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对马府中藩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藩主,港口外来了两艘大船,一艘夹板船,夹板船上的人指名道姓想要与藩主交涉,否则他们将用大炮炮击港口。”
    金石城,天守阁内,对马府中藩(以后简称对马藩)藩主宗义成正在为海贸一事头疼,他最近从国内得到消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不久之后准备限制日本所有藩主对外贸易的权利,也就是闭关锁国令。
    目前政令虽并未下达,但这条消息对于对马藩来说,可谓是一个晴天霹雳。
    “夹板船?又是那些佛朗机人?还是荷兰人?”
    宗义成没有抬头,只是继续研究如何应对德川家光限制海贸的应对之策。
    “藩主,这次来的并不是这些人,而是明国人。”
    “明国人?!这些明国人何时拥有夹板船了?!”
    宗义成瞬间起身,震惊的看着眼前跪着的下属。
    “属下不知,这些明国人态度强横,并不愿多说,目前正停泊在港口外围,如今不少船只被吓得不敢出港,还请藩主指示。”
    听完属下的回报,宗义成没作停留,直接向着港口而去。
    不多久,宗义成就看见港口外停泊的三艘船只,并且这三艘船只的炮舱全部打开,炮舱内的火炮全都暴露在外,仿佛随时都要开炮似的。
    看到那艘庞大的夹板船,宗义成知道自己麾下的战船不是其对手,他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既然对方要谈,那就去谈谈,随即就乘坐船只前往那艘夹板船交涉。
    对马藩作为一个正儿八经靠海为生的藩镇,宗义成可比国内其他藩镇更明白海贸以及战船的重要性。
    这种夹板船,跑得快,火力强,再加上对方早有准备,根本就不是他现在可以打过的,既然对方没有直接开炮,只是要求会面,说明对方暂时没有恶意。
    ……………………
    “在下宗义成,对马藩藩主,见过明国将军,不知明国将军远道而来,到此有何贵干?”
    抵达夹板船,被人带到一名身穿明朝游击官服的年轻人面前,宗义成先是有些惊讶,随后不卑不亢道。
    “汉语说的不错,看来你没少下功夫。”
    听闻宗义成的汉话流利,杨三生不由得夸奖道。
    “将军客气了,对马藩常年与李朝和贵国贸易,三方的官话都是汉语,汉语流利不足为奇。”
    杨三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既然如此,本将就不兜圈子了。”
    “在下洗耳恭听。”
    杨三生清了清嗓子说道。
    “本将名为杨三生,乃是大明福建兼东番海防游击,从东番起航到此,途径岛津氏的首里城,福江藩的五岛,平户藩的平户岛和壹岐岛,最终却停留在你对马藩的对马岛,你可知为何。”
    “本藩不知,还请将军明言。”
    宗义成听到这里大致猜到了什么,不过更让他惊讶的是,对方居然真是明国的海防游击将军,且旗舰还是一艘夹板船,明国何时有能力建造这些西洋人的战船了?
    “本将经过首里城和长崎等地时,听到一些传闻,贵国幕府将军不日即将限制海贸,不知藩主将如何应对此事。”
    听到这里,宗义成眉头紧皱,这明国将军从福建远道而来,不可能专门就为了此事跑来找他,且此事还只是在国内高层流传,并没有泄露到民间,不知道这个明国将军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杨将军真是神通广大,本藩此前也正在为此事头疼,没想到将军却及时出现,想来将军到此定是为了海贸之事。”
    猜不透对方心思的宗义成只能顺着这个明国将军的话来说,毕竟,对马藩对于眼前这个明国将军来说,应该只有海贸一事值得对方上心了。
    ………………………………
    对马藩于1635年被证实有伪造国书的事实,且如今对马藩家老柳川调兴(1603-1684)正在与宗义成这个藩主唱反调,计划从藩镇当中独立,成为幕府直属旗本,并且其还曾在宽永八年(1631年)向幕府揭露对马藩伪造国书一事。
    目前根据历史轨迹,柳川调兴应该再次准备向幕府揭露对马藩伪造国书一事。(宽永十年(1633年),柳川调兴第二次揭露。)
    ………………………………
    “藩主只猜对了一半,哪怕贵国完全封锁海贸,本将也能从中贸易,因为贵国幕府将军将留下福江藩的长崎港作为贵国唯一的‘合法’贸易港口。”
    为了勾引宗义成上钩,杨三生需要下点猛料才行,特别是‘合法’两字,杨三生的咬字声很重。
    “此事本藩并不知情,并且就算真有此事,也是本国机密,不知将军从何处得知此事的?!”
    听完此话,宗义成心中大惊,但表面上必须强装镇定。
    毕竟他是知道闭关锁国令的事,但却并不知道会留下哪一座贸易港,更不知道被留下的合法贸易港居然会是福江藩控制的长崎港。
    “本将如何得知此事,藩主不必多问,时间一到,真相自然揭晓,只是,到那时候,藩主是否还能与本将合作,可就说不准了。
    对了,藩主的家老,柳川调兴,此人有野心,希望藩主能仔细看清楚其为人,以免大祸临头之日,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杨三生也不作解释,丢下这句话,让对方自己悟。
    听完此话,宗义成沉完全呆住了,不知道对方到底知道些什么。
    沉默半晌,宗义成这才开口说道。
    “将军高深莫测,在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将军,还请将军明言。”
    “你有三天时间,等你调查清楚柳川调兴此人做过什么,或是准备做什么的时候,你会有兴趣再来找本将聊聊的。”
    “既然如此,那在下告退。”
    宗义成话音落下,杨三生只是看着他点了点头,后者则直接离开。
    ………………………………
    不多久,返回天守阁的宗义成正在思考杨三生在船上对他说的话。
    “这个明将像是知道什么,大祸临头?本藩有何事会招致大祸临头呢?”
    随即,宗义成就想到一件会让对马藩陷入危机的一件事。
    “伪造国书?!”
    “不对,不对,此事在对马藩都属于绝对的机密,只有本藩的嫡系寥寥几人才知晓此事,他一个明将怎会知晓此事!”
    “对了!刚刚那明将提到了柳川调兴,难道说!!!”
    “八嘎!!!!难道是那柳川调兴泄密了?!”
    一想到此处,宗义成冷汗直流,曾经对马藩伪造国书私下与朝鲜交涉一事,要是被德川家康知晓,他对马藩还会存在吗?!
    宗义成不敢赌,这场豪赌可是押上了他宗家的一切,一旦赌输了,他宗家可能会一无所有,甚至性命不保。
    “来人!”
    想到关键处的宗义成立刻对着门外喊道。
    “藩主!有何事吩咐?”
    很快,门外进来一年轻男子。
    “立刻派人去暗中调查柳川调兴,一天之内,我要知道柳川调兴这几年都做过些什么事!”
    “属下遵命!”
    ………………………………
    “少将军,咱们要是在这等上三天,那个对马藩的藩主没来怎么办?”
    安平堡号,章明站在杨三生身侧疑惑地问道。
    “他最好来,否则,我不介意帮他一把。”
    看了一眼恢复如初的对马岛港口,杨三生嘴角微微上扬。
    因为杨三生知道,越是位高权重之人,越是不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豪赌,更何况,这场赌局,宗义成还不是庄家,只是筹码而已。
    宗义成能否活命,完全要看德川家光的态度。
    因此,杨三生笃定,宗义成赌不起,也不敢赌,只要宗义成发现柳川调兴的行为,必然会回来找他聊聊。
    ………………………………
    三日后,杨三生见到了一脸惶恐,仪态尽失的宗义成。
    “还请将军救我!”
    刚一见面,宗义成就对着杨三生下跪。
    “只要将军能救我,今后我对马藩必将以将军马首是瞻!”
    “宗藩主快快请起,既然本将不远千里找到你,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杨三生急忙上前一步,扶起宗义成,嘴里继续说道。
    “想必宗藩主已然知晓伪造国书一些泄露,应该也处理了泄密之人,对吧。”
    听完杨三生的话,宗义成再次一拜。
    “不愧是天朝将军,早已洞悉一切,柳川调兴这个叛徒昨夜已被我亲手处决,只是,我还有一事不明白。”
    “宗藩主请讲。”
    “根据柳川调兴的供述,其在宽永八年就曾向德川家光揭露过对马藩伪造国书一事,只不过,当时德川家光并未处置此事,因此,这叛徒准备再次告密,幸得将军及时提醒,我才在这叛徒家中搜出重要证据………………”
    “宗藩主,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了。”
    听到这里,杨三生明白宗义成想问什么了。
    毕竟叛国也是死罪,而且还是罪无可恕,一旦迈出去那一步,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而伪造国书一事,既然第一次被揭露时相安无事,是否就意味着,德川家光并不打算从重处罚对马藩。
    宗义成心里其实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毕竟谁没事喜欢找死,要不是逼不得已,谁也不会造反。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杨三生的推波助澜,柳川调兴虽然死了,但杨三生却还知道这件事,并且知道的更多,这才是让宗义成慌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宗藩主是想知道,德川家光对于伪造国书一事,是否会从重处罚,对吧。”
    “什么都瞒不过将军,虽然我是第二代对马藩藩主,但对马藩传承久远,我不想对马藩毁在我手上。”
    经过刚刚的谈话,宗义成也逐渐冷静下来。
    从他昨夜处死柳川调兴到现在,他整个人都处于惊恐且紧张的状态,但这也和杨三生给了他时间限制有关系,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自己最大的秘密被揭露出去,不恐慌那是假的。
    恰巧杨三生这等实力强大,且正好能保他性命之人,刚好在此地,所以他才会第一时间跑来找杨三生求救。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后,这才发现,既然柳川调兴在宽永八年就出卖过他,为何他到现在都相安无事。
    “宗藩主不妨回想下,三日前,本将曾对宗藩主说过的那些话。”
    杨三生不急不慢的说道。
    ………………………………
    历史上,德川家光在位时,最突出的政绩就是加强了幕府的中央集权,稳固了幕府的统治地位,但最严重的代价却是闭关锁国。
    因此,德川家光要想更顺利的执行这项国策,必然不会深究对马藩伪造国书一事,拿住对马藩的政治痛点,对马藩才会为德川家光更好的执行闭关锁国的国策。
    但这些都是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如今的宗义成可看不到这些,因为他可是当局者,这种致命的政治把柄一旦被他人掌握,宗义成的生死可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就连普通人都不想自己的生死被他人掌控,更何况宗义成这种身居高位之人了。
    而杨三生只需要凭借实力,站在此处,推波助澜即可,有时候,自身的强大源自于敌人的想象。
    同样的,敌人的愚蠢,也源自于自身的胡乱揣测。
    ………………………………
    “将军的意思是,闭关锁国之策,以及留下福江藩的长崎港作为唯一的‘合法’贸易港口,都是为了针对我对马藩?”
    想到这里,宗义成额头冷汗直流,刚刚心里仅存的侥幸瞬间烟消云散,因为,对马藩距离日本本土最远,也是最为依赖海贸的藩镇,要是失去海贸,对马藩的生死则完全被德川家光掌控。
    届时,德川家光只需一句话,即可决定对马藩的未来。
    听到此话,杨三生笑而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
    很好,宗义成已经陷入思维误区当中了。
    这两件事,看似针对了对马藩,实则只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限制了海贸,也就限制了自身实力的发展,长此以往,中央将实力强大,藩镇则实力衰弱。
    “我想通了,请将军救我!”
    几分钟后,宗义成再次对着杨三生下跪道。
    此刻,宗义成心中再无疑虑。
    “宗藩主可是考虑清楚了,有些事,一旦做了决定,再想后退的话,可是会尸骨无存的。”
    这一次,杨三生没有去扶宗义成,而是目光深邃的盯着对方。
    “难道宗藩主就不好奇,本将是如何得知对马藩伪造国书一事的?”
    “将军说笑了,在下虽然不才,但也知道汉人有句古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我对马藩的未来,岂能被他人掌控。”
    宗义成没有犹豫,义正言辞道。
    “很好,宗藩主可以起来了,宗藩主是个聪明之人,本将也最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本将可以保证,无论德川家光是否执行闭关锁国之策,对马藩的贸易都将不受限制,并且本将也愿意为宗藩主提供适当的军事援助。”
    “将军如此慷慨相助,不知在下有何事能为将军效劳。”
    起身后的宗义成急忙说道。
    “本将途径首里城时,与那萨摩藩的岛津氏发生了些许摩擦,并夺下了首里城,要不了多久,本将就能掌控整个琉球群岛,想来不久之后,岛津氏大概率会向幕府将军求援,到时候,幕府将军一旦答应,福江藩作为幕府最忠实的盟友,必然会发兵援助,届时,矛盾一旦扩大,宗藩主麾下的舰队也有可能被幕府征调。”
    “原来如此,将军请放心,只要将军能保证对马岛今后的贸易不断,并保证对马藩起事后,将军能提供军事援助,在下愿意帮助将军解决这些麻烦。”
    心下震惊之余,对宗义成来说,此事也是杨三生交给他的投名状,一旦此事做好,他和杨三生就将绑定在一起,否则,他只能独自面对伪造国书一事泄露,来自于德川家光的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