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不得不去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老四,你什么意思?就算沈犹龙派人去了京师,到时候我大军出现某些变故,无法出兵也并无不可,难道那沈犹龙还有本事强迫我等出兵?”
    郑芝虎不服气的说道。
    郑芝龙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郑芝凤,心中暗道‘还是这个四弟聪慧啊。’
    “二弟,你可知,当初我等投靠朝廷后,我为何要坚持消灭或合并曾经同为十八芝的成员。”
    “当时我等既投身为朝廷命官,本身实力也最大,消灭海寇不是职责所在吗?再说了,这些海寇的存在不也影响了咱们的发展嘛。”
    郑芝虎回答道。
    “二弟此言说的不错,但并没有说全。”
    看着疑惑的郑芝虎,郑芝龙继续说道。
    “朝廷以文驭武已有百年,哪怕如今朝廷暗弱,但以文驭武之风并未衰减,如若福建水师只有我郑家一枝独秀,那我等大可以听调不听宣,那些文官手下无兵无将,只要我等不造反,朝廷也奈何不得我等,朝廷想要海疆安宁,必不能缺少我等的帮衬,可如今福建水师不止我郑家一支,还有那杨家父子,且对方如今的实力还与我等势均力敌。 ”
    “大哥也说了,这福建水师不止咱们一支,既然还有那杨家父子,为何那沈犹龙不派杨家父子去,这不就是明摆着针对我郑家!”
    郑芝虎有些不满道。
    “二弟!莫要胡言,如今那杨家父子剿灭萨摩藩倭寇已获大功,要是此次再让杨家父子率军前往倭国,那不是再次让杨家有机会获得泼天的功劳吗?”
    “大哥此话何解,咱们都知道,此番前去倭国,必然会有一场大战,让杨家父子去,不是正好削弱杨家父子的实力吗?”
    “二哥,此番前去倭国,只有我等才知晓此番前往倭国会有大战,朝廷是不知道此事的。”
    一旁的郑芝凤摇了摇头,解释道。
    “四弟这是什么话,既然我等都能知晓此事,朝廷怎会不知?”
    郑芝虎继续反驳道。
    “因为朝廷并不知道,我等暗中与萨摩藩和平户藩有着联系。”
    此刻,郑芝龙这才开口说道。
    “二哥,此番朝廷要是派我等出兵斥责倭国,我等必然要同意,因为朝廷中的那些文官不会让杨家父子再获泼天大功,再说了,朝廷以文驭武需要的是武将之间的平衡,一旦杨家父子接连获得泼天大功,到时候,这杨家父子受封为福建总兵甚至是三四品的将军,届时,杨家父子对我等拥有管辖权,甚至是指挥权,到那时,我等是听令还是不听令呢?”
    郑芝凤无奈的解释道。
    “四弟说的不错,一旦让杨家父子高升成为我等的上官,我等今后的日子怕是会举步维艰。”
    郑芝龙点头认同了郑芝凤的说法。
    郑芝龙也很无奈,此计是阳谋,无论此计是否和杨家父子有关,还是沈犹龙以文驭武的手段,他郑芝龙都必须接下,否则,后果很严重。
    更何况,如今笨港被杨家父子夺走,他只剩下中左所,可中左所距离大陆太近,近到完全无法用水师隔绝两岸,一旦他与朝廷翻脸,中左所必然守不住,到那时,他可就变成丧家之犬了。
    而且以他对杨家父子的了解,这两父子阴险狡诈,卑鄙无耻,必然会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
    三日后,笨港。
    杨三生收到沈犹龙派人送来的信件,杨三生看完信件中的内容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没想到这沈犹龙居然如此行事,看来这些文官骨子里就提防着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
    沈犹龙没有采取杨三生的计策,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杨三生父子的实力可以牵制住郑芝龙,但现在因为杨三生汇报说剿灭萨摩藩倭寇让他麾下舰队损失惨重,那他沈犹龙就让郑芝龙的舰队也遭受点损失,这样一来,郑芝龙被一个势均力敌的敌人牵制,必然不会有什么歪心思。
    虽说沈犹龙不了解倭国的情况,但他可以拿岛津光久的首级大做文章,只要郑芝龙麾下的舰队与萨摩藩甚至是倭国发生冲突,无论胜败,他都坐收渔翁之利,哪怕郑芝龙败了,不是还有一个杨家父子,反正这两人都是武将,且麾下实力庞大,这两人损失再大,也与他们这些文官没关系,且只要这两人一直狗咬狗,他们这些文官就能稳坐钓鱼台。
    虽然没能达成预期,但沈犹龙上报朝廷以及等待朝廷回复,至少也需要三个月甚至是四个月的时间,并且郑芝龙收到命令再整军出发,必然需要一些时日,这些时间加起来,差不多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明年1633年6月左右,而如今才是1632年12月初。
    眼下,针对郑芝龙的谋划没能成功,但依然给杨三生争取到了宝贵时间,杨三生现在就是缺少安稳发展的时间,只要郑芝龙陷入麻烦之中,没时间找他的麻烦,他就能抽出精力做些其他的事情,否则,被郑芝龙牵制住主要精力,他就无法继续做其他事了 。
    “时不待我,我现在有半年时间!”
    杨三生嘴里喃喃道。
    随即杨三生起身前去寻找他父亲,目前他父亲杨琮并未在安平堡坐镇,毕竟快要过年了,父亲也顺便回来陪陪他母亲。
    如今安平堡与笨港之间拥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虽然只能勉强通行,但这依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从陆路快速往返于笨港和安平堡之间,省下了通讯船只,也让两地的联系和发展更紧凑起来。
    目前笨港和安平堡的岸防炮台各高达上百座,且日夜都有士卒轮流值班,哪怕荷兰人的舰队再一次来袭,也只能饮恨当场,除非来的是荷兰人欧洲的主力舰队,否则,以目前东南亚的舰船,基本上没有任何一支舰队可以强攻登陆。
    为了更为便捷的运输基隆港的铁矿石和煤矿,杨三生也下令修筑了一条通往基隆港方向的道路,杨三生的父亲已经向基隆港的西班人打过招呼,虽然这些西班牙人心中有些不情愿,但奈何他们现在势单力孤,杨琮父子没有吞并基隆港,还正常与他们贸易,他们已经烧高香了,哪里还敢反驳。
    暂时没有把基隆港的西班牙人给赶走,杨三生也是有原因的。
    目前笨港和安平堡看似拥有三十余万人,但这两地的地盘很大,容纳两三百万人也是绰绰有余,要是再夺下基隆港,先不说得罪了西班人,光是建设基隆港,以及基隆港周边的煤矿、铁矿、金矿、铜矿等矿产,杨三生就缺乏开采的人手。
    反倒不如让西班牙人继续奴役基隆港附近的本地人,让这些人替西班牙人挖矿,然后杨三生花钱去买,等到西班牙人的船只来运送基隆港囤积的财货时,杨三生再来个一锅端,最后全都是自己的,并且自己还能得到那些被西班牙人奴役之人的称赞,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