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抗战开始
作者:老张0612   谍战从潜入满铁当小乘警开始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有些时候人们会感慨时间流逝之快,仿佛眨眼之间便已物是人非。
    对成延来说,1936 年 11 月至 1937 年 7 月这一段岁月更是如此匆匆。在这段日子里,既无紧要之事缠身,生活亦未受过多干扰。一直干涉他生活的村山矢一因为全身心投入于奉天城的规划与建设之中,俨然化身为一名专业的城市建筑师,此时也很少关心他了。至于新川,则早已开始度日如年地倒数着日期——待到九月来临,他便能如愿以偿地退出现役。不仅如此,连退役后的去向他都安排妥当:出任普兰店站站长一职。要知道,普兰店站距离大连站极近,且为 二等大站,这样的美差对新川而言简直如同梦幻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至于鸠山副队长,就像新川评论的那样,他根本没有机会当上哈尔滨站宪兵队长。事实上,早在半年前,他就被调离了哈尔滨站,回到锦州站继续担任原来的宪兵队长职位。与此同时,新任的副队长则是准备接替新川位置的森纯一郞少佐。这不禁让人感叹,有背景、上头有人脉真是一件好事啊!毕竟,两年前发生的杜遇春事件让森一郎丧了命,但这位森少佐却依然官运亨通,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仕途,还能顺利接替新川,成为哈尔滨这个特级站的宪兵队长。这样的命运转折,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除此之外呢,在哈尔滨站里也发生了不少其他事儿呢!比如说吧,这方恺现在还是个十级警长哦!当然以他的资历也没到晋升的时候。不过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等到今年九月份人员调整的时候,那他能当上副中队长咯!
    再说说成延这边吧,根据铁路宪兵司令部的最新指示呢,以后警备队长这个职位在由日本人来担任的情况,不再非得由 宪兵队长兼任啦!当然,他们还是得听宪兵队长的指挥才行!其实,这条规定可不是专门冲着村山成延一个人来的,主要还是因为最近这些年呐,关东军那边受伤退役的军官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不得不想办法多安排点职位给他们!
    聊完了这些人之后,我们还必须要再谈论一下赵光。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他可真是顺风顺水啊!不仅成功转正为一名十一级警士,还担任起了副小队长一职。这样的晋升速度放在整个警备队来看,并不能算得上特别快。毕竟目前警备队正面临着基层警官短缺的困境,而像赵光这样经过满铁精心培养出来的一批人才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然而,如果从即将接替方恺小队长职位这个角度来衡量,那么在当初留在哈尔滨站的那十五名见习警员当中,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进步最为迅速的一个。面对这种情况,即便是即将当上副中队长的方恺恐怕也只能望尘莫及、心生妒忌吧。没办法,谁叫赵光有个背景强硬的大伯呢?
    然而,随着逗留在哈尔滨的日子逐渐增多,赵光心中愈发感到困惑和迷茫起来。他早已通过各种委婉曲折的途径得知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村山成延的养父竟然是高堡台的程永祥!这个消息让他惊愕不已。要知道,如果按照另一个时空中发生的事情发展下去,正如徐徐所言,自己岳母的后老伴很有可能就是程永祥的后代啊!按照年龄推算,说不定程大爷的父亲如今都已经上了小学呢!
    与此同时,关于村山成延的一些信息资料,赵光也陆陆续续收集到了一些。尤其是那份奉天日报,上面刊登着那一套小小的衣服,而那件衣服,还是徐徐回高堡台老家前亲自给他买的呢。
    这无疑使得他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眼前这个名为成延的孩子绝非村山成延的私生子,而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赵旭!尽管他对其中缘由一无所知,但事实摆在眼前。只是为何年仅 22 个月大的幼子竟会离奇穿越至此,而且比自己还早来了二十多年?而妻子徐徐却未能一同前来......想来其中定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毕竟有些关键信息乃是当事者严密守护之物,比如关于成延生母徐夫人的相关情况更是被严密封锁,赵光自然无从知晓个中内情。
    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当看到这个比自己年长十一岁的儿子前来巡查货仓时,赵光内心总是充满了激动与矛盾。一方面,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守护好眼前这位年轻人;另一方面,则绞尽脑汁想要让对方知晓他们之间真正的关系。
    然而,如何向成延揭示真相却令赵光束手无策。毕竟这样匪夷所思之事,恐怕连身为当事人的自己都难以置信。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是自己站在街头,突然有个比自己还要小十多岁的孩子冲过来告诉他:“嘿!其实我是你爹哦!”那位成延队长恐怕会认为自己头部曾经受过伤尚未痊愈,亦或是旧疾复发导致精神失常吧!
    但无论如何,值得庆幸的是,在赵光眼里,成延这一年来并未做过什么坏事。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即将与那位土着女子关静珊步入婚姻殿堂一事,但这对赵光来说并无大碍。
    偶尔,赵光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这一切皆是一场梦境。待到某日清晨梦醒时分,他便会重新回到那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之上,掏出手机,耳畔随即传来仅有二十二个月大的幼子用稚嫩嗓音呼唤“爸爸”的声音。
    “这个赵光最近怎么样,是不是有些不正常,我指的是看人……”当赵光正想着成延的时候,成延正跟自己的徒弟方恺同样聊着赵光。
    “是有点儿,平时经常在那里自言自语,小声嘀咕,问他又不说,或者只是说自己心里再想着父母。还有,看别人的眼神有时候也不对,有时候经常走神。”方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顶多就是当年大脑受伤的后遗症,这一点甚至连新川、成延也是这么认为的。
    “没大事儿,就好,不过还是要检查一下,万一出了事儿,我们没法向上面交待 ,毕竟他大伯可是满铁的老人儿了。野?少佐前几天还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呢。专门询问赵光的情况,据说是他父母上个月来哈尔滨看他的时候,觉得跟以前变化太大了。”成延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些,自己当了一年多警察,再回高堡台的时候,程老爹程老娘不也是这么说自己的呢。
    “放心吧,赵光是个很会来事儿的人,迟早会混得比我还好呢!”方恺让自己的师父尽管放心,自己会盯着赵光的。
    “那就好,新川少佐还有一个月就退役了,让大家都注意点,别在这个时候给新川少佐找事情。毕竟能够担任普兰店站站长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以后你我父母还要靠他多照顾一下。”成延口中的父母毫无疑问便是程老爹和程老娘。至于方恺的双亲,原本已被送回济南安享晚年。然而,戴处长考虑到方恺当前的状况,认为还是把他们送回大连更为妥当。尽管方恺对此极力反对,但终究势单力薄,难以抗衡。
    关于方恺的真实身份,成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也束手无策。要知道,方恺对成延在复兴社兼任中校一事毫不知情,更别提知晓那位声名远扬的“富士山”就是成延本人了。事实上,连成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身份。
    更确切地说,成延和方恺仿佛被复兴社特务处遗忘了一样。整整一年多过去了,两人一直默默无闻,几乎没有接到任何任务。若不是复兴社在整个东北地区影响力甚微,就连陈醒言也在“双十二事变”后被调离关内,他们恐怕真会心生疑虑。
    “现在播报紧急消息:华北派遣军两名士兵在卢沟桥失踪,怀疑已被中国军队杀害…….”正当赵光、成延和方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时,突然传来的广播声让他们精神一振。
    赵光心中明白,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将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他满怀期待地憧憬着未来,因为随着八年抗战的拉开序幕,东北地区重回中国人民怀抱的日子又近了一步。虽然等待的时间漫长,但他坚信这八年来所付出的牺牲 终将得到回报。
    而此时的成延,以村山矢一弟弟的身份,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他清楚地知道,不久前华北派遣军还从朝鲜调遣了两支联队过来增援。然而,成延并不认为这场战争会扩大规模。毕竟如今的满洲已让关东军疲于应对,原本仅有数万兵力的关东军现已扩充至二三十余万人。与此同时,抗日联军也 愈发强大起来,从黑龙江直至辽河一带,已经崛起了三路实力雄厚的大军。以至于人数少于一个大队的日本军队都不敢轻易冒险直接攻击抗联部队。
    至于方恺,尽管他现在依然身处在复兴社担任特务工作,但其实他打心底里并不愿意战争爆发。对于未来的历史走向,他完全摸不着头脑。就像他那位高高在上的戴处长以及更遥不可及的蒋委员长一样,他们都觉得,在当前这种局势之下,要去对抗日本人的侵略行为,几乎毫无胜算可言。毕竟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了!无论是军事装备、战略战术还是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中方似乎都处于明显劣势地位。想到这里,方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悲凉之感……
    然而事件的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令人应接不暇。时间转眼来到九月,此时北平与天津已相继落入日军手中,战火迅速蔓延至上海,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面战争。这一局势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便是新川少佐的退役计划被迫无限期搁置。与此同时,村山成延接到满铁的最新指示,要求他率领哈尔滨站的一批警官前往接管北平、天津的部分铁路设施。显而易见,满铁的新任总裁企图再度效仿过去六年的扩张模式,将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关内地区。
    这项命令下达得异常紧迫,当赵光得知此事时,新川少佐和村山成延警佐早已带领包括方恺在内的哈尔滨站十余名宪兵以及二十多名警官,追随三个月前刚晋升为少将的庄深所率领的数百名日本铁路宪兵官兵和伪满警官一同赶赴平津赴任。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中不仅有特务科的周乙,还有担任了海拉尔特高课长的酒井御太郎,甚至还有担任一中校长的那个假冒的鸠山俨。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光整个人都懵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就在刚刚,他才接到通知,要接替原来的小队长职位。然而此刻,他竟然连成延他们何时登上火车离开都一无所知。
    赵光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他深知自己如今人微言轻,即使想要做出些改变也是无能为力。更何况,就算他能够追上成延,难道就真的能把真相告诉他吗?
    刹那间,赵光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回首过去的两年,他恍然发觉自己仿佛一直在虚度光阴,未曾真正地去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现在,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不禁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尝试着去寻找一些更有价值、更具挑战性的道路呢?
    尽管对于如何与哈尔滨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赵光毫无头绪,但内心深处那个声音却愈发清晰响亮——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他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方等待着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