸怀了。”看到蒙恬谨慎的模样,王离吐槽。
    “我习惯了。”蒙恬有些尴尬。
    “怪不得祖父一直夸你,你们的性格简直一模一样。”
    王离有些不开心,他突然想起来,蒙恬是祖父口中别人家的好孩子。
    “惭愧,我也很佩服王翦老将军。”
    ……
    “太子殿下驾到。”
    一声通传。
    众人立刻起身站好。
    就连荀夫子都没有例外。
    一片安静,针落可闻。
    唯有王陈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响彻各人心中。
    此时,满屋文武大臣都眼巴巴的注视着王陈。
    从他们那信仰的小眼神来看,大家都是打心里认可王陈这位帝国领袖。
    王陈来到主位之后,根本不坐。
    而是立刻转身,站着面对众文臣武将。
    也没有任何寒暄,直接下达任务:
    “不说废话了,全体听命!”
    众人面色一肃,身体挺得笔直。
    “我决定,发兵六十万,分上、中、下三路大军,各二十万。分别攻打赵、魏、楚。”
    “蒙骜。”
    “臣在。”
    “命你为上路军主帅,攻打赵国。”
    “末将遵命。”
    “王翦。”
    “臣在。”
    “命你为下路军主帅,攻打楚国。”
    “末将遵命。”
    “中路军由我亲自挂帅。”
    “记住,上下两路是佯攻,目的是牵制住赵国和楚国,不让赵、楚干扰中路军灭魏,就算完成任务。”
    “诺。”
    “除千牛卫大将军、监门卫大将军留守咸阳外,其余将领全部参战。”
    “诺。”
    众将应诺。
    杨端和、蒙恬则是一副苦瓜脸,得,又要混日子了。
    “今天话放在这里,其余所有官员,全力保障前方战事,同心戮力。各司衙门无论哪级官员,只要接到前线之任务,必须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其他部门务必配合,严禁互相推诿。御史台负责监管,谁出了问题,御史台直接拿人关押,御史台除了问题,则由千牛卫平定。”
    “谁还有问题?现在就提,会后不准再提。”
    所有文官呼吸屏住。
    “谁还有问题?”
    王陈再次问了一句。
    “臣,没问题。”*n
    “行,去做事吧。”
    “诺!”
    ……
    很快。
    沉寂了两个月的秦国,再次震惊天下。
    秦国云集六十万大军,悍然越过边境线,在赵、魏、楚三国攻城拔寨。
    如今之天下,秦国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人心。
    关于这场大规模战争的情报,每天都实时更新在列国君臣,以及诸子百家掌门案前。
    秦军上路,蒙骜在夺取赵邺等十余城后,就不再正面接战,反而据坚城而守,战事呈相持局面。
    秦军下路,王翦一路平推至楚国旧都鄢郢,然后采取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等待决战时机。
    最让天下人瞩目的,还是秦军中路。
    因为它的主帅,是前不久才灭韩的秦国太子。
    现在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位秦国太子,远比秦军更有威慑力。
    秦国太子出现在哪,毫无疑问,那里将是主攻的地方。
    也就是说,秦军摆明了是要灭魏,上下两路不过是牵制赵楚两国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对秦国而言是吞并,但对魏国而言就是生死存亡的保卫战。
    魏国君臣竭尽全力组织四十万大军,来抵抗大秦的入侵。
    用四十万新招募的士卒来对抗秦军?
    这样做只是徒劳而已。
    也不想想秦军有什么:精钢锻造的兵刃,公输家的霸道机关术,如狼似虎的秦国锐士。
    有这样的优势加持,中路大军在王陈的指挥下,动若雷霆,一往无前。
    魏国四十万大军一触即溃,只能带着残兵退守大梁。
    而秦军中路先锋,在副将白山的带领下,已经打到大梁城下。
    大梁城,这座魏惠王时期建造的当世第一坚城。
    短短三年内,连续三次被秦军扣门。
    白山尝试着攻城。
    可惜,在丢掉数千秦军性命之后。
    白山只能无奈退回,乖乖等待王陈率主力到来。
    当王陈赶到之时,白山光着膀子、背负荆条,登门请罪。
    “殿下,属下无能,致使大秦遭受重大损失。”白山哭着跪在王陈面前。
    因为白山的立功心切,贸然攻城,一战损失几千秦军,还徒劳无功。
    这确实是大秦这几年来最大的损失。
    “起来吧,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用介怀。”王陈扶着白山起来。
    “殿下,你还是罚我吧,不然有损您的威信。”白山不想王陈因为自己背负一个赏罚不明的名声。
    “没事,我不在意这些。只要不是故意违反我的命令,我都能原谅你们的过错。”王陈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那……”
    “不说这个,给你个任务,你带人从护城河到黄河之间挖一条沟渠。”王陈打断白山哔哔,直接安排任务。
    “殿下想要水攻?”白山有些震惊。
    正所谓水火无情,面对大自然的力量,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畏惧的,很少有人会想着水攻。
    “对,你让公输仇配合你,公输家的破土七郎非常适合这个工作。”
    “诺!”
    白山领命离开。
    王陈想了想,从黄河引水灌城,涉及到改造水网,如果不慎重,可能伤人先伤己,还必须找个水利专家才行。
    “让李清衣过来见我。”
    大军就驻扎在大梁城外。
    三天之后,李清衣一身男装的前来报到。
    这个妹子之前还有些娇弱。
    但这些年来,因为主持关中青衣渠的建造,立有大功。
    现在已是位高权重的京畿地区主政官,权力地位贡献都不输于其祖李冰。
    此刻的她,浑身散发着精明干练、雷厉风行的风采。
    “拜见殿下。”
    “找你来,是想让你……”
    ……
    俄顷半月已过。
    这半个月来,秦军除了修建改造水网,还攻下安阳邑、北定邑、陈城,一路向东打到了渤海湾。
    此一战,秦军直接将天下分为南北两段。
    而大梁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放水!”
    一声令下。
    滚滚黄河声势浩大,朝着大梁席卷而来。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命丧于此。”李清衣脸色苍白。
    “打天下是这样的。”
    “就不能换个方式?”李清衣白了一眼王陈。
    “换个方式,丧命的就是秦军了。”
    “哼!”
    “你回去干活吧,这里不需要你了。”
    “巴不得如此。”
    李清衣一甩马尾。
    给王陈留下一个英姿飒爽的清瘦背影。
    王陈看着这个小娘皮一副傲娇的样子。
    有些想笑,但忍住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李清衣隐隐在勾引。
    有趣!
    这时公输仇来了。
    “殿下,我推算了一下,大梁城浸泡三月才能倒塌,但如果加上霸道机关术,只需一个月,就能让大梁城墙成为历史。”公输仇弯腰行礼。
    “一个月太长了,有没有别的办法。”王陈不满意这样的答案。
    “臣听闻,龙亭候相里刑和阴阳家云中子,正在研究火丹之术,如果能够得到火丹之术相助,或能缩短一段时间。”公输仇早有预料,因此很快就拿出预案。
    王陈眯了眯眼,淡淡开口:“公输先生消息很灵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