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图穷匕见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七日之期一晃而过,在这七天中,杨三生总共收拢了登州城内近两千辽人。
    其中包含有七百辽人士卒,这些辽人全都是受到士绅迫害的辽人士兵以及其家眷,不得已而投靠他杨三生。
    当然,收留这些辽人的后果就是,杨三生不仅得负责这些人的饮食起居,还要扛住登州士绅的压力,好在耿仲明一直在其中斡旋,才没有让杨三生被立刻驱逐出登州城。
    哪怕是这样,杨三生也被下达了最后通牒,只要叛军孔有德的大军抵达登州城外,杨三生必须即刻离港,否则总兵张可大将会对他发起进攻。
    …………………………
    晌午时分,杨三生指挥着麾下的水手收拾行囊,当然,这些都是做给登州城的士绅以及张可大看的。
    因为今早他收到总兵张可大的消息,孔有德的叛军将于明早清晨抵达登州城,因此,杨三生最迟必须在今夜离开登州码头。
    不过,杨三生在昨晚就收到了耿仲明的来信,信中表示,孔有德大军的前锋军将于午夜抵达登州城下。
    也就是说,今晚杨三生陪孙元化等登州城的官员会面时,需要控制住这些官员。
    之所以孔有德的叛军已经兵临登州城下,孙元化都还有心情会见杨三生,就是因为,孙元化自信的认为孔有德来登州城只是为了接受朝廷的招安,而不是攻打登州城,因此,孙元化才有闲心接见杨三生。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孔有德与孙元化之间的书信来往,更重要的是此二人认为,有了杨三生的加入,以及他收拢的那些辽人士卒,孔有德和耿仲明俩人对拿下登州城的把握更足了。
    …………………………
    傍晚,杨三生麾下的水手把行囊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连带那些辽人也一并送入船舱内,一副今晚就准备走的模样。
    此时,耿仲明麾下一名校尉及十余名士兵陪同一名文官来到码头,找到了杨三生。
    “本官奉巡抚大人之命,邀请杨船主前往醉仙楼与巡抚大人共饮,以及为杨船主饯行。”
    文官说完,不待杨三生反应,就直接带着杨三生走了。
    而杨三生只得对着石吉祥说道
    “等我回来后,咱们即可出航。”
    “遵命。”
    石吉祥会意的点了点头。
    等到杨三生离开,石吉祥立刻率人跑进船舱,并从船舱中找出耿仲明给予他们的明军军服,并趁着夜色前去醉仙楼。
    由于醉仙楼的守备士兵全都由耿仲明麾下的士卒值守,只要等到晚上,石吉祥等人就可以借着夜色来到醉仙楼,并控制住孙元化等人。
    ………………………………
    随着夜色逐渐降临,登州城再次迎来了黑夜,而今夜的登州城将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久后,杨三生来到醉仙楼,整栋楼的一楼空无一人,显然这里已经被清场,只有孙元化等官员在二楼等他。
    来到二楼后,杨三生终于见到了孙元化本人,此时的孙元化身着一身便服,一股温文尔雅的书生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才刚刚年过五旬,但是却一点都不显老态,反而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小子杨云生参见巡抚大人。”
    然而,让杨三生意外的是,按照耿仲明的说法,这里应该有不少其他的登州官员,可是,他只看见了孙元化一人。
    “免礼。”
    仔细打量了一下杨三生,孙元化还是较为满意的。
    今天他会见杨三生是被其他同僚极力阻止的,就是因为杨三生几乎把整个登州城内的士绅给得罪了个遍,其他同僚迫于士绅情面不愿来此。
    可孙元化并不在乎,因为他从杨三生低价出售粮食,并主动收容那些辽人的行为来看。
    此子是一个为国为民,且顾全大局的贤士,正是这段时间杨三生不遗余力的收拢城内那些受到迫害的辽人,他孙元化才更有把握招安孔有德。
    如今鞑子势大,有此等顾全大局的人才为国效力的话,大明也能早日剿灭鞑子,早还百姓安宁。
    孙元化和杨三生两人落座,跟着杨三生来的那名耿仲明麾下的校尉也自觉的退后几步。
    但却没有离开杨三生的身后,显然,在这种关键时刻,耿仲明还是对自己人更为信任一些。
    …………………………
    酒过三巡,杨三生主动说道
    “小子曾听闻登州乃是‘东陲之西学堡垒’如今小子亲自来到登州城后,方才知晓,所言不虚呀。”
    “噢?杨船主居然知晓这些,难道杨船主也对西学感兴趣?!”
    听闻杨三生这样说,孙元化顿时来了兴趣,毕竟他一生最爱西学,更致力于在大明推广西学及天主教。
    “一、钦崇惟一天主在万有之上,不可有别的神,二、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守瞻礼主日,四、孝敬父母,五、毋杀人,六、毋行邪淫,七、毋偷盗,八、毋妄证,九、毋愿他人妻,十、毋贪他人财物。”
    杨三生没有回答孙元化的问题,而是把天主教的十诫给说了出来。
    “你!你居然知晓十诫!”
    此刻,听到杨三生居然如此顺畅的说出天主教的十诫时,孙元化大吃一惊。
    要不是看在杨三生有着地地道道的黄皮肤、黑头发和黑色眼睛,他都怀疑眼前此人乃是西洋人了。
    杨三生并未在乎孙元化的惊讶,而是继续说出了他对西学的认可,以及孙元化在传教士的帮助下着作的《西洋神机》一书等等与西方有关的话题。
    而被杨三生震惊到的孙元化来不及提问,只得继续听杨三生侃侃而谈。
    时间也在杨三生不停的说,孙元化安静的听,这样的状态一分一秒的度过,直到更夫敲响了子时的锣声。
    “铛!铛!铛!”
    听到子时的锣声响起,杨三生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校尉,而他身后的校尉也对他点了点头,表示人已就位。
    此刻,杨三生也正说到荷兰人那高大的战船,听得入神的孙元化丝毫没有在意杨三生已经走到校尉身旁。
    并且杨三生的手在不经意间已经触碰到校尉腰间携带的刀把之上。
    “噌!”
    一声刀响,杨三生瞬间拔出校尉腰间的短刀,直指孙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