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酒楼中的闲聊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济州岛,城内一座繁华酒楼的二楼雅间。
    自从几个月前,杨三生把济州岛的三艘扬字级战舰调走(一艘前往小樽城,两艘前往笨港),冯保、格特曼、萧平以及尚可喜四人,可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济州岛了。
    今天是四人每月的休沐日,四人相约在济州城内的酒楼相聚,其麾下的部队,暂时由他们的副将掌管。
    “尚兄,来,喝酒。”
    萧平端着一碗米酒,大口喝了起来。
    尚可喜也不客气,端着酒碗大口的喝着。
    “这都几个月了,少将军也从东南亚返回笨港已有月余时间,怎么还没把调走的战舰送回来,那荷兰东印度公司,真就如此难缠吗?”
    放下酒碗,尚可喜疑惑的问道。
    尚可喜等人只是知晓杨三生率舰队返回笨港的消息,但却对具体的战况并不是很了解。
    “尚将军,你有所不知,如今的欧洲,荷兰王国麾下的舰队,可是最强大的舰队,荷兰王国可不仅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有荷兰西印度公司等机构,麾下的船只上万。”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荷兰人,他可是从阿姆斯特丹出发,途经东非、西非、印度以及东南亚,最后才抵达东亚的人,格特曼的眼界可比在座的三人高得多,算是见多识广的一类人了。
    虽然格特曼去过这么多的地方,但当初他也是作为一名乘客,并非是船员,所以,他并不熟悉具体的航线。
    如今杨三生麾下的海军中,有上千荷兰人在舰队中效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荷兰人,都去过东非、西非以及印度等地,大多数的荷兰人,都是被东印度公司招募,直接乘船从欧洲抵达东亚,并没有具体见识过这一路上沿途的风景,最多就是船只靠岸补给时,看到了一些肤色和他们不一样的人以及一些从未见过的野生动物罢了。
    格特曼就是那少数见识过东非、西非以及印度特色的人之一。
    而正在杨三生旗舰中效力的大副马尔斯,则熟知从欧洲抵达东南亚的具体路线,毕竟马尔斯曾经是一艘荷兰舰船的船长,知道的东西肯定更多。
    不过,要是格特曼也知晓这些事情的话,恐怕也不会被调到济州岛,而是待在笨港等待杨三生的重用了。
    但这并不妨碍,格特曼对尚可喜他们吹嘘他曾经在非洲和印度的见闻。
    当初,冯保和萧平他们俩人,没事的时候,可没少向格特曼打听关于印度和非洲的趣事。
    至于他麾下的士兵,基本上也全都听过。
    “照你这么说,荷兰王国麾下舰船上万,此番东印度公司派遣的舰队数量应该不少吧。”
    一开始,尚可喜并不怎么了解盖伦船,当初他见识到杨三生麾下那几艘盖伦船的威力后,也只是大致的了解盖伦船的性能。
    深入的了解,还得从济州岛能够独立建造盖伦船开始。
    当一艘新建的扬字级战舰下海,在海中测试性能,尚可喜亲自登船体验过后,这才明白盖伦船的恐怖,按照格特曼的说法,欧洲还有比这艘扬字级战舰大一倍的舰船。
    此刻猛地听闻荷兰人在欧洲居然有上万艘的盖伦船,他心中不由的一紧,但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船虽然多,但大部分都是商船,战舰的数量就算多,也大都分散在各地,毕竟荷兰王国有不少的殖民地,特别是美洲,那地方竞争激烈,并且这么多的殖民地也需要战舰的防守,欧洲的其他国家,可不像朝鲜和倭国这般不堪。
    就像澳门的葡萄牙人,以及吕宋的西班牙人,他们能在荷兰王国战舰的拦截下,抵达东亚,不也说明其实力了嘛。
    对了,还有英国人,如今咱们海军使用的扬字级战舰,不就是那些英国人发明的轻型盖伦船嘛。”
    格特曼毫无隐瞒的说道。
    如今格特曼除了头发和肤色与在坐的众人有区别外,身上穿的衣服,嘴里说的话,完全就和汉人没差别。
    “既然欧洲的海军这般强大,不知五年期限一到,你如何打算。”(当初杨三生击败普特斯曼后,曾与被俘的荷兰人有过5年约定。)
    尚可喜仿佛随意的问着,一旁的萧平和冯保则慢下了手中的动作,余光则有意无意的瞟向格特曼。
    那些在笨港工作的普通荷兰人,五年后,去留他们都不在意,可像格特曼这种在军中待过的海军将领,五年期限一到就离开的话,对海军来说,是一个损失。
    并且如今的荷兰与杨三生敌对,放这些了解海军内情的荷兰人离开,必然是件糟糕的事。
    “哈哈哈!”
    格特曼听到这话,突然笑了起来。
    把在场的三人看的一愣。
    “你们觉得,荷兰东印度公司招募的雇佣兵能有什么好的出身。
    再说了,欧洲各国的贵族老爷都以能用到大明精美的瓷器为荣。”
    说罢,格特曼随手提起桌上的一个精美的酒壶,指着它说道。
    “你们知道,就这个小酒壶,在欧洲能值多少银子吗?
    十两白银,整整十两白银啊!老子现在的俸禄也就每月几两银子,就这个破酒壶,放在欧洲都能值这么多钱,更别提老子身上穿的这身丝绸做的衣服了,包括茶叶,这些喝的、穿的、用的,全都是欧洲那些贵族老爷才消费得起的玩意。
    我一个雇佣兵,用命换来的钱,恐怕还不如几十斤茶叶值钱,你说我是犯了什么蠢,才会想到离开这里,回欧洲去受罪啊!”
    听到格特曼的话,三人都是一愣,以往他们都是询问格特曼这一路从欧洲抵达大明的见闻,并没有深入了解过欧洲百姓的具体情况。
    “难怪那些欧洲人,老想着来咱们大明做买卖,原来欧洲的那些贵族老爷,全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啊!”
    冯保听完后,顿时开怀大笑。
    “哈哈哈!来来来!一起喝酒!”
    萧平豪迈的端起酒碗,大声道。
    伴随着四人的欢笑声,这场聚会在日暮时分结束了。
    四人脸上有说有笑的相互搀扶着,一边走,一边闲聊。
    而四人的亲兵,则跟随在四人身后。
    不多久,四人分别回到各自的军营休息。
    ………………………………
    如今济州岛有两座城市,一座是北部的主城耽罗城,现已改名为济州城,另一座则是新建在济州岛南部的城市,南济州城。
    济州城内不仅居住着十余万人,还囊括了可以容纳近百艘船只停泊的商业码头以及造船厂、军港、校场和军营等设施。
    南济州城,只有两三万人居住,且没有港口、军营和军港。
    两座城内的日常治安由王远清招募的巡捕房维持,人数有一千五百人,由王远清管辖的文官负责管理。
    由于济州城在岛上,且如今的济州岛十分安全,因此,济州城以及南济州城并没有实施宵禁,相反,还特别鼓励当地的居民以及外来的商人在夜间消费,促进济州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