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请的援兵是大爷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半月后,李倧收到了巨济岛被伪王李珲麾下的水军攻占,紧跟着,伪王李珲麾下的水军攻占釜山港,以及伪王李珲麾下的水军撤离釜山港的消息。
    还没等李倧搞清楚李珲在玩什么把戏,又收到釜山港被倭寇入侵,并且霸占釜山港的消息。
    再加上前段时间伪王李珲派遣的那些骑兵,以及在南部沿海地区肆掠的李珲水军,这些消息犹如一套组合拳,打的李倧毫无招架之力。
    如今,朝廷中又全是一群软骨头,李倧只能把目光投向一名梳着金钱鼠尾辫的满洲人。
    此人名叫瓜尔佳·劳萨,乃是今年年初皇太极进攻朝鲜的前锋大臣,大清副都统,硕翁科洛巴图鲁。
    虽然皇太极对朝鲜的内战并不感兴趣(关键是没水师),但还是派遣瓜尔佳·劳萨率一千骑兵支援朝鲜,以示宗主国的大气。
    只不过,自从这瓜尔佳·劳萨率领一千镶红旗骑兵进入汉城,这些满洲人,每日只知喝酒、吃肉、狎妓,甚至还强抢民女,恶意伤人,抢劫财物,把汉城给祸害的不成样子,奈何李倧还只能赔笑,不敢把这些镶红旗的大爷怎么样。
    ………………………………
    李倧继位后,朝鲜名义上的士兵数量从李珲时期的十八万人(实则六万),扩充到10万,还有9万余人预备役,以及4-5万杂色军兵(武科参加者),总共兵力高达23-24万人。
    但经过年初的皇太极率军入侵,十万正规军伤亡过半,到现在还没缓过气,再加上国内各个主要城市也需要驻军防守,导致国内可调动的军队数量不足五万人。
    而前段时间前来勤王的庆尚道将领带来的两万士卒,主要就是为了防守釜山港等地区,所以,两万大军的离去,才导致釜山港会被倭寇轻易攻占。
    如今,这些从庆尚道赶来的两万援军还驻扎在汉城外,需要暂时休整几天,才能南下返回。
    ………………………………
    “劳萨大人,如今我国釜山港被倭寇霸占,还请大人出手消灭这些倭寇。”
    朝堂上,坐在王位上的李倧对着瓜尔佳·劳萨客气道。
    “大王放心,小小的倭寇而已,本将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只是,这些倭寇要是龟缩在城中,本将也奈何不得这些倭寇。万一…………”
    劳萨又不傻,他此番只率领了一千骑兵,那霸占釜山港的倭寇至少上万,且还是据城而守,他拿什么攻城?再加上,李珲摆明了拥护大明,他要是率军进入沿海地区,说不得还会遭到李珲麾下水军的袭击。
    “不知劳萨将军担心的是何事?”
    “不瞒大王,那伪王李珲麾下的水军很是厉害,万一那李珲与倭寇勾结,那本将可就帮不了大王了。”
    劳萨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大清已经打的大明龟缩防守,朝鲜也被降服,但这海上一事,皇太极也找不到任何办法,没看到大清控制的辽东地盘,沿海二十里都空无一人么。
    只是,这些事肯定不能主动告诉李倧。
    “劳萨将军不必担忧,那李珲要是真和倭寇联合,恐怕其名声也就臭了,本王断定,李珲绝不可能会与倭寇联手。”
    随即,李倧就把四十年前发生的壬辰倭乱一事,告诉了劳萨。
    听完李倧的述说,劳萨心中的担忧也放了下来,要是伪王李珲有意收复朝鲜全境,那必然需要民心,而倭寇曾经对朝鲜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朝鲜百姓必然不会原谅那些倭寇。
    因此,根据正常的推断,李珲断不可能与倭寇勾结,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勾结倭寇。
    “既然如此,本将倒是愿意出兵为大王消灭倭寇,只是,我军全是骑兵不善攻城,还望大王派兵与我军一同前往,不过,消灭那些倭寇后,大王需得同意我军三天不封刀。”
    劳萨在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前,自然不会轻易同意出兵。
    而三天不封刀,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在城中放纵的抢劫三天。
    釜山港作为朝鲜最繁华的港口之一,自然会很富裕,哪怕被倭寇占领,釜山港剩余的财富也必然不少。
    听到劳萨提出的要求,李倧脸色顿时气得发白,这劳萨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可如今倭寇占领釜山港,要是他李倧毫无作为的话,恐怕会严重影响他的名望和地位。
    再加上占领釜山港的是一群倭寇,到时候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倭寇的头上。
    李倧沉默良久,开口道:“劳萨将军的要求,孤同意了。”
    “谢大王。”
    得到满意的答复,劳萨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去。
    ………………………………
    1637年8月中旬,笨港,水军大营。
    “启禀少将军,一支由四艘盖伦船组成的英国船队进入港口,一名叫做威得尔的英国上尉,想要求见少将军。”
    一名士兵进入杨三生所在的帅帐,敬了一个军礼,汇报道。
    “英国船队?威得尔上尉?”
    杨三生有些疑惑。
    ………………………………
    自从荷兰人占领马六甲海峡后,已经很久没有英国船只来到大明海域了。
    当初杨三生第一次击败荷兰舰队后,澳门倒是出现过一艘英国船,而那艘英国船带来了他梦寐以求的造船工。
    杨三生经过一阵头脑风暴后,他突然想到,这个威得尔貌似在原历史上,是造成英国与中国的第一次军事冲突的关键人物。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以威得尔的失败返回英国而结束,同时,英国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变(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到第二次英国与中国交手时,就是着名的《鸦片战争》了。
    巧合的是,这两次中英爆发战争,都与广州的虎门有关。
    ………………………………
    ‘原来是此人’杨三生暗道,随即开口道:“带那个英国人来见本将吧,对了,去造船厂叫克里斯过来做本将的翻译。”
    克里斯是当初乘船来到笨港的造船工之一,如今他是笨港最大造船厂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已经在笨港结婚生子,日子过得无比惬意,哪怕强行赶他回英国,他也会赖在笨港不愿离开。
    不多时,一名金发碧眼的英国人被带进了杨三生的帅帐,同时进入帅帐的还有作为翻译的克里斯
    虽说前世杨三生懂一些英语,但仅仅只是略懂,至于深入的交流就别想了。
    “尊敬的将军阁下,我叫威得尔,是一名来自英国的海军上尉,此番来到贵国,是想与贵国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威得尔在帐内看见克里斯时,稍微有些惊讶,但看到克里斯自然的走到杨三生身旁站着,他也回过神来,开口说道。
    ………………………………
    英国这些年,向大明皇帝提交过好几次建立贸易关系的请求,但由于澳门葡萄牙总督几次三番的抗议,这才导致英国没能顺利与大明建立贸易关系。
    这也是威得尔率领四艘英国盖伦船抵达广州,在虎门与大明交战的原由,企图用武力胁迫大明同意贸易。
    如今有了杨三生的存在,威得尔率领船队从东南亚北上大明时,被正在金兰湾防御链来回巡逻的扬字级战舰发现,经过双方一些简短的沟通,威得尔不得不改变航向,来到笨港,否则,威得尔还会如历史那般,前往广州,并与广州明军交战。
    当然,威得尔也可以选择不来笨港,但结局恐怕就不会那么美好了,杨三生麾下的扬字级战舰,可不是大明的战船那般好欺辱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