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审虎2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百姓们顿时山呼万岁——看热闹还有老虎肉吃?还有小老虎看?
    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的百姓,眼巴巴地看着猎户在分尸虎肉,垂涎三尺之余,也是心惊胆战——连老虎都要守法,自己敢不守法么?
    两只小虎崽几天的照顾下来,也恢复了活力,此时也伏在先知的脚边,两只大眼傻傻地看着陌生的一切。
    小老虎很萌,但也很威严。
    刘洪脸上也忍不住微笑起来,这先知真是妙人。
    孙空之前和刘洪有过简短的沟通,刘洪对审虎这个新颖的普法方式也是认同的,所以在这里说了个依侯爷令,也算是给刘洪的面子。
    “然我曲成,不法豪族之害,远甚于猛虎!”
    “张氏主家,占据大汉之地以为私产!蓄养私兵已谋不臣!今又引兵抗法,被天兵剿灭!”
    孙空这里把占大汉土地为私产和畜养私兵放到的首要罪过,刘洪他也是汉室宗亲,自然是不会有意见。
    “据查报!张氏父子横行乡里,谋害乡民性命上百条!强占土地四百余亩!强抢民间男女二百余口!其罪害民之甚!远胜于猛虎!”
    刘洪点头,先知审虎,其实现在才是说道重点啊。
    而汉代的老百姓却没想这么多,他们哪见过这种既煽动情绪,又有翔实数据做支撑的宣判。
    而且,虽然大汉确实有律法,然而不管是豪族大家,还是朝廷官吏从来也就是视百姓如草芥,几条性命,根本算不得什么东西。
    而今天,居然有先知这样厉害的人,居然把百姓的命当命,降龙伏虎,为的是百姓的公道。
    这让围观的百姓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烧了起来,一股热气直冲天灵。
    “按大汉律法!张氏父子现已伏诛,枭首悬于衙门示众三月!家产没入县库充公,其余主家协办人等罚为苦役!”
    “张氏分家众人迷途知返,且无明显违法行为,特免于处罚!!”
    孙空手中醒木一拍,口中发落,威风凛凛。
    周围的百姓不禁通通跪下,算是感受到了王法之威!更感动于先知们为百姓伸冤。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先知,似乎只得追随。
    刘洪也很满意,因为今天的审虎,他坐的是主位,孙空坐的是侧位,而且维护的是大汉王法,他作为宗亲,维护王法的权威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抄家后的产业,孙空早和他二一添作五,侯府又有一大笔进账。而且先知还说,虎骨和虎鞭都给他。
    “今日审虎,虽因虎而起!但审的!实是害民之举!诛的!乃是不臣之心!”
    “大汉律法,今日已在衙门外的公示栏上公示,公示栏上,立虎尾一条为信!府衙每月初一何十五,均有人全天念诵国法,凡我曲成百姓,今后需按我大汉律法行事生活!”
    “不论大族小家,皆要敬畏国法,切不可存害民之心!否则,今日老虎,便是不法之人之下场!”
    公示栏,这也是孙空山寨旧时空的举措,据一些穿越前辈们讲,是很有用的东西。
    血淋淋的虎尾立在了公告栏上,庄严而肃杀,而今后不仅是大汉律,那东方报,还有以后的一些告示,也是肯定要粘贴上栏的。
    而此时第一批虎肉已经烹熟,分到一片肉的百姓,虎肉吃下去,他们觉得浑身也充满了力量。
    “今天这个审虎,审得是一颗·赛·艇!”
    孙空心中暗忖,他有些明白张岳为何喜欢飙戏了。
    自己把包大人的故事活活往前移了将近千年,这段视频要发布,网络不得炸锅?!
    而且,“虎患”这个东西是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打虎正好!要大力推广打虎经验!
    为了保护青州百姓,以后一定要多带着士兵们深入基层,真老虎假老虎都要打一打。
    ……
    正当孙空在曲成县审虎的时候,张岳的商行在青州州城临淄,也再次复刻了黄县的成功经验。
    因为等郭嘉,荀彧这些日子一直在临淄没有离开,而且三天两头往东海商行跑,这次张岳的出现带来了郭嘉的信,这让荀彧有些怅然若失。
    “哎!我说文若啊,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上我们火神界看看,便可知奉孝所言非虚了。”
    张岳一心想要收集这些古代名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招揽的机会,只是荀彧苦笑了片刻,婉言谢绝了。
    “先知好意心领,只是彧身负荀家众老小,不可一日枉费也!”
    荀彧领着一家老小来投奔韩馥,自然顾及比郭嘉要多得多。
    张岳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给一旁的小荀思瑜拉出两大纸箱零食。
    “这是先知叔叔们送给瑜儿的,瑜儿回去放心吃,吃完了,再找叔叔来要便是!”
    一旁的荀思瑜一见,几乎是扑了过来,一把搂住了纸箱。
    “先知叔叔最好了!”
    “瑜儿真乖!”
    张岳也笑了,他捏了捏荀思瑜的脸蛋。
    “只是这些糖果饼干,小朋友不可多吃,吃多了牙齿会长虫,还会长胖……”
    “瑜儿不要长胖,瑜儿每天只吃一点点……”
    荀思瑜听到张岳的话,小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不禁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这些日子,有太史慈的主持操办和糜家的帮助,商行的业务开展得不错,他们现在手里的现代货物很多,货源基本是不愁的。
    而临淄作为青州府城,商业自然比黄县要发达得多,在这里,青州特货的价格比黄县一般要高出两成,但依然是城里的抢手货。
    “这天也渐冷了,在下观得先知商社之人,那棉絮褂子甚是精制,穿着又轻便又保暖,不知是否先知制得?若是可售之物,在下也想采买一些,不知先知能否告知。”
    张岳的荀彧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在商行里聊天的冀州大行商苏双。
    苏双约莫四十来岁,在冀州做的马匹生意,据他自己说,刘备起家的本钱,其中就有他的一股。
    因为这层关系,张岳不由对此人刮目相看了,能看中刘备说明他眼光不错,而这次硬要以外地行商的身份加入青州商盟,说明他眼光真的很不错。
    这也难怪,冀州的冬天比青州还要寒冷,而他的人经年贩马,走的都是幽冀北方的门路,这棉衣对他而言,简直就是救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