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半实验
作者:钢铁余晖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最新章节     
    要说这黑风寨上,多的是悍勇之辈,但脑袋灵光的却基本上没有几个。
    这几天徐晋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凭借着自己对于未来局势的了解和徐大胡子的记忆,倒是已有了一些想法。
    寨子里的百十多号人马中,除了陈充遗留下的势力和那些骑墙派外,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过五六十人而已。
    在这些人中,武力尚可又对自己忠心耿耿就更少了,马户和罗延康两人便是其中佼佼。
    如今寨子,力量还是过于弱小了,否则怎么会连一个卢家堡都拿不下来。
    要真的运气不好引来大明官兵的围剿,那是万万抵挡不住的,只能跑路。
    明军虽然因为缺乏饷银导致战斗力低下,但对付他们这些小规模山贼还是摧枯拉朽的。
    别的不说,裴山县只需从府里请来百十号营兵便能将这黑风寨连同附近的山头一起收拾了。
    因此,眼下一定要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
    然后趁此时机招兵买马,等到有了一定的实力后,也就有了自保之力。
    官府那边对于剿匪这种没油水的事情一向兴趣不大。
    只要不是闹得太过分,养尊处优的大人们才懒得搭理。
    这思明府盗匪多如牛毛,天天剿匪的话就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但眼下“招兵买马”谈何容易,这可是需要巨量的银子的。
    裴山县赤贫,民不过两万户。
    普通民户个顶个的都是穷鬼,吃饱饭都是奢望,哪有油水可榨。
    也就那些大户们家产颇丰,可人家又不傻,一般都会花点银子雇上一些乡勇。
    正面相斗的话,这山匪根本讨不了什么好处,就如那卢家庄一样。
    思来想去,徐晋觉得这打家劫舍并非长久之计,最起码在当下的情况是不划算的。
    抢点财货便死几个弟兄,实乃下策。
    不过这他琢磨了一番后,倒还真想出了一个生财的法子。
    自古以来,什么行业最为暴利?
    无非是铁.茶.盐三样。
    前两者自不必多说,无论是门槛还是技术都不是一个小小的黑风寨能够掌握的。
    但盐不一样啊。
    思陵州临海,海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而且晒盐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基本上是个人一看就会。
    不过大明如今私盐横行,导致盐价被也压下去了不少,在这思明府境内,市面上一担盐大约在一两三钱银子左右。
    但海水可谓取之不尽,这个时代的人力成本极低,几乎全是利润。
    要知道灶户们生产出来的盐只能以一钱出头的低价卖于官府,再由后者加价批发给专门的盐商。
    经过数轮提价后,才能呈在市面上。
    当然普通民户直接跳过中间商,从灶户那里买盐肯定更为划算。
    不过大明律有云:
    凡贩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军器者,加一等,诬指平人者加三等,拒捕者斩。
    而徐晋本身就是个山匪,他会怕大明律么。
    他琢磨着,如果要晒海盐的话那就得招揽一批灶户,还得花时间建造一块盐田。
    前者没什么难度,渔民困苦,只要管饱饭再给一定的报酬,不愁招不到人手。
    但这个盐田嘛,选址啥的都得好好搜寻一番。
    就算价格比市面上稍低一些,只要产量提升上去,利润也是非常巨大的。
    徐晋打算先去伙房实验一下,看看以前学的化学知识还好使不。
    此时已是深夜,寨子里十分安静,举着一个火把,不多时他便来到了目的地。
    沿途遇见几名巡逻的喽啰,看见竟然是大当家后虽然心中奇怪,但只得问了个好。
    黑风寨的伙房设施十分简单,两口漆黑的大锅架在黄泥土灶之上,一旁还有个小灶。
    角落里堆积着一些劈好的柴薪,旁边坐着两个巨大的粗瓷水瓮,
    另一处的大缸中,则是稻米和谷子之类的粮食。
    白日里,那几个伙夫便是在这里造饭,然后众人前来分食。
    徐晋用手中的火折子燃灶台上的油灯,屋里稍微明亮了一些,他扫了一圈后便朝灶台旁的木桌走去。
    那里摆放着一些瓶瓶罐罐,皆是些酱醋之类的调味品。
    在一个黑陶小罐中,他找到大半罐粗盐。
    实际上大明的制盐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了,完全能够生产出比较细腻的食盐,市面上称之为青盐。
    只不过限于人工成本和提纯成本的问题,青盐价格十分昂贵,不是寻常百姓能吃得起的。
    而这粗盐,价格要便宜很多,但其中的杂质也比较多,入口之后甚是苦涩。
    徐晋将所有的粗盐都倒进了那个小锅中,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点燃灶膛里的柴火之后,水温上去没过多盐晶便全部融化。
    他又低头搜索了一番,在墙角一个脏兮兮的罐子中找到了了白色的粉末。
    山中蚊虫蛇蚁众多,生石灰乃是常见之物。
    将其中一些倒进粗瓷大碗中,用清水搅拌之后,再将其加到了方才那口小锅中。
    不多时,一些黄褐的杂质便从水面析出。
    用粗麻布将其杂质过滤一遍后之后徐晋并没有着急,而是将粗盐溶液静静的晾了一会。
    果然,不一会黄褐色的杂质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少了许多。
    他心中暗道这“培根”先生诚不欺我,知识就是力量啊。
    随后那些杂质进行多次过滤之后,盐溶液已经十分干净了。
    架起火将其熬煮了一会,待水分蒸发殆尽,方才斑驳的粗盐如今已经变成了雪白色的盐块。
    用手指蘸了一点放进口中,苦涩感已经完全消失。
    看着这些盐块,徐晋就像看见了白花花的银子。
    接下来只需再经过一次研磨工艺便能成为市面上最高级的“青盐。”
    第二天一早。
    黑风寨的伙夫们来到厨房见到这副狼藉之后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又在锅中惊奇发现那些雪白的盐晶。
    一名胆大的厨子尝了尝后顿时露出了惊奇的表情。
    这可都是上好的精盐,咱黑风寨啥时候这么奢侈了?
    不过他只是一个伙夫,也懒得想那么多,反正这玩意既然出现在锅里,那也就正好用了。
    于是在饭时,罗延康和“郎中”乌仁吉之间传来这样的对话:
    “咦我说,今儿这菜汤格外鲜美,你感觉到没有?”
    “诶...好像还真是,往日这饭菜里多少都有些苦涩,如今却一丁点都没有了。”
    乌仁吉咂了咂嘴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伙夫厨艺见长啊,回头得夸他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