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沈犹龙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沈犹龙生年不详,卒于1645年,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沈犹龙率义军抗清。八月初三,松江城破,沈犹龙殉难。
    ………………………………
    如今,邹维琏因剿灭红夷舰队有功,扬大明国威,被调入京师,眼前这个沈犹龙就是接替邹维琏担任福建巡抚之人,不过,眼下沈犹龙并没有兼任两广总,只是巡抚福建。
    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记载,想来邹维琏在任时已经把福建一带的海寇剿灭干净,因此在历史上才并无沈犹龙担任福建巡抚的具体事迹记录。
    不过此人乃是历史上的忠臣和抗清急先锋,虽然不通军事,但却是一个大明的死忠分子。
    “下官杨三生,参见巡抚大人。”
    刚一见面,杨三生立刻单膝下跪道。
    目前大明虽然是积重难返,但文官对武馆的压制力已经持续百年,如今他杨三生想要继续在福建混得好,必须学会给沈犹龙低头。
    “杨游击,免礼。”
    沈犹龙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三生说道。
    “本官继任前,曾收到过邹大人的信件,邹大人信中言明杨游击父子二人乃是国之柱石,不知杨游击对此有何看法。”
    “信中所言,乃是邹大人过谦了,下官父子二人为国尽忠,剿灭海寇和红夷乃是分内之事,岂敢称得上国之柱石,要是没有邹大人的提携,下官父子二人恐怕早已被我大明天兵剿灭,化为一堆白骨了。”
    杨三生不知这沈犹龙有什么用意,但说些好话肯定是不会错的。
    “不错,懂得分寸,本官甚感欣慰。”
    沈犹龙满意的点了点头,如今大明外忧内患,不少统兵的武将目中无人,对他们这些文官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敬畏,如今这个杨三生父子二人手握重兵,且还对文官恭恭谨谨,是一个知晓进退的明白人。
    “大人谬赞了,下官能有今日全靠邹大人提携,今后下官也需大人多多提携才是。”
    对于这种死忠大明的文官,杨三生必然不能用金钱来贿赂。
    要知道,贪财之人必然是怕死之人,历史上,清兵南下,明松江府知府姚序之弃官跑路,华亭县知县张大年举城投降,这些官员不是跑了就是投降,只有这沈犹龙,身居高位,却敢领兵抗清,说明其为人必然刚正不阿,金钱贿赂必然会让其心生厌恶。
    “下官此次面见大人,乃是邹大人离开泉州府前,命下官扬我大明水师天威,剿灭劫掠我大明商船的海寇,如今下官幸不辱命,剿灭海寇三千余人,并向大人献上海寇主谋等人的首级。”
    杨三生字正腔圆的说道。
    听闻杨三生的话,沈犹龙看向了身旁的人,对方点了点头,并挥了挥手,几名巡抚府下人端着十几个盒子纷纷上前。
    “这颗首级乃是倭国萨摩藩藩主,岛津忠恒之子岛津光久,剩余的则是其麾下部将等人的首级,这些倭寇劫掠我大明贸易船只,杀害船员,更是大胆妄为,企图袭击我大明水师,幸有大人庇护,下官这才侥幸击败这群倭寇,扬我大明天威。”
    等到这些盒子打开后,杨三生立刻解释道。
    听到这里,沈犹龙皱了皱眉头,倭国萨摩藩藩主的儿子,这种事,说大了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要是杨三生交的是活口,此事恐怕还有斡旋的余地,但杨三生直接交了个死人头,这件事恐怕再也没有斡旋的余地了。
    “大人勿忧,下官这里有大量福建商贾的联名信,信中言明,我福建商贾曾深受倭国萨摩藩倭寇之害。”
    说完,杨三生就从身上摸出一封信,交给了沈犹龙。
    这封信就是杨三生安排高安让那些商人弄的,毕竟死了一个倭国藩主的儿子,这种事可不是小事,虽然大明根本不鸟倭国,但如今大明风雨飘摇,要是因此事,招惹倭寇去而复返,沈犹龙必然要背这口大锅,届时,杨三生也要跟着倒霉。
    “嗯,你很不错,不过,今后再遇此事,断不可自作主张。”
    沈犹龙接过信,看完之后,点了点头,有了这封信,杨三生此番处死岛津光久也算是名正言顺了,不会成为朝廷中一些文臣攻讦杨三生这个武将的借口。
    “大人请放心,今后下官与家父,必然唯大人马首是瞻。”
    杨三生立刻上前表忠心,要知道,领导刚上任就有下属送功劳来,这种下属,哪个领导不喜欢。
    “很好,今后你父子二人好好为朝廷效力,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你父子二人,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说到这里,沈犹龙话锋一转,突然转变了话题。
    “郑芝龙一事,邹大人也向本官阐述过,不过,本官还是想听听杨游击的意见。”
    ‘终于问了,还以为你能继续装糊涂。’听到这话,杨三生心中暗道。
    “郑游击与下官乃是同僚,下官本不该多言,既然大人问了,下官必然知无不晓言无不尽。 ”
    “既然如此,那快快说与本官听听。”
    郑芝龙当初差点让邹维琏人头落地,邹维琏必然不会轻易的放过郑芝龙,哪怕邹维琏如今已被调入京师,但他也不可能让对方好过。
    “大人应该知道,我父子二人,虽然曾为贼寇,但我父子二人本就心向朝廷,奈何当初被郑芝龙威胁,外加刘香这个海寇的挟持,这才不得不与我朝天兵为敌,好在天佑我大明,刘香侥幸被我父子二人诛杀,并且击败红夷,最后终于摆脱了郑芝龙的威胁,这才顺利投入朝廷的怀抱。”
    说到这里,杨三生暗中掐了自己的手臂一下,硬生生的挤出几点眼泪继续说道。
    “此番我大军剿灭倭国萨摩藩的海寇后,侥幸找到了一些郑芝龙与倭国萨摩藩的通敌信件,并且在商贾张开平的指正下,下官这才知晓,郑芝龙正是劫掠我大明商船的幕后黑手,其意图就是为了垄断我大明与倭国的海贸,并迫使福建海商归顺与他,而后,他才能在我大明海疆继续呼风唤雨,甚至,甚至是自立为王!”
    “什么!!!”
    听完杨三生的话,原本只是眉头紧皱的沈犹龙瞬间拍案而起,怒喝道。
    “此事你为何不早早与本官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