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柳依依,往事(2)
作者:云下归来   嫡女惊华:战神王爷蓄谋已久最新章节     
    年幼的盛子离在盛府内,并不得宠,盛家老爷子,宠爱嫡子,对于庶出一向是上不得心几分。
    闲来无事,盛子离并会时常来武安侯府内,找武依和武氏的几个子女玩。
    又是一年而过,大安秋年,北戎兵乱,侵扰边境,皇室派武兴忠将军而去。
    那场战役,武兴忠将军大败,一万战士,死于边疆。
    那时大安国力并不算强盛,以赔偿三座城池,上万金银,这才得已平息。
    卫国公上奏朝廷,并且拿出了武兴忠投敌叛国,与北戎领将有往来的通信。
    还有二年前,武兴忠曾经贪图军需的凭证。
    武兴忠乃是此次主帅,和北戎勾结,害得大安兵败,且一万战士,死于黄土。
    投敌叛国,这是多大的罪名。
    一时之间,皇上盛怒,将武兴忠压入大牢。
    而武氏族人,全部扣于武安侯府,听候发落。
    那时,有不少天下文人,跪满了整个东直门,为其求情,请求重审,却都无用。
    对于卫国公府的议论之声,也是不少。
    武安侯府的大门被重重合上,贴上封条,在不见满院繁景。
    当看到士兵而进,武夫人,一路护着武氏子女。
    那时的武夫人,有孕十月,被困府内,一时找不到接生稳婆。
    幼童的脚步,一路穿过楼渠转阁,武依拍着武安侯府的大门,年幼的身影尽是哀求。
    “求求你们,开开门,救救我母亲,我母亲要生了,你们快去找人来。”
    武安侯府的的门被守门士兵而开,武依的身影却是被人推倒在地。
    “叫什么叫,圣上说了,武安侯府,不得命令,无人不得进出。”
    “别说要生了,就是要死了,也不得出去。”
    话语刚落,犹如玄铁般沉重的大门,便再次被重重地合上了起来,任凭武依如何用力拍打也毫无用处。
    不敢有丝毫耽搁,武依急忙转身返回府内,并叫来了烧火婆子。
    虽然这些人并没有过接生方面的经验,但现在情况紧急。
    于是乎,整个武安侯府都陷入了混乱之中,有人帮忙烧水,有人则在一旁急得团团转。
    屋子里面,武夫人的喊叫声和痛苦的呻吟声不绝于耳。
    她的双手紧紧揪住床头的枕头,双腿之间已经布满了斑驳的血迹,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沾染到她的裙衣上面。
    婆子见状,不禁大声呼喊。
    “不好啦!武夫人,血崩了!血崩了啊……”
    身体颤抖不止,武夫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落下来,她紧紧咬着牙关,似乎想要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
    “我武安侯府是清白的,请圣上明察,请圣上明察……”
    “依儿,你一定要记住,要好好地活下去……”
    这两句话仿佛是从她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歇斯底里,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无力挣扎,她的双腿渐渐失去了力量,只能顺着流淌的血迹慢慢滑落到床上。
    最终,一切都归于平静,只剩下那染满鲜血的床铺。
    没了力气,又遇血崩,稳婆没有及时接生,还是没有经验。
    自武兴忠下狱之后,她早就忧心成疾。
    随着那声呐喊,武夫人,了无身息,孩子还未落地,并是胎死腹中。
    那个尚未降临人世的孩子,还未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便已夭折在母亲的腹中。
    床边,武依与几个武氏的孩子,扑在床边,声音颤抖。
    “母亲,母亲……不要,我求求你醒过来,醒过来……”
    孩童悲痛的声音,萦绕在整个房内,无尽的哀伤和痛苦。
    两日之后,在那阴暗潮湿、散发着阵阵腐臭气息的大牢内,沉重的牢门缓缓地被推开。
    武兴忠将军独自坐在角落里,神情憔悴而坚毅。
    杂草响动,一人端着一杯毒酒走近他,将其放在眼前。
    默默地凝视着那杯毒酒,武兴忠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绝望。
    抓起酒杯,然而就在即将饮下之时,他突然停住了动作,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着,仿佛承载着他心中无尽的痛苦和不甘。
    随着“砰”的一声脆响,酒杯从他手中滑落,重重地摔落在地上,溅起一片碎片和毒酒。
    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丝毫的痛楚之色,只有深深的哀伤。
    他的身体如同失去支撑般,缓缓向后倾倒,最终重重地摔倒在冰冷坚硬的地牢地面上。
    呼吸逐渐变得微弱,眼神也渐渐黯淡无光。
    他想起了武府中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和充满朝气的脸庞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
    尤其是武夫人,她宛如沐浴在光辉之中,向着他走来,并伸出温暖的手。
    武兴忠将军拼尽全力想要伸手握住那只手,但却只感觉到一切都如恍如一虚,他的手无力地落下,重重地拍在冰冷的地牢地板上。
    半月后,京城之内漫天天灯,照的整个天空灯光红照。
    对于武安侯府的族人,圣上依旧未有决断。
    京城高处的角楼之上,风铃而响,卫国公站在阁楼之上,看着上京城内灯火通明。
    目光落在武安侯府的方向处,遂而犀利不少。
    身后,一人漫步走近,皇后掀开黑色斗篷,露出脸庞来。
    “兄长,准备怎么做?”
    手中拿起一方孔明灯,卫国公慢慢将之伸起。
    “天干物燥,你说若是武安侯府,失了火,又能怪得了谁呢?”
    “圣上和太后下不了狠心,那就把这一切交给老天。”
    他好不容易才将武兴忠扳倒,武安侯府,无一人可活,绝不能留下祸端。
    斩草必得除根……
    一盏又一盏的孔明灯,如闪烁的星辰般缓缓升向夜空。
    与此同时,武安侯府内,几个身着军服的士兵悄然行动着。
    他们手提木桶,小心翼翼地穿越庭院,将桶中的液体倾倒在府中的各个角落。
    这一切都发生得如此隐蔽,以至于没有人察觉到。
    京城的街道上,一辆马车正缓缓前行,车内坐着的正是盛子离。
    “杨伯,我们去武安侯府。”
    马车被一拉而停,听到这话,杨伯脸色剧变,连忙劝阻。
    “三公子,那武安侯府,如今乃是是非之地。”
    那谁人走路,都想绕着过的地方,就害怕跟什么通敌判国,染上罪名。
    “老爷说了,往后,你不能在去武安侯府。”
    然而,盛子离却不以为意,毅然跳下马车,他冷笑一声嘲讽。
    “武安侯府,高高在上时候,人人都想去捧一捧,如今武安侯府,落了罪,并是无人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