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太后的心思
作者:云下归来   嫡女惊华:战神王爷蓄谋已久最新章节     
    身为太后,可惜守着这座繁华之城,终无自己血缘之亲。
    太后虽然疼爱皇上,可是自己后无所出,儿子早夭,终是成为永生一道遗憾。
    太后曾有过一子,可惜只是活了一岁,便是夭折。
    海嬷嬷声音继续而出。
    “当年容妃是个狠心之人,孩子本是体弱,故意让人开了那窗户,柳絮入了那幼儿口鼻,由此而患哮喘荨麻,便是让那小皇子早早便……”
    “这事,太后未曾让人言过,后来只是要了那容妃的命,这么多年对待旻亲王,确是依旧。”
    那未满一岁之子,又是何其无辜,便是这般活生生断送在容妃的手中。
    后宫之内,争宠不断,容妃多次陷害,后来太后也只是使了些手段,要了那容妃的命而已。
    而对于其子的旻亲王霄承华,太后却一直相待依旧。
    先帝而去,如今便是剩下了这当今圣上和老来子的霄承华。
    稚子无辜,对于容妃心中的怨恨,太后也不曾过渡到其子身上。
    之前,中秋宴会,旻亲王从西洲进京,太后不也一直衣食不缺,安排周到。
    太后拍了拍海嬷嬷的手。
    “过去的事情,便是过去了,莫要再提。”
    两人微微颔首,眼神凝视着远方。
    远处,皇宫一个假山之后,却是看到一幕,一男一女相依拥抱在一起。
    尽管距离较远,但通过衣着和身形轮廓,仍然可以辨认出一些特征。
    此时,太后与海嬷嬷正站立在阁楼的隐蔽角落里,可以从上往下清晰地望见远处红墙后的那对男女。
    海嬷嬷,注视着对方变化,脸上露出惊愕之色。
    “是衡王妃和景王殿下?”
    这阵子,太后病重,这太子妃和衡王妃都是进了宫内伺疾。
    这景王殿下,好不容易回了京来,太后便是让人住在宫内。
    太后紧握着手中的木琅玕,眼眸深邃如海。
    然而在宫廷内度过大半辈子的她,无论面对何种事情,都已经能够保持相当程度的冷静与镇定。
    “怪不得景辞之前刚刚回京,并是闹着要去衡王府而住,原来心思都在这么些个地方。”
    “这个蹄子,那衡王可是如今还在临川城,竟然敢私会外男,还是皇室子弟。”
    远远望去,可以看到红墙后面的两人,两人短暂地分开后便朝着不同方向离去。
    虽并无真正干出什么,但是,这夜晚,私下相见,已是不妥,这般搂抱,关系更是非比寻常。
    太后紧紧握住琅玕的手略微用力,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景辞糊涂了不成,那可是他的皇嫂,这般事情传出,皇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海嬷嬷见状急忙走上前宽慰。
    “太后,别激动,改日找景王殿下问问。”
    此时此刻,太后已毫无心思欣赏美景,径直沿着楼梯走下楼离开此地。
    次日清晨,本是冬季,今日却是难得的出了一会日头,柔和阳光洒落在大地上。
    太后接过宫女递来的毛巾擦拭面庞,刚洗完脸,霄景辞就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赶回来。
    “皇祖母……”
    话语笑意,转眼已是来到殿内,坐到太后床前。
    “皇祖母,这是我刚刚去御膳房拿的,还是热着,皇祖母早上吃一些,不腻。”
    看着盘内的条头糕,太后拿起一块,靠在床上之处,面上笑意,让人看不出眼下的情绪。
    “你这滑头,就你会讨哀家高兴,那衡王,晋王,太子,要有你一分这般会讨人高兴,哀家也就不会在操心了。”
    霄景辞摸了摸脑袋。
    “二哥,如今不是在临川城,等二哥回来,来年开春我与二哥去杨林给你摘杏子去,那里的杏子没有酸味,甜的似蜜一般,皇祖母一定喜欢。”
    吃着条头糕,太后一声咳嗽而起,身旁的人帮忙拍抚着后背,这才缓解,太后笑了笑。
    “你到惦念着你二哥,你二哥都是已经娶亲之人,你这滑头……我看你这身上的荷穗,怎得似女子家的绣艺,可是有了中意的女子,若是遇到喜欢的,哀家给你做主。”
    脸色一转而变,霄景辞隐藏的极好,让人不易发觉。
    “若是遇到定会告诉皇祖母。”
    太后点了点头,拿起对方腰下挂着的荷穗。
    “这绣艺不俗,竟是比宫内许多绣娘还好,海嬷嬷,你过来瞧一瞧。”
    海嬷嬷微微凑近,捂嘴一笑。
    “是啊,这绣的真好。”
    将荷穗收回,霄景辞掩下心中情绪。
    “那京城内随便买的,这宫外可是不缺奇人呢,难怪皇祖母看了新奇。”
    祖孙两个待了一会,这霄景辞才离开永福宫内而去。
    卧在床榻上,太后捂着嘴唇。
    “那绣法,看仔细了?”
    远处,屏风之后,海嬷嬷手中拿着一张方帕子,来到床前。
    “刚刚凑近,瞧了景王殿下那荷穗之上的图案,与之前衡王妃所绣的方帕,绣工挺像,十有八九是出自衡王妃之手。”
    “这绣法虽然就是常见半针绣法,平常之人许是看不出来,但是老奴没入宫之前,曾在绣庄呆过,还是看得出几分。”
    轻轻将那方帕子拿在手中,太后又是放下。
    “简直荒唐,果然那庶女出身,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那顾双儿,一个庶女,还想秽乱皇家不成。”
    出生林氏,太后对于皇室嫡庶分明一向看重,这也是为何对于太子总偏颇那么几分的原因。
    世家大族都在意,何况是皇家。
    海嬷嬷靠近对方耳边。
    “太后,可要压了那淫妇来?问话?”
    微微摆手,太后靠在身后枕上,手中指尖微动,带着思索。
    “一个女人的命,不足惜,但是有些话问清了,说出去了,丢的是皇家的面子。”
    “能让两位皇子,为她所恋,无论是何原因,污了皇家名声,竟与夫君的皇弟苟合,那顾双儿,就已经活不了了……”
    这般话语,海嬷嬷自然听懂其中之意。
    在太后心中,没有什么比江山社稷重要,没有什么比大安的皇室重要。
    更何况只是一个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