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舆论与土地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确是二百一十六名有名有名有姓的军士,还有四百三十人姓名无从考究。”
    与蔡卌不同,刘政是带过兵的人,深知这招的厉害。
    在他看来,先知这一招管他叫感恩戴德也罢、收买人心也罢,但他从祝融军士兵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这支队伍,早已绝非一般的劲旅。
    一种不知道是害怕还仰慕的感觉充斥着刘政的心中。
    先知们就算是收买人心,但是他们的办法似乎更有效,更能直接打动人心的要害。
    刘政自诩也是见过战场厮杀之人,但刚才的那一幕却让他感动莫名,直想哭,按说他有什么好哭好感动的?
    加上先知们出的报纸,自从出了求贤告示之后,县城的百姓就好像中了邪一样的往东海商行、往太史庄和乾山岛去,给先知们干活!
    而且他们还是真真的拿了粮食回来,这事儿,他敢说连朝廷都没这么干过。
    他突然一下,后背发凉。
    以先知们这种蛊惑人心的手段,不知道比早年的张角黄巾贼们高了无数倍,而这些人倘若哪天真的振臂一呼,他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不会的,不会的。”
    刘政一边擦汗,一边安慰自己。
    “先知的头头也姓刘,断然是不会祸害这刘家的天下的……”
    ……
    次日。
    第三期的《东方报》头版头条,详细报导了这次英雄葬礼的实况。
    而先委会负责人刘川先知的亲撰文《为了大汉人民的荣耀》,更是在第二版的整版放送,虽然文章还是在大汉和天子的框架下,但是“人民”一词却强势出现了数十次。
    “大汉的最终目标,便是大汉人民人人过上幸福生活,人人衣食丰足,病有医治,殁有安置,不被任何人欺辱!”
    “史记有云: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神州利!我青州百姓,将团结在大汉天子为首的朝廷周围,在先知们的引领下,为建设大汉人民美丽家园,而不懈奋斗!”
    还有各种古今夹杂的词句,都是刘川和张岳二人费尽心思写的,但在先知们看来,无不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荒腔走板。
    不过总体还不算特别惊世骇俗,毕竟在文中粗略体现的思想体系里,皇帝是万民之首,是执掌天下,率领万民抵御外敌、建设美好大汉的领头人。
    但是除了皇帝和人民之外,文中刻意弱化了“贤能”这一东汉豪强大族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先知引领。
    “这文章,那些豪强大族,尤其是那种几代为官的什么袁家、杨家,看了怕要不高兴了……”
    崔师古笑道,不过先知们反正不在乎——祝融军,干的就是掘世家大族的活,青州真要有几个世家大族跳出来,拿来练练兵也是好的。
    而报纸还发布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二百一十六名有名字的牺牲战士,他们的家人将会获得土地!而且可以享受十年的免赋——免除一切赋税!
    甚至是州府无权免除的国赋,也由青州府替他们交!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虽然十亩土地算不上太多,但是对王朝末年被逼得失去存身之地的农民来说,这简直是如同仙人赐福。
    而且在第四版,还公布了几种可以获得土地的方式。
    第一种是类似秦汉的爵位,不过这个分得更细一点,比如从军五年、从工八年、有重大立功的,都可以授予奖章和土地。
    第二种是开荒所得,开荒土地超过五亩以上者,可来衙门核验,核准确系本人开荒所得的,准予登记在本人名下,并享受五年田赋减半。
    第三种则是针对大户的,也是鼓励大户开荒,同样享受开荒优待政策。而大户的家族子弟在祝融军中获得军功的,除了褒奖直系亲属外,家族也会获得少量奖励。
    “咦?我们的政策怎么对大户这么好?这大户们不得来钻空子?这不是你们的一贯作风啊??”
    崔师古有些不解。
    但张岳却意味深长的一笑。
    “你瞧着吧,我就希望有大户来我们这里来兑现奖励呢,嘿嘿,这样,我就有理由摸清他们家的土地底数了……”
    土地兼并,在历代王朝的末年,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土地作为农耕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被地主大户大量兼并,而且游离在朝廷的赋税基数之外,造就了一大批趴在王朝残躯上吸血的豪族大家。
    这些大家不但少交赋税,而且大量的自有土地让他们积累了财富,从而可以招兵买马,形成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而对先知们来说,他们理想中的社会显然不是这样的状况,他们生在新神州,长在红旗下,也不知道封建地主的这些游戏规则。
    对他们来说,皇帝也许可以保留一个虚位,但必须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制度。
    所以目前张岳翻阅了一些县城的土地资料后,发现记录也是十分的潦草和混乱,于是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只要有大族来领取奖励,那第一件事就是盘查你家的土地情况。
    如果据实申报的,很好,奖励兑现,但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收取赋税。
    但如果一旦发现漏报瞒报,那就好办了。
    瞒报的部分一律由州府收回作为无主耕地统一分配,若有不从,一个王法便扣下来。
    在祝融军的兵甲大炮面前,任何所谓的大族都会像公沙家一样,灰飞烟灭。
    说实话,张岳现在不怕大户们不钻空领赏,他就怕找不到这样的典型。
    一个公沙家灭了,他家的土地张岳就以官府的名义毫不留情地收了过来,这次拿来奖励的土地,便是公沙权庄园的土地。
    话说公沙家的土地还真是不少,现在公沙权的庄园已经人去楼空,张岳黄而皇之地在那里驻扎了一队士兵,还任命了一个司农校尉,准备一开春,就尝试在这里的庄园培育现代的作物。
    另外,张岳也让焦和下令,各州府把一些因为战乱而抛荒的土地也都登记起来,准备应对来年的春耕。
    虽然知道各州府能力有别,而且肯定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不过能归总一点算一点,何况只要郡县的账清楚,到时候慢慢换人便是。
    说起这个,张岳忽然又想起一桩事情。
    “王风!北海有粮的消息放出去了吗?”
    “禀先知,已经放出去了。”
    “很好,注意监视管亥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