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恢复高考
作者:极北冬冬   她的怀里有座山最新章节     
    学校开学没几天,牛棚的齐老和王老也先后离开,还告诉姜以橙一个消息。
    当晚姜爷爷就去姜卫国家待了大半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姜大爷爷就去了县里女儿家还非要姜卫同也去。
    姜卫国也没闲着,去拜访了几位姜家族老,特意隐晦的点了几句。
    1977年10月21日,一则恢复高考的消息出现在各大报纸期刊上。
    村里人都沸腾起来,知青点的人都高兴的又哭又笑。
    当知道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他们才反应过来到处借书。
    可惜村里有书的人不多,别人也要看。而且录取名额只有那么多,他们更不愿意外借。
    为此知青点上演了一出出好戏,唯独只有搬出去的乔嘉祺独善其身。
    1977年12月10日,高考如期举行。姜家族里好多年轻人都参加了,姜卫同、姜艳红两口子以及姜卫平也都参加了,因为这次高考不限年龄。
    向晚倒是没参加,因为她才初中毕业,她父母也不同意。
    就是姜卫平也是自己强硬的要参加高考,为此夫妻俩大吵了一架,他直接去县里大姐家和他们一起复习的。
    村里的知青看着姜家这么多参加高考的人,心里有些猜测他们肯定提前知道了风声,却没告诉他们。
    这是完全把他们排除在外,但他们也不敢闹,要是离开还得经过村里签字。
    高考进行了三天,考试回来,大多都像霜打的茄子。
    姜卫同几个却是信心满满,因为姜以橙托孙老给他们寄了许多复习资料。
    “二叔,我们几个这次又托了您的福。”姜艳红两口子带着两个参加高考的弟弟,来向二叔感恩。
    “也是你们的运气,考的怎么样?”
    姜爷爷看着后辈发展的好,也高兴。
    “我们应该都能上,就是分可能不高,小三考的好一点。”
    “那也很不错了,你们毕竟脱离书本这么多年了。小三,想考哪个大学?”
    姜爷爷听到他们都能考上,很是为他们高兴。
    “当然是京大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上?”
    “三叔,我听池垣说京都有好多大学的。你要是不执着于京大,也可以考虑考虑其他京都的大学。”
    “对,小三,橙橙说的对。我们还是稳妥点,考上不容易。这后面参加高考的人怕是更多,我们这次赢在了前期准备上,后面高考的人准备的会更充分。”
    姜艳红怕小弟做错选择,忙给他分析。
    “我知道的,大姐,我这几天也在研究各大学的资料。”
    “三叔,这些是我叫池垣寄来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橙橙,三叔这次可是承了你的大人情了。”
    “一家人嘛!爷爷高兴,我就开心。”
    “那我们还都是沾了二叔的光!”
    姜卫平一句话惹的大家都笑起来。
    送别了几人,姜以橙翻开齐老给她寄来的许多外文书籍,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
    基地选的孤儿都是高智商的人才,姜以橙的智商就是一百六。
    她前世因为总是游走在各个国家做任务,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自然是相当好。
    这次有机会学习别的语言,她自然相当上心。齐老也摸索出她的想法,作为外交官,自然是大力支持。
    不知不觉安安已经一岁五个月了,这小家伙已经学会了走路,整天拉着人要出去。
    本来姜奶奶是准备他十个月断奶的,可是看着他哭的伤心,到底没断成。
    不过还是给他加了辅食,也许是尝出了味道,也没有像以前那样顿顿把奶粉当饭吃。
    但是每天睡前还是会吵着要喝,姜奶奶也随他,反正现在不差这点。
    姜卫同的临时工卖了,现在不用上班,倒是每天都来帮着姜奶奶带孩子。
    安安吃的好,也没掉膘。姜奶奶每天跟着他转,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还好现在会走了,就不愿意让人抱着,不然可真折磨人。
    他最喜欢跟着姜子潇跑,可惜姜子潇看不上他,每次想跑走都被姜大奶奶压着陪他玩。姜子潇有些怨念,姜以橙便送了他很多好吃的,他这才愿意。
    高考后半个多月,他们的高考成绩出来,每一个参考的人都紧张兮兮。
    他们的分数都被送到了各个村里的大队部,姜卫国也没卖关子,直接当着他们的面公布了分数。
    他也高兴,因为有两个人考的最好,其中一个人就是他亲弟弟,还有一个是知青点的乔嘉祺。
    姜卫同考了375分,乔嘉祺考了368。姜卫同幸运的是刚离开学校不久,他的同学也都参加了高考,不过只有他考的最好。
    姜卫平考了323分.姜艳红285,苏北霆308。姜家族里有几个后生也都考的还行,姜家族老高兴的一个劲说要开祠堂。
    因为今年是第一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不高,只要超过275分都可以上大学。
    姜大爷爷快乐疯了,直说祖坟冒青烟了。本来想摆流水席,还是被孩子们劝下来,说是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再说。
    等待通知书的时间总是磨人,每天都有人在村口守着,就怕错过了。
    姜家族里的老人,更是不怕冷的,每天在村口坐着闲聊,顺便等通知书。
    村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悦,村子里那些没上学的孩子很是羡慕,纷纷要求上学,家里顿时鸡飞狗跳。
    当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到来时,被这些老人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问有没有家里小辈的通知书。
    邮递员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还是姜大爷爷生气的赶过来,把他解救出来。
    邮递员还没开始感谢,姜大爷爷殷勤的开口。
    “小伙子,有没有姜卫同和姜卫平的通知书?”
    邮递员一滞!
    “大爷,你们村里这么多人都参加了高考?”
    “那是,我们村里都明白知识都是力量,大多孩子都上过学。”
    “还是你们村子看的长远,要不然小娃娃一辈子走不出大山。”
    “对,你说的对。小伙子,到底有没有我家姜卫同和姜卫平的通知书?”
    看着邮递员还想说两句,姜大爷爷直接打断。
    “有两封,我看看。姜卫同和乔嘉祺,后面的会晚几天。”
    “我是姜卫同他爹,把他的给我。你们有谁去喊一下乔知青来拿通知书?”
    “姜大哥,我孙子去,乔知青现在住我家隔壁。”
    一位看热闹的老太太自告奋勇,催着自己孙子去叫人。
    乔知青可大方了,她孙子去报喜,那不得给点好处。
    没过多久,乔嘉祺就气喘吁吁的跑来。神情激动,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给他并让他签字时,手都是抖的。
    邮递员已经见怪不怪,他都遇见有人激动的晕倒了。
    姜大爷爷揣着通知书回家,交到姜卫同手里,就催促他打开。
    姜卫同稳了稳心情,撕开封口,拿出里面一张薄薄的纸。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他强忍着把这张单子看完。
    “爹,我考上了!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好!好!好!”
    姜大爷爷也不懂,但也跟着高兴。
    接下来几天,村里陆陆续续考上的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姜卫平考的是本省的大学,毕竟还有老婆孩子,离家近一点。
    姜艳红两口子也选的本省大学,跟姜卫平的理由一样。
    村里开始了摆流水席,因为家里出了四个大学生,姜大爷爷阔气的连摆了四天。
    热闹的气氛冷却过了几天,就迎来了新年。
    跟去年一样的流程,从山上下来,老两口没有了那么深的悲伤。
    今年姜大爷爷强势的非要他们去他家吃饭,姜爷爷知道他高兴,没有扫他的兴。
    今年向晚和两个孩子也留下来过年,顾淼淼居然没有闹,不知是懂事了还是被提前警告了。
    不过这些都不关她的事,她只关心自己在乎的人。
    姜大爷爷在饭桌上,拉着姜爷爷的手不停感谢,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说孩子小时候就得他照顾,长大了还跟着操心,现在得了大造化也是多亏了他。
    姜爷爷不停劝慰,不停的给他擦眼泪,这是喜极而泣。
    他知道他大哥那时候也过的艰难,他从小便是大哥大嫂一手拉扯大的,所以看他的孩子吃不饱就常常贴补他们。
    姜家三兄弟听着这些也跟着流泪,姜大奶奶更是哭成了泪人,姜奶奶忙不停的帮她擦眼泪哄着。
    一顿饭吃完,各个都双眼泛红,姜奶奶扶着姜爷爷回家,姜以橙抱着安安。
    初二回姜奶奶的娘家,这次他们赶的姜大爷爷家的牛车去的。
    因为姜卫国和周兰花准备明天回去,今天在家招待周艳红一家。
    有了牛车,他们一个小时左右就赶到了。姜奶奶的二哥二嫂高兴的迎了出来,喻老太太也颤颤巍巍的走来。
    “娘,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你这身子骨怎么样?”
    姜奶奶看着气色还不错的老娘,搀扶着她进屋。
    喻二舅爷帮着姜爷爷拎东西,二舅奶奶抱起安安,牵着姜以橙也是满脸高兴。
    他们今年的年礼比去年还重,二舅奶奶看的很是满意,笑的嘴都合不拢。
    十斤小米、十斤白面、一根猪腿、一只活野兔、两只野鸡也是活的,还有两斤鸡蛋糕和一包红糖。
    二舅奶奶抓了把水果糖给他们两孩子,又和姜奶奶说了几句吉祥话去了厨房。
    她得把这些好东西先收起来,要不然那没脸没皮的大嫂过来,又是一顿闹。
    外屋喻二舅爷陪着妹夫说话,姜以橙乖巧的领着安安玩。安安想吃糖,但是他太小了,姜以橙就故意不给他。
    姜奶奶和她娘在里屋说话,看着她娘的屋子到处都是干净整洁,床下的被褥也很厚实,心里舒了口气。
    “看啥?这些都是你二嫂收拾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喻老太太摸着她的手,没好气的瞪她。
    “我知道,这不是看见了才踏实。那边没来闹?”
    “前几天才来闹过?”
    喻老太太也是生气,以前它都会瞒着,现在想开了,就一五一十的说起来。
    “呵!这苗家人是不是都死绝了,丁点便宜都不放过。您那房子也就能住一个人,这都想要,她苗家人怎么看的下去?”
    “说是孩子大了,想分出来,正好我那空着。”
    “那他们准备出多少钱?”
    “说就当是送给孙子的。”
    “呵呵!这都是什么人家养出来的破烂货?”
    姜奶奶都气的开始口不择言,被喻老太太按住。
    “你小声点,别教坏孩子。”
    “那二哥他们怎么说?”
    “你二哥说尊重我的意思,但是我不想给。那房子还在,我起码还能硬气点。”
    “那就不给!”
    “但是他们总来闹,上次你二嫂都跟她打了一架才走。”
    “我想想办法。”
    喻老太太想问她什么办法时,听到了她发儿媳的声音,不由心头一紧。
    姜以橙正引着安安走路,院子外面就走来一对中年夫妻。
    男的没见过,但这女的她去年见过。
    “这是不是小姑家的孙子孙女?这么大了,我是你们大舅奶奶,这是你们大舅爷爷。”
    姜以橙没理他们,抱起安安就进了屋。喻二舅脸色难看的和姜爷爷出来,姜爷爷站在孙子孙女前面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大哥大嫂,新年好!”
    “哟!姑爷啊!这回来拜年,怎么不去我家啊?我看着你们的牛车回来,怎么一直没过去?我们就来看看。”
    “因为我们压根就不打算去。”姜奶奶杀气腾腾的出来,一脸不高兴。
    “瞧小姑你这话说的,难道大哥都不认了?”
    “他连老娘都不管,我认他这个没良心的人干嘛?”
    “哎,小姑,你这话就说的难听了,怎么我们不管?这不是不给我们机会嘛!”
    “嫌我说话难听,就别把事做难看。喻爱国,你说呢?”
    姜奶奶连大哥都不想叫了,直呼其名,喻爱国有些不高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
    他先前就不同意苗氏这样干,只是他也管不住她。
    “小姑,你可别冤枉我们,我们可什么都没做。”苗氏也是厚脸皮,一脸无辜。
    “苗氏,我告诉你,休想染指我老娘的房子,要不然我非把你家闹散了。”
    “小姑,这话说的。娘的房子又不住,给他孙子住不行吗?可怜她小孙子成了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那就不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