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告一段落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时光飞逝。
    一个月后,最先离开虾夷岛的是尚可喜麾下的骑兵,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尚可喜此番前往虾夷岛给战马携带的精饲料和清水已经快消耗殆尽,不能继续留在虾夷岛,否则就会有战马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而萧平和冯保则继续留在虾夷岛一段时间,由于小樽城的人力有限,又要同时修筑三座隘口,为了给王明玉争取更多的时间,萧平和冯保率军留下,继续与松前藩的大军对峙。
    ………………………………
    另一边,松前公广按照惯例,坐在军营的主帅位上,与台下的众将商讨退敌之策,只不过今天,对于敌军这一个月,围而不攻的行为,让松前公广产生了疑惑。
    按照敌军之前的战略,都是快速的消灭松前藩的军队,并通过海面上的盖伦船,压缩松前藩的生存空间,从而迫使松前藩的军队和人口集中在一起。
    眼下,敌军的战略很成功,松前藩麾下大部分的人口和军队,都安置在七饭町和厚沢部町这两处,毕竟其他沿海的据点已经被敌军的盖伦船霍霍的不成样子,只能留下少部分人。
    可从敌军这一个月的表现来看,敌军根本没有继续进攻的欲望,反而是对这种对峙的行为很满意。
    敌军这种异常的行为,让松前公广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并且敌军的那千余骑兵,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出现了。
    “流千四平!”
    越想越不安的松前公广立刻出声道。
    “属下在!”
    “命你率人翻过山林,前去探查八云町和森町敌军的后方动向!”
    因为流千四平有着一次翻越山林的成功经验,所以松前公广这才派他前去侦察。
    随着流千四平离去,松前公广的内心也越发的不平静。
    如今松前藩面临的境况,只有松前公广心中最清楚。
    自从松前藩与日本内陆的联系被斩断后,松前公广再也没能得到日本国内的任何消息和补给,随着时间的流逝,岛上储备的粮食也在一天天的减少。
    岛上储存的粮食照着每天这种数量的消耗,不出一年时间,岛上储备的粮食就会消耗的一干二净,到时候,岛上的这二十万人,只有死路一条。
    “希望敌军只是兵力不足。”
    此时,松前公广内心只能祈祷,敌军不进攻是因为兵力问题,而不是其他原因。
    ………………………………
    一周后,流千四平浑身是伤,带着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回到了七饭町。
    那些朝鲜人这段时间之所以没有进攻,就是因为,他们在筑城,并且修筑的城墙已经初具规模。
    得到消息的松前公广顿时瘫坐在原地,他最不希望见到的情况出现了。
    那些朝鲜人,打算把他松前藩这二十万人,全都饿死在岛上。
    至于说进攻,松前公广不是傻子,敌军那四艘盖伦船上,都装备了那么多的火炮,怎么可能修筑的城墙上没有火炮。
    再说了,敌军那上千骑兵至今无影无踪,他们要是敢出去野战,一旦无法及时撤退,结果也会如本田忠四那般,被敌军骑兵紧紧咬住,最后被敌军围而歼之。
    ………………………………
    王明玉这边并不关心松前藩的境况,如今,三座隘口已经初具规模,运来的32磅重炮也都安装在了城墙之上,三座隘口,每座隘口的正面城墙上,都安装了三十门32磅炮,以及一些其他口径的火炮,总数达到近百门。
    除非松前藩的倭人长了翅膀,否则,绝不可能突破这三座隘口。
    “二位将军,三座隘口如今初具规模,虾夷岛大势已定,松前藩已是困兽之斗,灭亡只是早晚之事,感谢二位将军前来相助,我王明玉没齿难忘。”
    森町的码头处,王明玉对着萧平和冯保二人躬身一拜。
    如今的森町已经改名为森城,只是森城暂时没有太多的居民居住,只有一些想要快速获得王明玉认可的阿伊努人在森城居住。
    “王将军不必客气,我等同属少将军麾下,帮助王将军乃是同僚之间应尽的本分。”
    冯保客气道,随后他在身旁萧平的示意下,继续说道:“王将军,本将还有一件事,想与王将军说。”
    “不知是何事,冯将军尽管道来。”
    “松前藩除去那近两万的军队,还剩下十余万居民,不知王将军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倭人居民。”
    冯保这话,确实把王明玉难住了,他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此事……此事本将还从未考虑过,不知冯将军可否教我?”
    既然冯保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必然有他自己的答案。
    “不瞒王将军,此事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不如等我返回济州岛后,派人帮你询问少将军的意思?”
    “如此甚好,普通船只航速太慢,扬字级战舰的速度虽然快,但如今正是封锁松前藩海运的重要时期,不能轻易离开。”
    王明玉点头认同了冯保的答复。
    随后,几人又相互寒暄几句,萧平和冯保这才乘船离去,与他们一同离去的还有50艘船只,至于剩下的一百艘船只,则留下来帮助王明玉继续封锁海域,等到彻底剿灭松前藩后,这一百艘船只才会离开。
    萧平和冯保的离去,预示着虾夷岛的战事,近期告一段落。
    ………………………………
    时间来到1636年6月,笨港。
    此时,杨三生正坐在家中看着近期收集到的情报,这半年来,大明可是发生了不少大事。
    二月,山西遭受连年的旱灾、虫灾,大量百姓失去糊口的粮食。
    三月,又发生大饥荒,饥民无粮,只得啃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吃干净后,又开始人相食,其中山西、河南南阳的饥荒尤为厉害。
    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荒,甚至有母烹其女以食者,然而,得到消息的崇祯,仅仅只是拨款了三千五百两黄金赈灾,这三千五百两黄金能救多少灾民?就算这三千五百两黄金能到山西或河南,那边都人相食了,上哪去买粮食,更何况,如今的大明贪官污吏遍地,这三千五百两黄金真的能到灾民的手中吗?
    “如此大规模的饥荒,崇祯居然只拨款了几千两黄金,看来这个大明天子是真的穷啊,哎!真是苦了那些百姓啊!”
    杨三生看着手中的官府邸报,无奈的摇头叹息。
    二三月时,山西爆发的旱灾和虫灾,导致大量的山西百姓离家谋生,部分南下的百姓途径洛河时,不少百姓被停靠在洛河之中的船只接走,而接走这些百姓的船只,正是盐商的船只。
    不久后,就有‘遇河遇船方可活’的流言在灾民当中盛传,大量活不下去的百姓,或南下、或北上,都纷纷向着河岸而去。
    只是,山西、河南两地,受灾的百姓何止百万,杨三生这几个月,也仅仅只是拯救了二三十万百姓而已,这已经是杨三生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