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弹丸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柳先将军,你兄长亲卫口述,是对方一炮过来船上水手尽靡,对吧?”
    “是!水手!还有船上的军士,如同秋风扫叶一般倒下!”
    “船只受损了吗?”
    孙空盯着亲卫的眼睛,看起来,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倒是没有,不然,我等也逃不出生天来了。”
    亲卫回忆道,想起那可怖的一面,依旧心有戚戚。
    “你们的船当时离对方船只多远?还有,你们的船只现在在哪?”
    “约莫……百余步……”
    “船只泊在天门港码头,烧灼受损甚是严重……”
    “带我们去看看”
    一众先知急吼吼跑到码头上,果然,码头上停着一艘被烧得乌黑的船只,孙空上前,从船上也找到了类似的弹丸和铁砂。
    “让人把这些东西都找出来,收集好,拿给我们。”
    孙空吩咐道,随即又回到指挥部,找出了一块磁铁和一座小的电子秤。
    “你们看,弹丸的大小差不多,都是圆形,但不是铁的,弹丸的表面是青绿色,我猜应该是铅青铜弹。”
    孙空拿磁铁吸着那些弹丸和铁砂,随即又把弹丸放到电子秤上。
    “每个弹丸大概10克左右,这肯定是专门订做的弹丸,但工艺不是现代工艺。”
    孙空又拿起放大镜,先知们逐个拿起来仔细端详弹丸表面。
    的确,弹丸的表面坑坑洼洼的,弹丸经过了打磨,但依旧看起来很是粗糙。
    “这有什么说法吗?猴子。”张岳问道。
    “我们之前提到了,这些船是倭国战国和江户时代的小早船的形制,如果对方确实是那个同时代的人,那火器的制备,也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特点。”
    孙空自顾自地解释道。
    倭国的战国时代,一般指倭国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对应的年份是1467年—1600年或1615年,正值神州的明朝。
    这个时代也是神州年轻人比较熟悉的倭国历史时期,因为诸多倭国游戏,也就是选择了这个时代末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物的故事而改编的。
    小早船和更大点的安宅船,便是这个时代及往后的倭国水军的主要战舰,而那个时代也已经有了火器,最常见的便是被称为“铁炮”的火绳枪,以及口径不一的前装火炮,被称为“大筒”
    那个时代的倭国大名,比如织田信长、伊达宗政等,都十分积极地把铁炮用于自己的军队。
    倭国的大筒,则是五花八门,有些是可以手抱的大号的铁炮,而有些是两轮车推着的小型红夷大炮,甚至还有些来自被称为“南蛮”的欧洲制作的佛郎机炮。而发射弹药,也是霰弹较多,实心弹丸很少。
    “倭国的火枪,也就是铁炮的制作工艺比同期的神州似乎还要强一些,但是他们不怎么重视大炮,可能也因为他们的房屋建筑比较差,不需要艰苦的攻城战有关。”
    孙空侃侃而谈,“这和营州军所遭遇歹人的武器配备相吻合。”
    “那些弹丸,属于倭战国时代主流的弹药—铅青铜弹药,但也是属于战国后期水平比较高的冶炼工艺才能制作的东西了。”
    “弹丸的重量大概10克,当时倭国有个单位叫‘匁’,一匁大概3.7克左右,一般的铁炮弹药约2.5匁,刚好是10克左右。”
    “他们已经形成了密级队形进行铁炮射击,这是战国时代比较成熟的火器战术。”
    “而他们船上也装备了大筒,但发射的是霰弹,我特地看了那些铁砂,其实以一些碎陶土粒、金属渣比较多,并不是铸造而出的规则破片。”
    “海战中,霰弹主要用于杀伤对方甲板上的士兵,对船只损坏有限。但一般来说,在后期的海战战术发展下,乃至现代,正规的舰炮应该以实心弹甚至穿甲弹为主,因为主要得摧毁对方的舰船。”
    “所以,这些船上的大筒弹药的制作还是相当粗糙的,从射程来看,大概是2-4磅小型舰炮用的,发射霰弹。”
    “总之,从弹药的痕迹和船只的形制来看,就算是条件因地简陋,但弹丸的细节上却是一点现代的痕迹都没有,对方应该就是倭国战国到江户时代的水平。”
    “最明显的就是弹丸,同样采用滴铸法,但是液体金属的质量大不一样。哪怕我们用最简单的冲天炉来做,也不会是这样的质量。”
    孙空拿起一颗弹丸,分析道。
    听他这一说,这未知的敌人倒不是那么强,先知们悬着的心情,稍稍有点放下。
    “也就说,对方还是古代咯?”
    “如果是这样,算是增加了一点穿越难度,但通关问题还是不大吧?”
    刘川和张岳接头接耳,但孙空却摇摇头。
    “也不能这样说,毕竟我们没有实际见到对方,谁也说不准,可不要轻敌……”
    “还有,就算对方是倭国战国时代的人,但从他们的海军规模上来看,船上的铁炮和大筒的装备也成批成建制了。这规模,应该比我们要大得多。”
    说到这里,刘川刚放下的焦虑忽然又上心头。
    尼玛,自己船上也就五座12磅炮呢,真要干起仗来,未必赢得了那些装备了铁炮和大筒的倭国军队。
    “老范呢!不行,下次一定要老范开动他那厂子,反正要搓点什么,不然这心里中是慌慌的……”
    张岳拿起羽毛扇,像是要扇去自己内心的焦躁之火。
    而刘川却若有所思,道:
    “还记得我们看望算圣刘洪么?他说今年夜观天象,曾经看到过东面的红光,还问我们是不是还有先知降临……”
    “有这事?”
    孙空有些好奇了,原本算圣刘洪他是想亲自去拜会的,结果没去成。
    “的确有,我也想起来了。”
    张岳附和道,刘洪的话,当时还被他们当成神秘主义嘲笑了一番。
    “看来这个三国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我得去一趟曲成,仔细问问刘洪才行。”
    孙空缓缓道,他看着刘川,对方轻轻点了点头。
    “不是说我送刘洪的望远镜他很喜欢吗?嘿嘿,我这次可又给他带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