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招安?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1631年10月初,距离第一次笨港之战已过去两个月的时间。
    泉州府,巡抚衙门
    “巡抚大人呐!您可要为咱们做主呀!”
    此时的巡抚衙门正有数十名衣着华丽的商人在此处号啕大哭。
    此时,坐在椅子上的邹维琏揉着额头,感觉自己的头都快大了,如今,这些泉州的商人已经不止一次的跑到他这个巡抚衙门来哭诉了。
    自从两个月前,郑芝龙在笨港战败,随后郑芝龙就在中左所大肆的抓捕所谓的杨琮的内应。
    导致中左所的百姓人心惶惶,更是有不少百姓直接逃离,甚至还有不少人跑去了笨港以求庇护。
    这让他堂堂的福建巡抚情何以堪,他治理下的百姓,宁愿跑到海寇控制的笨港,也不愿继续留在福建,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
    而邹维琏愤怒的对象并不是控制笨港的刘香与杨琮,而是郑芝龙。
    因为郑芝龙为了先清除中左所所谓的内应,而拒绝了他邹维琏要求他出兵剿灭海寇的提议。
    这也就间接导致了福建大量商人的商船被杨琮麾下的海盗劫掠。
    并且,杨琮麾下的海盗也学习郑芝龙曾经的举动,只抢劫,不杀人。
    不过,刘香麾下的海盗就不一样,刘香麾下的海盗虽然也抢劫商船,不伤船员的性命,但是却会上岸掳掠百姓,强迫沿海地区的百姓跟他们离开。
    这也让福建沿海地区的百姓内心惶恐不已,如今福建沿海已有数千百姓被掳走了。
    而官府无力剿灭这些肆掠的海盗,更是加剧了沿海地区的恐慌情绪。
    他已经接到过好几次急报,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强盗,虽说这些强盗被当地衙门和卫所士兵及时剿灭,但是这种民心不稳的局面已逐渐蔓延。
    “巡抚大人呐,如今这海面上海盗肆掠,光是咱们泉州府的商船就被劫了不下三十艘,更何况其他地方。”
    等这些商人哭的差不多了,一名年长的商人清了清嗓子说道。
    “还请巡抚大人赶紧派兵剿灭海寇,以还海疆安宁。”
    听到此话,邹维琏眉头皱的更紧了,如今并不是他邹维琏不肯剿匪,而是那郑芝龙不听号令。
    “要是巡抚大人再不派兵剿灭海寇,我等就只有去京城告御状了!届时巡抚大人可不要怪我等不顾及情面了。”
    由于邹维琏的默不作声,原本语气和善的长者突然言辞激烈道。
    此刻,邹维琏已无路可退,这些商人大多数都有族人在京城当官,或曾经在京城当官的族人。
    所以这些人根本就不怕他这个巡抚,平时大家还能和睦共处,一旦这些人的利益受损,定然会撕掉和善的面具,变成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犬。
    说这些人商人是恶犬一点都不为过,面对凶狠的海寇时,这些商人唯唯诺诺,可面对自家官兵时,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本官已有剿匪对策,诸位先请退下吧,本官会给诸位一个交代的。”
    半晌过后,邹维琏才缓缓开口说道。
    “哼!既然如此,我等就再相信巡抚大人这一次。”
    ………………………………
    “巡抚大人有何对策?”
    等到商人都离开,邹维琏的幕僚问道。
    “招安!”
    “招安?!”
    幕僚诧异道
    “可大人不是不准备招安吗?”
    “事到如今,已没有其他方法可行。”
    …………………………
    三日后,澎湖县
    此时,杨三生正率领50艘战船及3500名水兵在澎湖休整,经过这两个月的劫掠,如今这泉州府沿海地区可谓是心惊胆颤,鸡犬不宁,大多数的海商在缺乏护航舰队的情况下,都不敢再单独出海贸易了。
    由于杨三生化整为零的劫掠方式,使得福建沿海地区几乎处处都遭到了他麾下海盗的袭击和掠夺。
    特别是打着刘香旗号的那些船只,经常性的上岸抢夺人口牲畜,导致福建沿海地区几乎每天都有急报送往泉州府。
    “少统领,刚刚大统领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言明此信是福建巡抚邹维琏送来的。”
    王英拿着一封信来到杨三生身旁说道。
    ………………………
    王英是在一个月前见到杨三生的,对于杨琮这个16岁的儿子,王英是非常好奇的。
    杨三生布局,击败了刘香,但杨三生却并没有把刘香身死的消息透露出去,反而还经常让他们打着刘香的旗号去抢劫。
    这对王英来说,真的很难理解。
    按理说,任何一个人能杀掉刘香这种巨寇都会当成是一种荣耀,不停的炫耀,这样才能拥有更高的声望,最后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可杨三生好像完全不在意这些,只是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掠夺人口,以补充笨港和澎湖的人口数量。
    可这在王英看来,养那么多闲人完全没用,还不如多招募点手下冲锋陷阵,好抢更多的金银财宝。
    抱着这些疑惑,王英也不知该如何开口,但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劫掠,他能明显感觉到,杨三生与刘香的不同。
    刘香喜欢成规模的劫掠,而杨三生则喜欢让大军分散,只为劫掠更多的人口、粮食等物资。
    不过从今天的成果来看,这种分散劫掠的行为比刘香的大规模活动要好很多,并且王英还隐隐觉得,杨三生已经在这片海面上逐渐压制住了郑芝龙。
    ………………………
    “噢,是吗?”
    拿过信后,杨三生大致的看了一下,随即就把信给扔了。
    对于朝廷的招安信,这早就在杨三生的意料之中,只是,这招安信来的太早了,他们现在还不能接受招安。
    “三生为何如此?”
    看着杨三生把信扔了,王英非常不解,如今朝廷招安,他们终于能够合理的占据澎湖和笨港,可杨三生为什么要放弃这个机会。
    “因为台湾还有同样不被朝廷待见的红毛鬼。”
    杨三生微笑的回答道。
    “红毛鬼?!这些异族人本就不是我汉人,不被接受实属正常。”
    “可他们的船却是我想要的。”
    “三生想要攻打这些红毛鬼?!”
    听闻此话,王英不解道
    “既然如此,三生何不借助朝廷的力量,只要三生接受朝廷招安,届时朝廷的补给一到,三生不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这些红毛鬼了吗?”
    “可是,这样的话,我就没办法明目张胆的消灭郑芝龙了。”
    王英听到这里,更是糊涂了,这杨三生既想要消灭红毛鬼,又想要消灭郑芝龙,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王叔不必再问,招安之事我此时绝不答应,至少现在还不行,还望王叔理解。”
    对于此事,杨三生不打算多做解释。
    毕竟,杨三生总不可能告诉王英,两年之后,荷兰人会对明朝发动战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