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知否白氏-白若楠(完)
作者:月亮可蓝猫   综穿之我只想过享福生活最新章节     
    不管顾偃开是如何的不愿,如何的不甘,他从清月那里回去后,明显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
    不仅他自己感受得到,他身边的人,见过他的人也是如此。
    跟在他身边伺候他的人发现侯爷最近这几日咳嗽的次数变多了,而且一日比一日更加严重,甚至还咳出了血。
    而在上朝或者当值时,他的同僚都能看出顾偃开苍白憔悴的样子,他们一开始以为他只是身体不舒服,过几日就会好,但后来更是直接不来了,一打听才知道顾偃开身体已经很严重了,现在卧病在床,昏迷好几日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家都叹息的摇了摇头,看来顾偃开是没救了。
    事实也确是如此,顾偃开昏迷几日之后,好不容易醒来,看着房间内空无一人,他想说话喊人进来,但他太虚弱了,只能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又想伸手拍床沿,发出些动静,手都动不了,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但丝毫没有用。
    最后他只能感受着自己身上的力量渐失,不甘的,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厮打开了房门,端着一碗药进来了,他径直走到了床边,刚要把药喂给侯爷,却发现了不对劲。
    他之前离开去端药的时候,侯爷身上的被子还好好的盖着,但现在侯爷的胳膊都露出来了,明显动过。
    “侯爷,侯爷。”小厮喊了两句,而侯爷却没有任何动静。
    他颤抖着,小心翼翼的伸出手试探了一下,没有呼吸了,吓的他端在手中的药一下子摔在了地上,当下,他也顾不得什么,连忙哭喊着跑了出去。
    顾偃开去世了。
    对此,清月没有一点伤心,反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惬意,好像一直压在心里的某种情绪也随着他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了。
    而她的两个孩子自小就和顾偃开生疏,不亲近,尤其是知道顾偃开从前做的事后,对他更是疏离,对于他的去世,心中也没有多少伤心的情绪。
    .......
    宁远候顾偃开去世后,忙完所有事情,清月就专门举办了一场答谢宴。
    她的答谢宴来了不少人,连邕王和兖王的王妃都来了,或许是这一次官家有了亲生的皇子,而且如今太子已经长成,并且朝臣皆臣服太子,他们的丈夫没有了登上皇位的可能,只是普通的宗亲,所以她们也少了几分盛气凌人。
    清月端着酒杯向一个方向看去,那里坐着的是英国公夫人,她正和她的女儿张桂芬在看戏。
    不到一会儿,清月就看到,如兰和明兰就去了那里,而张桂芬看到她们,站了起来,笑着拉她们坐下,聊起天来。
    说起来,明兰如今也嫁人了,嫁的正是之前她的祖母给她相看的人家,医药世家白石潭贺家的嫡孙贺弘文。
    贺弘文的祖母和明兰的祖母以前是闺中密友,到了如今两人的关系也不错,而贺老太太对明兰也很欣赏,非常喜欢她的性格,对于这门婚事她是非常赞成的。
    明兰和贺弘文成亲后,相处的很不错,贺弘文是真心的对明兰好,不仅事事听她的,还让她掌管家事,家里的事情都由她做主,对此贺老太太也不反对。
    有时候外出采药,还会带着明兰,不让她一直待在后院,而是带着她看遍山河,明兰和贺弘文去了很多的地方,看了很多的美景,心胸都开阔了很多。
    这一次,虽说是如兰嫁给了顾廷烨,但机缘巧合,张桂芬还是和明兰成了好友。
    此时,张桂芬笑看了一眼明兰,打趣道:“你可算是回来了,上次我们见面还是在半年前,你和你家官人是不是在外面乐不思蜀,不想回来了。”
    “唉,连我这个好友都忘了,这半年来就只给我写了一封信。”
    明兰听她这么一说,差点被呛到,白了她一眼。
    这时候,如兰也说话了,她故意的叹了一口气:“或许是六妹妹看你和小郑将军刚成婚,怕来的太早打扰到你们吧。”
    明兰点头:“五姐姐说的没错,说起来我这次回来还给你带了不少东西呢,你这话真让我伤心啊。”说着,还用手帕假装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
    张桂芬听到她们说的话,脸上泛上了些红,她看着两人,故作生气道:“好啊,你们两姐妹这是联起手来成心打趣我呢。”
    说着,几人就笑闹起来。
    答谢宴结束后不久,官家的圣旨就下来了,清月不仅有了诰命,顾廷烨也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宁远侯。
    而顾廷烨入朝后,因着他自己的才干,凡是交到他手里的事情都做的不错,也被官家注意到,深受官家的器重,不仅给他升了官职,还让他跟在了太子的身后,为太子做事。
    或许是官家感觉到身体不如从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逝,所以一直在为太子的上位铺路,官家一改之前的仁君形象,处置了不少倚老卖老,不干实事的官员,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
    还把那些有能力,有才干的官员拉拔到了太子的身后。
    官家本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这段时间一直忙碌,很快就病倒了。
    官家不能上朝,之后,就由太子监国,处理朝政。
    一段时间下来,原本有些还想看着太子年纪小试探他能力想获得更多利益的官员偃旗息鼓了。
    实在是太子和官家不一样,官家是个仁君,就算之前为了太子上位铺路,对于官员最严重的惩罚就是流放。
    但太子完全不同,他一身的脾气秉性完全不像官家,他强硬至极,重则处死,就算本朝一直有不杀文官的规矩,但这规矩对太子来说,完全不存在,他不会遵守。
    太子不仅短短时间内收拢了君权,还十分器重武将,不仅抬高了武将的地位,更是大力发展军队,建造武器,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的大臣看着太子的这一番动作都明白,太子这是想要打仗的趋势啊。
    朝堂上有不少的官员反对打仗,冠冕堂皇的说什么打仗劳民伤财,纳贡就能保证本朝的安定,对于这样的说法,太子也不会惯着,该惩罚的惩罚,不受他们的威胁。
    不管谁说,都改变不了他要收回失地的决心。
    在官家崩逝后,太子登上了皇位。
    在大宋财力的支持下,很快就准备齐全,官家也在一天早朝时宣布了攻打燕云十六州的命令。
    大宋军队有厉害的武器在手,更是不缺优秀的武将,粮草充足,很快,就夺回了燕云十六州,而到了这时原本在朝堂上叫嚣反对打仗的人也彻底安静了。
    这些将领回到汴京后,受到了官家的嘉赏,尤其是顾廷烨这次可真称的上一句大将军了。
    当初顾廷烨刚得知了官家有收复失地的想法时,他就明白他要等的时机到了,于是向官家毛遂自荐。
    顾廷烨有一身的好武艺,在谋略上也是佼佼者,官家对顾廷烨的本事很了解,就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上了战场。
    这次不仅顾廷烨受到了嘉奖,连跟着他一起上战场的顾廷烁也受到了官家的嘉奖。
    宁远侯府一门二将,也让它的门楣更显贵起来,成了上层阶级不可忽视的存在。
    若干年后。
    大宋在官家的治理下,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更加的繁荣,而社会的风气也逐渐开放起来。
    女子不用再像往常一样出门必带上帷帽,不管是出嫁女子,还是未出嫁的女子都可以露出真容来。
    官家更是在各处开办了学堂,普通人家的女儿也能和男子一样入学堂,读书识字。
    后来更是让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样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官家用人是不分男女的,只看能力,若是有能力,便是女子也能封侯拜将。
    在官家的层层加码之下,女子的地位不断抬高。
    而随着宋朝的强大繁盛,也威慑到了不同的地方,来往大宋的船只更多了,除了本朝人之外,不同肤色的人也来到了这里。
    他们带着最时新,最精巧的货物,来到大宋做生意,在长久的影响下,他们不仅学汉语,穿汉服,更是把宋朝的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也从此拉开了大宋逐渐称霸世界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