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腾笼换鸟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北海城西。
    一片稀疏凋敝的树林的官道,走过一队兵马,正是孔融的人马。
    这队人马偃旗息鼓,人人表情凝重,而且行色匆匆,士气看起来有些低落。
    孔融骑着马走在中军,王修和彭璆一左一右,不断向四周张望。
    不时也有斥候循回探报,一路上倒是没有看到什么贼兵,这让孔融也不由得稍稍松一口气。
    区区百里,不过大半天就能到。
    而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远处的树林里,有几个穿着另一个时空迷彩服的人,正在举着望远镜看着这支队伍。
    “先知这东西真是神妙,数百步之外,居然能近入眼前。”
    高览趴在地上,带领着几个猎户出身的小伙子,监视着眼前的队伍。
    他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叫望远镜的东西,但每次使用,他都忍不住惊叹先知们巧夺天工之妙。
    他来不及掸去身上的树叶尘土,忙掏出一个手台,颤颤巍巍的手指按下了绿色的按钮,这样就可以和先知说话了。
    其他的按钮,他也不敢碰,先知再三告诉过他,碰了就联络不上了。
    “刘先知!我是高览!”
    “我听到了,高览,这里是先知刘川、孙空在临淄!”
    “高览听到,禀报先知,现在孔融的人马已经离开北海西进,大概子时可到临淄!”
    “好的,收到!”
    电波那头,刘川、张岳和孙空三人又齐聚了,他们仨守在电报室,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你和你的人继续跟踪监视,注意隐蔽!”
    “同时派人探查北海城内消息!”
    孙空关心地吩咐道,旋即挂掉了电台,他们盯着眼前的地图,正是一幅青州的详细地貌图。
    “从冀州到北海基本就是一马平川,看样子孔融今晚就会到达城下,我们的北海计划,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远在高唐的刘备,见到了一位贵客,正是数月前曾经驰援相助的先知麾下猛将,太史慈。
    “什么?恩隽刺史和先知令我驰援北海?”
    刘备看着眼前的将军,眼神有些发愣。
    这几个月来,他也陆续收到了先知发来的一些粮草援助,在高唐这边厉兵秣马,吸收了一些黄巾降兵,也拉起了近八万人的队伍。
    不过上次先知打黄巾也打得够狠了,这两个多月以来,也没有什么黄巾再来滋扰。
    他虽然没有火炮,但也效仿了先知的练兵方法,把精兵和辅兵分开,精兵主要是战阵操练,而辅兵只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主要工作是刘备听取先知的建议,让一部分辅兵和百姓一起屯田,种了一批冬麦。
    而眼前看到太史慈,他心中已经很欣赏这位将军,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将其招募与麾下,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冥冥之中,这个情节自己有些亲切。
    “是!这是先知亲笔信,请玄德公一观!”
    太史慈呈上一封信,刘备拿过观瞧,信上的内容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信上,的确是让他驰援北海,击退黄巾。但却又要他让关羽屯兵守好高唐,只需自己和张飞带三千人马前往即可。
    不过信里又提到,如果手里有收罗的匠人,则全部带来,越多越好!
    “不知先知这是何意?”
    刘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带三千人马去剿匪?
    人孔融好歹是十八路诸侯的一支,连他都打不过的黄巾,你让我带三千人马去?
    “玄德公莫要迟疑,先知如此,必然有其绝妙安排!”
    太史慈抱拳道,“先知已从东莱挥师祝融军西进,临淄也有近万人马协防,可保北海安靖。”
    “慈本次前来,也是奉先知之命,助关将军驻守高唐,先知还派了十门子母火炮前来,不日即到!”
    有炮兵?
    刘备眼睛一亮。
    炮兵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这下不光是他,连带着他身边关张二人都忍不住一击手掌。
    这兄弟仨自从上次的高唐解围战后,对炮兵已经有些魔怔了,这一次一听先知派炮兵过来,还是太史慈坐镇,心中顿时有了底。
    “既如此,容备安顿家小,整备兵马!”
    “啊!先知还提起了,高唐乃是临战之地,玄德公、云长翼德公若有家小,可此次一齐迁往北海或者直接去东莱。”
    “北海乃是青州腹地,又与临淄东莱相邻,我祝融军可护佑周全,安顿诸公家小,再合适不过……”
    兄弟三人再一对视,这点子又不赖。
    这样刘备在北海、焦和在临淄、先知大本营在东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为犄角的倚靠之势。
    这样一个铁三角的布局,最大的支撑自然是东莱的先知大本营,在后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战斗力和物资。
    以祝融军的兵锋,再加上刘备本身的力量,策应护佑北海和临淄,乃至整个青州东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关羽驻守高唐,正好起到了西进的一个前哨的作用,而且高唐地理位置优越,虽然不属于铁三角的势力范围,但祝融军的航运优势,沿着河水逆行一昼夜,便可驰援。
    太史慈现在也在这里,先知们便会在这里设一个无线电台,是打破本时空天花板的存在,再加上刘备的重兵和驰援的炮兵。
    这样,整个青州的疆域,便全部掌握在这三点一哨的辐射范围之内。
    这便是先知们的“北海计划”最重要的一步——腾笼换鸟。
    让刘备代替孔融,成为北海的太守。
    这样临淄和北海,便全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三郡连成一片,将来不管是西进还是南下,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刘备对先知的真正意图似乎有了一些端倪,先知所言非虚,此去北海,必然是大有好处的。
    于是刘备花了两天时间整备人马,第三天,终于和张飞启程。
    这次和以往的征伐不同,刘备深知先知不会袖手旁观,自己这三千精兵,保护好自己的妻儿足矣。
    这令他心情十分舒畅,他走在队伍的前面,而黑铁塔一般的张飞率领着亲兵,护卫在一辆马车周围。
    车里是刘备的妻子,她也姓刘,是现任益州牧刘焉的女儿。
    这位刘氏是刘焉家的庶出女,还是刘焉在担任冀州刺史时,刘备正聚集乡民练兵,刘焉由此对刘备看对了眼,把女儿嫁给了他。
    刘氏今年约莫二十出头,为刘备生了两个女儿刘玉和刘芷,两个女孩大概只有两三岁,长得眉清目秀,甚得到刘备宠爱。
    母女三人,坐在马车里嬉笑不断,车轮颠簸,两个小丫头也渐渐困乏,在母亲的怀中沉沉睡去。
    刘氏看着熟睡的女儿,一瞬间,她忽然有一种特别安心的感觉,仿佛逃离了原本一段悲惨的命运。
    在安心与纠结中,她也睡了,直到从一个噩梦中惊醒。
    那是在乱军从中,自己和女儿和大军失散,她们被敌军的将领擒获,沦为了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