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见证历史
作者:指鱼   太玄道尊最新章节     
    庄王二年,建子既望。
    咸阳城天寒地冻的。
    已经属于王陈的天策府内,新建的文学馆高高伫立,地上五层,而地下还有两层。
    按照王陈的规划,文学馆主要的功能便是收藏天下之书,其次便是网罗各家人才。
    限于身份,王陈没有大张旗鼓的广发招贤,而是通过拜帖、信件的方式邀请暂居咸阳的贤者,然后再请托这些人去呼朋唤友。
    这种方式,在战国这种车马慢的时代,起不到裂变的效果。
    却也不是没有好处,王陈主动邀请的贤者和这些贤者召唤来的朋友,都是百家精英子弟。
    当然,肯定不会是最顶尖的大佬,但都是有才干,有想法,愿意做事情的人,可以说几乎都是野心勃勃之辈,要不然也不会前来投靠王陈这么一个秦国待定继承人。
    如今,文学馆已经规模不小,差不多有二十来人。
    七国都习惯在朝廷设博士一职,有别于此,王陈称呼文学馆这些人为学士。
    这些来自于百家的学士,第一次听到“学士”称号,都有些不解。
    王陈跟他们解释。
    “学士,有学之士也。虽然如今各位,身处江湖之远,但以各位的才华,迟早有一天会居于庙堂之高。”
    学士们听到之后,面色愉悦,看来是挠到了他们的心头痒了。
    这些学士分别来自乐正氏之儒、秦墨、道家人宗、名家以及阴阳家火部长老一脉。
    往日里。
    这些人都呆在各自的地方,要么修炼,要么研究自家学问。
    但今日。
    这些人全都集中到地下第二层,围在一起,看墨家那几个人捣鼓。
    王陈站在墨家人旁边,不时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你又不动手,能不能不要插嘴。”
    相里刑听着王陈在旁边逼逼叨叨,脾气本就不好的他,就火大的训斥王陈。
    王陈和周围的人,也都了解相里刑的作风和性格,没有怪他,只是撇撇嘴,不再说话。
    相里刑,是王陈主动去找当今秦墨掌门人相里奋要来的人才。据相里奋说,这小子脾气比他这个老子还大,但在《墨经》一道上的天资也比他厉害很多。王陈顿时了然,这相里刑就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科研达人呗。
    自那次拜访后,相里刑便被他父亲相里奋打发到天策府,让其好好为王陈效力。这混小子带着几个秦墨弟子,来的第一天就叫嚣,如果拿不出让他心服的本事就要王陈好看。对付这种低情商的人,不要指望跟他讲道理,他的道理搞不好比你还大,而且他还坚信不疑。至于讲感情,就更没用了,这种脑子是很难跟别人共情的。
    缺点很明显,优点同样也很明显,只要让他们心服,这种人不会害你,也不会被人策反。王陈直接跟他摆开阵势,这个世界的黑科技树强的离谱,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弱项。他直接将后世初中生都知道的物理、化学、生物常识,挑拣几个震撼的演示给他看,直接让这个混小子惊为天人。
    自那时候起,秦墨便算是稳定的绑在了王陈这一边。秦墨,是墨家弃徒。秦墨这一支比较特殊,他们很早之前,就因为跟机关城那些人理念不合,选择来到秦国这个被关东六国嘲笑为“未经开化”的虎狼之国。可喜的是,当时秦国已经被商君改造,他们来的正是时候。如今的秦墨,大部分高人如掌门相里奋,都在秦国少府监任职。
    之所以今天大家都聚在这里。
    主要还是王陈当时在给这群墨家弟子布置任务时,非常夸张的告诉大家,只要他们完成这个实验,将改变七国历史。
    相里刑这些人将信将疑,但还是在王陈的引导下,开始从无到有的研究如何发电。
    这些家伙不愧是出身于黑科技遍地的墨家。
    居然一步步攻克了机械发电、火力发电,还研究出了最原始的电灯,虽然不是钨丝灯,是一种王陈所不知道的材料。
    今天,他们将要实验水力发电,为了保密和用电安全,这些科学达人使用机关术改天换地,将整个天策府地下都挖空了,上接渭河之水,下连地下河,制造高低势能。
    这么庞大的工程,如果不是有机关术,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正因为庞大和不可思议,如今文学馆内所有学士都从曾经的一脸不信,变成如今的一脸期待。
    “好了,所有设备都调试完成,一切正常。可以打开闸门了。”
    向里刑看着王陈。
    王陈点头同意。
    随着机括齿轮运转的刺耳声音响起,汹涌的渭河之水,顺着暗道往下直冲。
    滋滋滋滋滋滋
    舒适,王陈听着这声音感到一阵亲切,电流产生了。
    紧接着,所有的发电装置全功率转动,电灯一闪一灭。
    众学士随着忽闪忽灭的灯光,心情也一会上一会下。
    这里没有一个简单人物,自然了解眼前的一切意味着什么。
    他们也算是从无到有,一步步重新开眼看世界。
    这下子,真是属于见证历史时刻了。
    噌噌噌噌
    水流稳定。
    机器运转稳定。
    电流也稳定了。
    地下室所有的电灯,全部亮起来。
    “成了!”
    “是的,成了!”
    “想不到,我们可以跟鬼神一样,使用河伯之力,电母之力,太阳之力,不可思议。”
    “云中君,别放屁了,这是我墨家机关术。”相里刑不满意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动手造出来的,了解每一个原理和步骤,跟鬼神有个屁的关系。
    云中君,阴阳家火部长老。虽然也继承了云中君的称号,但还不是后来的徐福。
    几个儒家弟子也是一脸感慨。
    这些日子发生的一切,不停冲击他们牢固的世界观。
    他们是乐正氏之儒,正是当初主动找上门来的叔孙通、伏生及其弟子们。
    这个时代的儒家已经有了腐朽的趋向。
    此时儒家有一个共识,便是“儒者不入秦”。如今的儒家八脉,可能除了荀子这个异类之外,绝大部分都固守传统。乐正氏之儒如果不是在关东六国混不下去,也不会来秦国。儒家子弟近乎偏执的坚信先辈的观点,和儒家其他大儒相比,荀子一直有着更开阔的胸怀和视野。他知道如今的儒家已经固步自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儒家,荀子致力于寻找儒家与其他学派兼容汇通的可能性。
    王陈希望等时机成熟,便邀请荀子来咸阳讲学,秦国是第一强国,荀子一定不会拒绝这个机会。
    几个道家人宗弟子也是满脸兴奋。
    不同于天宗的远遁深山老林、一意玄修,他们更讲究修行、经世、致用三者齐头并进,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操作性。他们提出的政治抱负一般可以归结为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各位,我们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