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十里洋场养家忙147
作者:贫穷的三七呀!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最新章节     
    徐曼华来的很快,瞧见正坐在树荫下抽烟的卢平生,款款上前抽出桌子上的香烟自己点燃。
    她眯眼吐出眼圈后,轻笑出声:
    “这么急,怎么了?”
    “李晓雅什么时候死?”卢平生开门见山。
    徐曼华扶额,“为什么要死,看她活着,在泥潭挣扎不好吗?”
    卢平生将手中的报纸放在徐曼华的面前,她瞧了一眼后,笑得花枝乱颤。
    “这,也没说假话啊,你急什么?”
    卢平生冷冷道:“你以为她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诋毁我?”
    徐曼华款款坐下,语气里带着一丝偏执道:
    “咱们说好的,你做什么我不管,但李晓雅这个人归我,死活都得归我。”
    卢平生还要再说话,徐曼华打断他,没有丝毫诚意地安慰道:
    “那我给她点苦头吃吃?”
    卢平生压下的眼底闪过一抹厌烦,若不是。。。
    夏日的暴雨过后,空气清新几分,又在烈日下蒸发落在地上的雨水,宛如巨大的蒸笼,让人热得喘不过气。
    在卢平生的重金之下,半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卫家已经焕然一新。
    “卢大哥,这批匠人确定都会送走吗?”
    卫渺并不放心,卫家的老房子外观没变,内里也没有变化,但地下,却和卢平生家的地下密室某一处只有薄薄一层间隔。
    两人打算过几天,就将间隔敲掉,做一个隐秘的石门。
    “放心,他们都是可靠的。”卢平生表情十分严肃。
    这些都是从西南过来的人,经历过最严格的培训,有着最纯粹的信仰。
    卫渺除了信自己,大部分是信任卢平生的。
    卢平生对她来说亦师亦友,指导她为人处世,包容她的各种小毛病。
    “行吧。”卫渺无所谓。
    和卢平生走近是她自己的选择,无论后面是什么路,她也会一路走下去的。
    后面的半个月时间,卫家的房子里陆陆续续搬来了七八家租客。
    除了杨秋实卫渺还算熟悉,其他人都是三教九流都有。
    有大学的教授,有银行的职员,也有拉黄包车的车夫,有码头的苦力,更有在家写稿的作家。
    形形色色的人,让冷清了一个月的卫家瞬间充满了烟火气。
    弄堂里的人揪着卫渺问:“阿渺,卢先生这房子多少钱一个月出租的?”
    卫渺笑的乖巧,懵懂天真道:
    “偏间是四个大洋,我阿妈他们原来的正房要十个大洋。。。”
    就这个消息一出,弄堂的人沸腾了。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房子的价值,也第一次知道房子买了之后可以不住,但可以挣钱的。
    于是弄堂里家中有空房屋的人家,快速开始学习卢平生的模式。
    光董太太家,就租出去了三间,每个月得的钱财,足够她平安度日。
    一时间,弄堂里多了很多陌生的身影,热闹非凡。
    卫渺有了两条生产线,青霉素磺胺也出了不少货物。
    卢平生前日离沪去港,准备把手里的磺胺出手,顺便再运输大批的原料回来。
    卫渺无事儿可做,开始研究地下密室里的八盏铜灯。
    她将灯盏里灌满桐油后,她划了火柴,点燃桐油灯后,拉下电闸。
    整个密室瞬间陷入黑暗,而大理石地面上,出现了八朵梅花印记。
    看着熟悉的图案,出现的八个方位,卫渺眼神微微眯起。
    原来她和卢大哥都想差了,那梅花铜牌竟和倭人没有太大关系。
    而是和这个密室有关系。
    卫渺出了密室,回了隔壁家中。
    院子里,租客家里的五六个半大的孩童满头汗水不止,也挡不住他们在院子里嬉戏玩闹。
    门口杨秋实坐在屋檐下眯眼打盹,丝毫不受他们的影响。
    看见卫渺咧嘴笑道:“阿渺,你回来了。”
    “杨大哥,今日怎么没去码头?”
    杨秋实一言难尽地看着小崽,怪不得卢先生说她鬼精灵。
    她明知道自己是被卢先生派着保护她的,每日都要逗他几下。
    “今日身体不舒服,休息半日。”
    卫渺欣赏完老实人说谎,笑嘻嘻地进了屋子,关上门后,从夹缝里将两枚铜牌拿出放在自己贴身小包里。
    卫渺刚出门,就见一个腰身五大三粗的阿嬷在院子里扯嗓子骂道:
    “哎呦喂,作孽喂,黄教授出门又不关灯,这电费可是大家伙一起均匀的呀。”
    她声音又尖又利,直接压住了孩童的玩闹声和树荫上呼朋引伴的知了叫声。
    弄堂里其他人也都窃窃私语,小声议论。
    “还有吴先生,家中电扇日日摇晃,一天用电比我们一月都多,为何要均摊电费哦。”
    崔阿婆守在自己家的葱油饼摊子上,听见原来的卫家传出这种声音,幽幽叹气。
    对着正躺在椅子上虚眯着眼睛的儿子道:
    “阿平,侬去市场买两袋面粉,我总觉得这天气热得反常。”
    崔立平懒洋洋地起身,光着的上半身上戴着的铜牌十分显眼。
    “阿妈,这大中午的,使唤我也不怕心疼。”
    崔阿婆将手上的油污洗干净,捶打着僵硬的老腰道:
    “阿妈心慌,往日申市的夏日并没有这样热的,多买些米粮备着,总是好的。”
    崔立平自从和董太太在一起后,就不再想着四处晃荡,反而正经在家,也和崔阿婆学一学如何葱油饼。
    董太太剪头发的手艺虽然不精,但她收费低,好些人为了省一两个铜钱也是愿意去的。
    两人商量好了,往后在一起,两个手艺人总是饿不死的。
    崔阿婆人老成精,自然知道自己儿子的事情,小时候管不住,如今儿子已经四十,她更不会自讨没趣。
    崔立平听见阿妈这样讲,即便是不情愿,他还是起身回房间,看着椅子的新衣服,心头火热。
    他细细嗅了嗅自己身上的汗味,打了一盆水,给自己擦身后,穿上衣服才出门。
    “阿妈,箱子里的钱我全拿走了。”
    说完,顶着大太阳进了董太太的理发店。
    ————————————————
    还有一章哈~~~~
    之前的错误和现在的~~~
    我明天早上慢慢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