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林氏之物,丹书铁券
作者:云下归来   嫡女惊华:战神王爷蓄谋已久最新章节     
    “我要让人知道,靖安王府的世子爷,也是可以得人称赞,也是可以为护国无疆,立功着装,也是可以为靖安王府锦上添花。”
    醉意浓重,看着对方身子摇晃,谢清云急忙上前扶住对方身子,将人扶着坐下身来。
    谢今安一声苦笑。
    “长姐,你信不信有一日,我谢今安也能上阵杀敌,也能为这大安国土无疆,撒下一片热血。”
    看着靠在自己肩膀之人,谢清云眸中之色难藏,一片欣慰。
    男儿胸怀凌云志,豪气干云贯九霄。
    “今安,姐姐信你。”
    一滴泪水而落,谢今安是极少会落泪之人,何时有过如此。
    “姐姐,有过欢喜心动之人吗?”
    听到此话,谢清云微而一愣,心中思绪而动。
    久久未语……
    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
    她不否认,那个始终温润如玉的男子,在那场封阳城疫症之时,给她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
    转头看向谢今安,谢清云还是开口。
    “内阁中书家的二小姐,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与内阁大人交好,几番有过此意,那二小姐名为白飞鸾,与你年岁相当,你意下如何?”
    白飞鸾?
    听到名字,谢今安紧紧皱着眉头,扭过头去。
    “就是说话小声小气的白家二小姐?我才不要,姐姐,我不喜女子扭捏作态。”
    那白飞鸾,他曾见过几次,性格却是温柔端庄,但是并似从小长在四方阁内女子。
    这满上京城的女子,都是这副模样。
    况且,他的心中,柳依依的身影,是挥之不去。
    谢清云忍不住劝说。
    “你是娶妻子来掌家的,那白飞鸾我也见过,虽然性格温娴,此人不似你见过那般端守拘谨的女子,你话语都未与人家说过几句,怎可一语断定。”
    “来年春过,我与父亲,恐怕并要在回南疆而去,父亲自是希望在回南疆之前,看到你成亲,这靖安王府的后院,也该有一位女主人,你也该娶世子妃了。”
    “当时回京,并是圣旨而召,南疆之地暂由张则将军而戍,我靖安王府毕竟乃是镇守南疆,我和啊辰随父亲自也是去往南疆。”
    “靖安王府,有你和玉瑶在,我放心,今安,我若和父亲在南疆,你须得撑起靖安王府。”
    “婚事并非儿戏,更不是强加于你,还是要你自己选择。”
    脸色震惊,谢今安醉意都苏醒了几分。
    “姐姐,你要回南疆去?”
    他对于什么白飞鸾上不得心,听到得自家姐姐竟然要离开?他可是再也坐不住。
    “我也要去南疆,我也要随你们待在南疆,那谢辰一个义子都可以去,我为何不能?”
    一拍对方脑袋,谢清云站起身来。
    “你呀,听父亲的话。”
    谢今安急声:“姐姐,我认真的,姐姐可是生我气了,觉得我贸然用那般狠心方法,取了上官寅性命,不愿弟弟随你去南疆。”
    他知道自家姐姐与上官舒交好,而因为此事,上官舒也是与自家姐姐生分了。
    看着对方,谢清云嘴唇而启。
    “我知道,此事,是皇室过于狠心了,而那杯毒酒只是借你递出去而已,你处置是有贸然,这事,终是我们亏了宣国公府几分。”
    上官寅之死,乃是皇室之令,明显……皇室还需要用得到卫国公府。
    北戎异动,卫国公,毕竟有兵权在握,大安皇室经历不起被内忧外患的打击。
    百川书院,卖官之事,上官寅并是被推了出来,平息此事。
    纵然乃是皇室之令,那杯毒酒被洒,而谢今安却是用了极端的方法,取了上官寅性命。
    对于上官舒,谢清云心中自是有歉意的,这也是她三番五次踏足宣国公府的原因。
    心下微涩几分,站起身来,谢清云看了一眼对方,拍了拍对方脑袋。
    “天色不早了,快些休息吧。”
    说完,谢清云已是步子而走,转身出了玉清院内,身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
    时间一日一日而过,自冬季来,太后身子并是时常不适,顾南笙时而入宫诊治。
    永福宫也少了往日的几分色彩。
    皇室之中,太子妃和衡王妃,皆是轮流入宫给太后侍疾。
    宫殿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不停地飘落在地上。
    太后静静地躺在病榻之上,似乎想要透过那扇薄薄的窗户,望向墙外伸出的那几枝鲜艳欲滴的红梅。
    “不知道,哀家能不能等到临川胜战的凯旋之声,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坐在床边,谢清云替对方擦了擦嘴角,心似被揪着一般。
    “姑外祖母,清云求你,别说这样的话,姑外祖母,一定要好好的。”
    一时眼中之泪,不争气的并是滴落而下,谢清云声音脖子沙哑,喉咙哽咽。
    太后努力挤出一抹微笑,转头看向侧边站着的顾双儿。
    “衡王妃,你先出去,有清云在这就行。”
    顾双儿看了一眼两人,点了点头。
    “是,太后。”
    屋内,一时并是只剩下两人,太后从侧边枕头之下拿出一个锦木红盒。
    锦木红盒之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金银细软。
    最让人显目,乃是一枚深褐色金属制成呈正方形,尺寸适中,带有金属光泽,坚固的金属龙凤云纹钦于上方。
    谢清云讶声:“丹书铁券?”
    为了方便悬挂和展示,丹书铁券上还配有一根丝带或链条,可以将其佩戴在身上。
    “丹书铁券”作为一个整体,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和承诺,是帝王赐予臣子的最高荣誉之一。
    持有丹书铁券的人通常会得到皇帝的保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免除死刑。
    见丹书铁券,如见君。
    顺势起身,谢清云一跪在地。
    “姑外祖母,这是当年景微皇帝,赐给林氏的丹书铁券?”
    靖安王妃与太后皆是出自林氏氏族,太后的兄长,便也是谢清云的外祖,曾位居太保。
    林氏当年为景微皇帝征战四方,男嗣在战场折损的不少。
    后来,景微皇帝曾赐给林氏族人,这独一无二的丹书铁券。
    没想到这枚丹书铁券,竟然在太后的手中。
    太后点了点头,看着跪在床前之人,声音嘱咐之声。
    “丹书一纸抵千金,铁券千秋护此身,御赐殊荣心难定,忠心报国志难沉,这是当年景微皇帝赐给父亲之时所说的话,后来我入宫而来,父亲并是给了我。”
    “清云,往后,这枚丹书铁券,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