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缺粮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三日后的凌晨,杨三生率领舰队抵达济州岛。
    夜晚,济州岛的港口灯火通明,从黑夜到第二天晌午,一万五千余的辽东百姓终于全部登上了济州岛。
    ………………………………
    “王村长,这里是济州岛,目前已被我军占领,要是百姓们不嫌弃此地简陋,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了。”
    水营军帐内,杨三生正对着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说道,这名老者正是王立仁,也是被这些辽东难民挑选出来的代表。
    “老朽代这一万五千余百姓感谢杨将军的再造之恩,此岛远在海外,鞑子无法登上此岛,老朽等人再也不用惧怕鞑子袭扰,不敢奢望此地有多繁华,只求今后有个容身之所。”
    王立仁先是感激的回答,随后又带着歉意说道。
    “不瞒杨将军,老朽等人虽然跟随将军登上这济州岛,可当初我等被鞑子驱赶时,携带的粮食早已吃光,甚至有不少人除了贴身衣物,什么都没有,虽然老朽不想开口,但老朽还是想请将军出手帮助我等度过此次难关。”
    说完,王立仁更是直接对着杨三生下跪。
    “王村长不必如此,快快请起,本将还年轻,当不起长者一跪。”
    杨三生急忙伸手去扶王立仁,嘴里说道。
    “粮食一事,本将会命人安排,王村长只管放心便可,对了,此人乃是济州岛县长,王远清,今后王村长要是遇到任何困难,可遣人告知王县长。”
    说完,杨三生向一旁的王远清招了招手。
    “老朽王立仁见过县长大人。”
    “王村长客气了,你我乃是同姓,算得上是一家,今后在这济州岛范围内,遇见任何困难,尽可遣人告知本官,本官定会秉公办理。”
    ………………………………
    打发走了王立仁后,杨三生对着王远清问道。
    “这批移民来的突然,不知济州岛上的存粮还能维持多久。”
    “回禀少将军,这次登岛的一万五千余百姓,再加上岛上的朝鲜人,共有三万余人,目前岛上的存粮只有五万石左右,按照每人每天3斤的量,济州岛的粮食已不足三个月食用,要是每人每天减少至2斤,还能再勉强多维持一个月。”
    王远清一脸苦涩,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这些粮食是足够济州岛熬到夏收,要是冯保在这期间再去抢或者买一些,岛上还能稍微富裕一点,只是如今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岛上的粮食就不够用了。
    “按照济州岛的气候来看,春耕应该是在3月份,如今是一月初,距离夏收还早,而且岛上现有的田地肯定是不够耕种的,还需要这些移民进行垦荒工作,可是大批量进行垦荒工作的话,粮食的消耗怕是还会有所增长,并且还需要留出一些粮种用于春耕。”
    杨三生皱着眉头,估算着粮食还能用多久。
    “看样子,得立马派人去对马藩买些粮食才行。”
    “少将军英明,属下也是这么认为的,尽早买到粮食,就能尽早缓解济州岛的粮食危机,新来的移民也能安心劳作。”
    “我会命令徐玄立刻去对马藩采购粮食,不过,仅此一次,大量船只频繁出现在济州岛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这里,杨三生突然问道。
    “对了,冯保和郑基等人呢,怎么没见到他们。”
    “回禀少将军,郑基目前正陪同冯保乘坐飞狮号前往釜山一带散播李珲复辟并占据济州岛的消息,然后趁机消灭朝鲜水师,夺取对方的船只。”
    “冯保这小子动作还真快,这才几天,他们就出去打秋风了。”
    杨三生笑了笑,并没有觉得冯保此举不妥,这也是他希望冯保等人去做的事情。
    紧跟着,杨三生又和王远清聊了一些关于济州岛民生方面的事情,并告诉王远清《农政全书》一事,让他紧急安排人手连夜抄录此书,因为杨三生离开济州岛的时候,会把此书带走。
    随后,杨三生就让王远清去忙了,如今岛上突然多出一倍的人口,城中的房屋肯定不够居住,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王远清这个县长去处理。
    忙完了济州岛民生方面的事情,杨三生这才有时间去见那些被他强行掳到这里的商人。
    此次在旅顺口,他们一共俘获了7艘商船,其中3艘是来自于天津卫的商船,也就是那个周公子的船,另外四艘来自于登州。
    ………………………………
    “听说你是皇亲国戚?”
    杨三生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公子。
    “没,没,没错。”
    如今,这个年轻公子再也没有之前的嚣张跋扈,因为他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惹到了一个大人物。
    “你叫什么名字,你周家是什么时候与鞑子勾搭在一起的,把你知道的全部交代出来,否则,小心你的狗命。”
    如今与鞑子做买卖,利润丰厚,有商人冒险前来,杨三生可以理解,毕竟财帛动人心,连高安和石吉祥都有些心动,但有些东西是给再多的钱,都不能卖的,眼前之人,在杨三生眼中已经是个死人,只不过,在此人死之前,他需要问一些消息。
    “小人名叫周明,家在天津卫,小人家中有在锦州军中任职的亲戚,锦州游击周梧,听周梧说,自从鞑子拔除了大凌河据点,继续进攻时,没能攻下锦州、松山、杏山等地,鞑子见这些地方防御坚固,无法攻下,因此从攻势转入守势,双方也就进入了和平时期。
    紧跟着,一些军官和商人就听闻鞑子那边急缺物资,愿意出高价购买,于是乎,周梧就鼓动家中长辈,趁机从鞑子手中赚点银子,小人只与鞑子有过三次交易,剩下的那些,全都与小人无关,求大人放过小人,小人再也不敢了。”
    周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把知道的一切全都交代的一干二净。
    “那《农政全书》是怎么回事?你周家不会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吧。”
    杨三生皱着眉头,周明的回答并没有让他满意,只能继续问道。
    “什么《农政全书》?小人不知,要是大人说的是那些书籍,小人倒是知道一些。”
    周明听到此话,先是疑惑的看着杨三生,随即联想到杨三生当时看到的那些书籍。
    听到周明的回答,杨三生都气笑了,连《农政全书》是什么都不知道,居然就敢卖给鞑子,真是一群蠢猪。
    ‘有时候,敌人能击败自己,并不是因为敌人有多强大,而是因为自己比敌人更愚蠢。’
    杨三生一想到这些人为了银子,就疯狂的作死,无奈的摇了摇头。
    “算了,你不必再说了,想知道的我都已经知道了,拖下去砍了吧。”
    杨三生不给周明再次说话机会,对着石吉祥挥了挥手。
    而周明则在哭闹中被两名士兵架了出去,没过多久,帐外的士兵就提着周明的首级回来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