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太后殡天,赐婚衡王府
作者:云下归来   嫡女惊华:战神王爷蓄谋已久最新章节     
    看着玉手污浊残有血迹,谢清云掩下眸子色彩,身子往后而靠,她微微偏头,将脑袋靠在谢今安肩上。
    远处,霄衡的眼神仿佛若即若离地停留在那道身影之上,见对方虚色无力模样,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异样。
    永福宫中,烛光微微摇曳着,太后缓缓坐了下来。
    她不断地咳嗽着,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宫殿里。
    皇上见状,正要起身前去搀扶,但却被太后抬手示意阻止。
    无奈之下,他只好默默地坐在太后旁边一点的位置。
    “母后,是何事?”
    然而,太后看着眼前的儿子,脸上依然流露出慈祥的神色。
    即使今晚对方事先藏匿在密道之中,并没有派遣任何人前来问候一句,她似乎也并不在意。
    太后的声音微弱而坚定。
    “皇帝,哀家老了,身子已是不行,若哀家去了,可能求你两件事。”
    皇上带着疑惑。
    “何事?”
    紧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太后用手帕轻轻捂住嘴巴。
    只见那洁白的手帕上沾染了斑斑血迹,她迅速将手帕收起来,显然今夜她已经苦苦支撑了许久。
    “若靖安王府忠心耿耿,效忠大安皇室,霄氏一脉永不对靖安王府之人下手。”
    皇上笑意:“母后,你这是说得什么话……”
    丝毫不顾,太后厉声。
    “答应哀家。”
    皇上终是点了点头。
    “好。”
    身子靠在后方,太后在是语色一重。
    “哀家还有一道遗诏,希望皇帝成全。”
    皇上站起身来,便是打开而来,见到遗诏内容,却是震惊。
    心中思绪而过,之前西楚就有和亲之闻,太后这是……
    可是这是太后遗诏,他身为其子,却不能反驳。
    要不然便是落了不孝的罪名。
    “尊母后诏。”
    挥了挥手,太后让对方先出去。
    “让清云丫头进来,哀家与她有话说。”
    “是。”
    一会儿功夫,只见谢清云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而此时太后已经虚弱地躺在了床上,脸色苍白如纸,仿佛随时都会悄然离世。
    “哀家命数将近,清云丫头,过来些。”
    听到这话,谢清云立刻扑倒在太后床边,跪在地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般从眼眶中涌出。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晶莹的泪珠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一颗接一颗地滚落下来,打湿了太后身上盖着的被子。
    谢清云一边哭泣,一边晃动着头。
    “姑外祖母,我唤顾南笙而来。”
    然而,太后却摇了摇头,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谢清云的胳膊。
    “清云丫头,哀家以后不能护着你,不能护着靖安王府了。”
    说到这里,太后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沉默片刻后。
    “哀家想让你嫁给那衡王。”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谢清云耳边炸响,令她惊愕不已。
    “姑外祖母,你……”
    太后一笑,连忙打断对方。
    “听哀家的话,这是哀家的遗诏。”
    谢清云用力晃着脑袋,泪眼婆娑。
    “姑外祖母,咱们不说这些好不好,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靠在身后枕头之上,太后死死抓着对方的手。
    “清云,答应哀家,嫁给衡儿,不要耍性子,哀家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就是你……”
    重重扣着对方手心,太后一声苦涩。
    “清云丫头……答应哀家。”
    坐下身子,谢清云让对方靠在自己怀中肩膀之上。
    “姑外祖母,我答应你,我答应你……我会嫁给衡王殿下。”
    那满面滴落的泪水落在太后额头之上,太后闭着眼眸,听到此话,终是安心下几分,身子虚色。
    “清云,哀家等不到来年开春了,这冬天似乎很长很长,怎么也过不了,怎么也过不去……”
    “我记得,嫁进大安皇室那年,哀家那年十六,似也是飘雪之季。”
    “父亲曾与我说,我乃是林氏嫡女,生来许多就是由不得自己选择……”
    “我放弃了自己心属之人,入了这宫墙红柳而来,陪伴先帝几十个春秋。”
    “哀家试问,对得起这大安天下,对得起先帝。”
    “若有来生,哀家也嫁一凡俗,不入这帝王家,生一个属于自己孩子,承欢膝下……”
    “若有来生,哀家不入这宫墙而来,也不做这大安的太后,也任性一回……”
    “清云,哀家做这太后,太累,太累……”
    说话之声戛然而止,太后那原本悬在空中、想要轻抚谢清云脸颊的手,还没来得及触碰到他,便重重地垂落下来。
    她的头也偏向一侧,轻轻地靠在谢清云的怀中,再也没有了任何气息。
    紧紧地抱着怀中已经逝去的太后,谢清云悲痛欲绝,双眼满含着泪水,不停地呼喊着,那痛苦悲泣声音似穿破天际。
    “姑外祖母……姑外祖母……我求求你,不要……姑外祖母……”
    在不远处,正端着汤药的海嬷嬷听到这悲惨的呼声,手上一松,药水顿时打翻在地。
    她呆呆地站在那里,悲声。
    “太后殡天了……”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了整个永福宫,一时间,外殿的人们纷纷闻声而来。
    太后的榻前,黑压压地跪满了一地的人。
    皇上和皇后跪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一众宗室皇亲和宫女太监们。
    谢清云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身子颤抖不已,泪流满面,怀中仍然紧紧地抱着太后。
    而海嬷嬷是侍奉太后多年的老人,此时此刻更是心痛到了极点。
    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朝着远处的桌案走去,拿起了一份明黄色的遗诏,然后用高亢的声音。
    “太后,遗诰。”
    谢清云双腿跪地,身体微微颤抖着,与周围的人一样低垂着头颅。
    这太后都走了,留下遗诏,是想做什么,众人皆奇。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
    只见海嬷嬷拿着那黄色的诏书,高声宣读。
    “奉太后诏,兹靖安王府其长女谢清云,温良敦厚、恭谨端敏,太后躬闻之甚悦,今皇二子,衡王霄衡,才貌双全,品行端正,当择贤女与配,特将其谢清云许配皇二子为正妃,今赐婚于尔,择下月良辰完婚。”
    话音未落,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死寂,紧接着便是一阵惊愕之声。
    皇后首先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惊,猛地站起身来。
    “这,实为不妥,这先衡王妃才刚去不久,太后是糊涂了不成。”
    然而,面对皇后的质问,海嬷嬷脸色一沉,严厉。
    “太后遗诏,尔敢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