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民间商业雏形
作者:钢铁余晖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最新章节     
    徐晋觉得这个诸侯的标准实在是有些铺张浪费,省下来的银子少说也能扩充一两千的兵力。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决定按照明制大礼即可。
    按照流程,这一步便是订婚,由双方长辈择一吉时确定婚期,但徐晋父母皆亡,只能让老于便作为长辈与那柳济文早就将大致时间确定了,便是攻下南宁府之后。
    接着便是双方互送聘礼和彩头,而到了六月初,这场宏大的婚礼终于如期举行,一时间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引得无数百姓围观。
    光迎亲便出动了各部军士一千名,皆是保乡军的精锐十分的威风凛凛。
    而今日的柳蝉云也被婆子精心打扮了一番,她本就天生丽质,此一来更是闭月羞花,将徐晋都看的有些愣神。
    夜宴过后,他带着满身的酒气回到屋内,此女正披着红盖头静静的坐在床边,两只柔夷在膝盖上搓来搓去显得有些紧张。
    徐晋微微一笑,随后走上去将红盖头掀开,露出了柳禅云的蛾眉皓齿,此女正眉眼含笑,脸上还挂着一坨红晕。
    这个夜,两人注定无眠...
    而与此同时,作为陪嫁丫头的蔡姝与蔡宛两姐妹却在将军府的偏房中大眼瞪起了小眼,一脸气鼓鼓的模样。
    这么久以来,他们不但没被大将军宠幸过,连面都不曾见过几回。
    老爹蔡邵私下里呵斥过她们好多次,大意是再不加把劲,以后就没你们啥事了!
    他可听说了,如今有许多官绅大户都想跟大将军联姻。
    “姐姐,我们该怎么办。”
    听到妹妹微弱蚊呐的话,蔡姝秀眉微皱,冷声道:
    “容我想想法子。”
    她心中暗道,这大将军显然已将自己姐妹二人抛之脑后,若想在这将军府站稳脚跟的话,恐怕得主动一些才行...
    次日一早,徐晋脚步虚浮的来到思明府衙门,如今治下的地盘越来越大,每日都有许多事务需要他处理。
    他拿起案桌上的文书挨个翻阅起来,其中大部分是各县的近情和人事调动以及生产活动,大多已被吏部批过,但仍会送来这里做最后定夺。
    其中一项内容引起了徐晋的注意,有有关于养殖方面的。
    保乡军的伙食标准十分严格,必须确保士兵每日能够吃到定量的肉食,为了保障牲畜能够供应得上,目前已在各地建造了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十多个,包括猪.鸭.鸡.羊等等。
    不过随着兵力逐渐增多,这些官方的养殖场逐渐有些供应不上了。
    徐晋在了解完事情后,批示道:各地官吏可大力鼓励当地百姓在农忙之余养殖牲畜,种苗可由官府低价提供,长成之后保乡军则会以市场价进行统一收购。
    同时,各县农务司需教习百姓蓄养牲畜的注意事项,最好手把手教,对其中那些表现出色的养殖能手可给与一定的奖励。
    另外,渔民捕获的海鱼也可由官府派人收购,这东西虽然放不了几天就会发臭,但可用来做盐进行腌制。
    虽然口感比不上新鲜的肉食,但在如今的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徐晋一直想让治下的经济繁荣起来,只要工商业能够蓬勃发展,他便可抽出源源不断的税收。
    商税这个东西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未来必将成为保乡军的税收大头。
    想到这里,他琢磨着眼下自己已经占据了四府之地,治下百姓百万有余,这么多的事项光靠一个吏部已是独木难撑。
    因此,必须得再立一个主管户籍.财税的班子,此机构便命名户部,由老于来担任尚书一职。
    这样一来,吏部就能从繁杂的事项内抽出身来,大家各司其职。
    再过些日子,最先占据的裴山县就该收取田税了,保乡军的政策是十五抽一,没有其他杂赋,因此百姓的负担并不重。
    而商税方面,暂时则是十抽一,以后再根据情况灵活变化。
    而为了鼓励民间的商业,徐晋出行了许多政策,比如百姓皆可以下海捕鱼甚至经商,百无禁忌,如果能搞来粮食或者其他的物资保乡军会进行收购,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而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倒也掀起了一股做生意的热潮,尤其是那些昔日的地主乡豪。
    在保乡军的政策下,他们如果想要保留大量田产的话每年需缴纳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税银,田税这玩意是阶梯型增长的。
    比如你只有十亩地,可能每年只需要缴一两银子即可,如果有百亩地那就变成数十两,千亩地就更不用说了。
    反正从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根本不可能足够缴纳。
    徐晋此举便是要将那些以兼并土地为目的的地主阶级逐渐淘汰,反而鼓励其创办工厂.商队.雇佣工人。
    在这一系列政策下,各地已经陆续出现许多中小型作坊,主要以纺织业.手工业.制造业为主。
    规模大的雇佣了数百人,小点的也有数十人。
    例如罗庆县的岭南纺厂,其创办者乃是数家当地大户,出资最多的便是那蔡邵。
    此厂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主要生产各式粗布.麻布以及丝绸,雇佣了三百多名工人。
    他们从乡间将这些原料收购之后进行生产,所制造的产品大部分又会被保乡军收购,亦有少部分流入民间商铺售卖。
    再比如那太平府罗阳县的马六罐头厂也是十分红火,雇佣了上百名工人。
    这马六也是个奇人,竟研制出将炖煮好的肉食放在密封的陶罐中隔水蒸煮的保鲜技术,味道还非常不错,若是存储妥当,二三个月都不会坏。
    食用时只需将封盖弄开,架火加热即可,十分方便。
    因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其生产的罐头不但被保乡军大批采购,就连民间那些经常出海的船商也经常会购买一些当作储备。
    就连大将军徐晋也品尝过这马六罐头厂的猪肉罐头,并且大为赞誉,言称此物乃是行军打仗的必备品。
    等日后的工业发展起来,能够大批量生产马口铁的话,这马六罐头绝对能成为海内外的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