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战将起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当下,杨三生立刻跑出房间,找他的父亲杨琮,准备让他父亲在笨港内找一个身形和声音都与刘香相似的人。
    只要杨三生让这与刘香相似之人所乘坐的那艘船冲在第一线,然后,这艘船再被敌方的火炮击中。
    届时,立刻就让那艘船上的水手大喊‘大首领刘香被炮弹击中’之类的话,最后,他再借此机会指挥大军狼狈撤退就行了。
    至于李历那支贸易船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杨三生给李历的回信当中说道‘令他们不计一切代价与大部队汇合’和‘如被俘可立即招供保命’等话。
    要是李历的贸易船队被俘,杨三生一点都不会担心,因为,李厉与笨港都只在海面上交易,且李厉船上商的水手都不是笨港的人,李厉商队里的人被抓,对笨港的影响无非就是失去扬州府周边的贸易而已。
    至于李历本人,当他投靠杨三生,并被杨三生所拥有的势力震慑时,第一次率领贸易船队抵达扬州,他就把家人给接上船,送到笨港了。
    毕竟李历突然有了这么多的商船,肯定会引起孙家的怀疑,不把家人接走的话,他的家人也早晚会死于孙家之手。
    ……………………
    翌日清晨
    当杨三生在布置自己的计划时,他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中左所集结近两百艘战船,打着郑芝龙的旗号,已经在前往笨港的路上,预计两日后的清晨即将抵达笨港外海。
    “难道郑芝龙的目的是用贸易船队牵制我的主力,然后再偷袭笨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杨三生大惊。
    可随后,杨三生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性,因为强攻笨港不合理。
    消灭与自己实力势均力敌的海寇,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贸易战和游击战消耗,慢慢拖垮对方,强攻只能是两败俱伤。
    更何况,以目前郑芝龙麾下的战船数量,想要强攻笨港的话,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郑芝龙早就对笨港发起强攻了,更不会任凭杨三生他们长期霸占笨港,哪怕笨港目前还不属于明朝疆土。
    “看样子,郑芝龙这是打算声东击西。”
    想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杨三生喃喃道
    “中左所方向应该是郑芝龙的虚兵,用来牵制我军主力,台北方向应该才是郑芝龙的主力部队。”
    “不过即便是这样,笨港也必须有大部队留守才行。”纵然是猜到了郑芝龙的策略,但是杨三生也不敢拿笨港的安危来冒险。
    因为他损失得起李历率领的贸易船队,却损失不起笨港。
    随后,杨三生就让他父亲杨琮率领八十艘战船及三千水手驻守笨港外海,陆军则无变动,他本人亲率八十艘战船及四千水手前往台北基隆,剩下的三十余艘战船和近两千水手,继续驻守澎湖,劫掠闽粤沿海的商船。
    …………………………
    又过了一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平面上时,李历所率领的贸易船队抵达了基隆港外海,并且能在船上看见基隆港附近西班牙人修筑的圣*沙尔瓦多城。
    率先抵达基隆港外海的李历忧心忡忡的注视着周围的海面,然而,附近的海面上,除了基隆港内西班牙人的一艘盖伦船外,再无其他任何东西。
    当李历在昨日收到杨三生的回信,顿觉不可思议,因为杨三生在信中的口吻有些悲观。
    说什么让他们不计一切代价与主力汇合,甚至还有什么,被俘后,可立即招供以保性命之类的话。
    李历可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巨寇会在没有发生战斗前,就自己堕自己的士气,这不是摆明了告诉他,这场战斗他们输定了嘛!
    不过,如今的李历已经没有后路,毕竟他的父母都在笨港,他只能跟着杨三生一条道走到黑。
    李历等人焦急的在海面上等待了近两个时辰,海面上终于出现了大量的战船,然而,出现的这些战船并不是他们的援军,而是悬挂着‘郑’字大旗。
    “东家!咱们该怎么办!?”
    如今,敌军率先抵达,李历他们已经无路可逃,毕竟他们这些船都满载着货物,想跑也跑不快。
    “立刻让所有船把货物抛下海!”
    联想到杨三生在信中让他不计一切代价时,李历下定决心道。
    “抛下海?!东家!船上这些货物可值近十万两银子。”
    听到李历令他们把货物抛下海,水手有些迟疑。
    “听不见我说什么吗!立刻给我把货抛都扔进海里!”
    看见身旁的水手没有反应,李历再次大喊一声。
    “是,是。”
    随后,李历麾下的船队开始不停的把货物抛下海,并在抛货的过程中,调转船头,往台东方向逃窜。
    …………………………
    “该死的!这些海盗居然把货都扔进海里了!”
    此时,作为舰队先锋的郑芝虎发现海盗的动作后,无比惊讶。
    “立刻给将军发信号,请求追击!”
    随即,郑芝虎就对着传令兵大喊道。
    没过多久,郑芝虎就得到了准许追击的答复。
    随着郑芝虎的三十艘先锋船队前去追击,郑芝龙心中也不免担心起来。
    要知道,郑芝龙这次来可不仅仅只是拦截笨港海盗的贸易船队,而是为了消灭笨港海盗的生力军,要是笨港的海盗没来的话,那邹维琏和郑芝豹那里可就麻烦了。
    不过,郑芝龙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他认为,笨港的海盗必来营救,否则,断掉贸易通道,这群海盗与他僵持到最后,只能是慢性死亡。
    …………………………
    “没想到这群海盗还真是富啊!”
    当郑芝虎率领先锋船队追赶海盗的贸易船队时,顺手打捞了一个被抛入海还未沉没的木桶,打看发现木桶中装的居然是铁矿时,大为震惊。
    要知道,如今的铁矿算得上是皇帝专卖的,普通人想买的话,只能花大价钱去贿赂那些矿监(1),要知道,那些矿监可个个都是贪得无厌之徒,没有足够多的银子贿赂,根本就别想买到任何矿。
    (1):明神宗时期,为了遏制广泛开矿,造成‘公私交鹜矿利,而浙江、江西盗矿者且劫徽、宁,天下渐多事’,所以,‘罢蓟镇开采,南中诸山矿,亦勒令禁止’,刚开始虽被大臣组织,但,万历二十七年后,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且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遭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遭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至此,明神宗遂以‘连年征讨,库藏匮竭,且殿工典礼方殷,若非设处财用,安忍加派小民’为借口,于万历二十四年,派出第一位矿监,至此,明朝矿山皆为矿监所掌,最终,虽肥了皇帝帑库,却苦了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