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焦和不能死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大家看,这是刘备所在的高唐县,它属于平原郡,而且正在黄河的东岸岸边。”
    “历史记载里的‘陷冰丸’,是焦和跳大神抵御黄巾的一种东西,他指望把这个东西投进黄河,目的是不让河水结冰,这样黄巾就攻不过来了。”
    “这里有一个信息点,便是黄河结冰的时间。”
    孙空指着地图,开始逐一分析。他打开一个pdf文档,里面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段记载: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仲冬之月,冰益坚,地始坼。季冬之月,冻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折合成我们现在的公历,大概就是11月份开始结冰,而12月份,应该就可以走人了!”
    “那么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设——黄巾军攻破了高唐,而焦和的陷冰丸战术,也就是为了阻挡这支黄巾军而制订。”
    “不错,这样说得通。”
    张岳表示赞同,“焦和不敢与黄巾交战,于是让小弟刘备在河对岸御敌,而刘备战败,黄巾攻下城池。又因为冬天缺粮,所以便如同丧尸一般,越过黄河向焦和继续发动进攻。”
    “刘备的战败,和焦和使用陷冰丸,就是前后脚相隔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也和古代行军的效率相符合。”
    “那我们现在已经是公历的十一月初了,而再留出一点宽余估算时间,刘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应该就会战败。而黄巾稍作休整,待到河面结冰能行军,便会直扑对岸的焦和。”
    “靠!那我们要不要救援刘备?”
    刘川有些晕了,怎么刚打完仗还来不及喘气,这边莫名其妙又出来个刘备。
    你说救吧,平原郡离这里两百来公里,有点力有未逮。
    而你说不救吧,都穿越来三国了,咱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叔吃败仗吗?
    “我觉得要救!”
    张岳举手,“这是王炸啊!这拍出视频,尼玛刘备出场,这不得点赞上百万?”
    “我也觉得要救。”
    孙空思忖片刻,也回答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们不单单是救刘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救焦和!这个焦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个神棍而已,有什么好救的。”
    众人一愣,焦和这种三流角色,这是那种,扔三国游戏里都嫌碍眼的大众脸。
    “就是因为他是神棍,我们才要救他啊!”
    “咱们在这个位面是什么角色?先知!火神弟子!我们最好的合作对象不就是神棍吗?!”
    “他焦和又是刺史!又没有能力!又会听话!这样的综合性人才,我们难道能放过吗?”
    孙空一字一顿说道:
    “焦和不能死!”
    “他是我们控制整个青州,建立莱东根据地,最重要的一环!他不死,则青州不乱,我们可以挟刺史以令青州。”
    “这个提议不错,焦和作为青州刺史,给我们能提供的支持,应该比蔡太守要大得多。”
    一向不参与路线类讨论的崔师古也忍不住发言了,虽然这个时代朝廷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但无论如何,先知们如果能扶持一个互相奔赴的州刺史,对接下来的局势,一定会是大大有利的。
    而且,虽然刘川他们最初穿越可能只是为了猎奇和赚钱,然而随着次数的增加。众人的心中,早已经开始憧憬更多了。
    ——在古代三国时期建立起一块根据地,改变那个英雄辈出但是生灵涂炭的年代,让神州提前步入工业时代,屹立于世界之巅。
    “行,那咱们现在有这个实力救援刘备吗?”
    现实的问题摆上桌,众人一阵失语。
    现在满打满算,先知们手下大概有千余人,可以算作战兵,另外把工匠妇孺算在内,有千余人可以做后勤。靠这帮人奔袭两百来公里,简直天方夜谭。
    但是骑兵又严重不足,缴获的马匹全部寄养在太史庄,就算上太史庄所有的马匹,大概有四百余匹。而这么远的路程,按照一人双马,充顶也就两百余骑兵。
    “要不把马匹也纳入我们的贸易交换物?”张岳提议。
    “意义不大,因为马在大户家也稀缺,人家宁愿用粮食和木材,我们总不能强逼吧?何况这事迫在眼前,指望新训练骑兵不现实。”
    孙空咂嘴,他们这帮人都不会带兵打仗,甚至都适应不了血流漂橹的残酷古代战争,那就只能是想办法使用生产力的金手指了。
    “我们不是有两艘船嘛,运几百人北上应该没问题,然后我们弄个挂桨机,速度应该能更上。”
    刘川别出心裁,他仔细看着地图。
    “高唐县城就在黄河边,我们可以让范哥赶制几门炮安在船上,支援一下城池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众人似乎也没有更好的主意,而且从上次的战斗结果来看,超越时代千余年出现的火炮作用还是很可观的。
    “下周再穿过来带上炮,然后再花一周时间进行舾装和准备调试,应该还是能赶上。”孙空也点点头,随即又道:
    “这次的剧情好期待啊,千里驰援刘关张,火炮现身古战场。就冲这个,我回去得剪一个吊足胃口的预告片。”
    “尼玛!这热搜没得跑了!”
    ……
    次日,当刘川起床的时候,又听到了水泥试制成功的消息。他顾不上洗脸,踏着鞋穿过渔村来到了土窑前。
    “老崔牛逼!老方牛逼!”
    “科技树牛逼!”
    在一片赞美声中,崔师古已经取青灰色的水泥试做了一个墩台,从挂浆来看,和普通的水泥没有什么两样。
    “强度大概能相当于火山灰质325#水泥标准,可能还会稍差一点。但问题不大,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骨料和砂的配比来进行补救。”
    崔师古翻着一本小册子,这是方红兵给他们找的一套五六十年代的《小水泥丛书》,都是方红兵从网上淘的,还有什么《轮窑技术》、《酸碱化工手册》、《合成氨工业手册》、《小煤矿安全技术手册》、《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常用土肥手册》等等一大箱子泛黄的小册子。
    这时,却看到太史慈从远处奔跑而来。
    “那个,刘先知,糜先生的船已经快到了。”
    “喔,糜竺这怕是和张岳碰了个面就来了,看来对我们的货物兴趣很大啊。”
    刘川已经换上古装,宽袍大袖,身边是举着云台的孙空,太史慈和太史璎兄妹皆是戎装,分立左右。
    “走,我们去见糜子仲!”
    刘川大袖一挥,背影照进孙空的dv里,宛如三国演义电视片头曲即将响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