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卫国公府,还不可动
作者:云下归来   嫡女惊华:战神王爷蓄谋已久最新章节     
    除非霄衡……自己不想杀。
    “刚刚殿下,哎呦……见到那清云郡主和顾南笙手握之时,可是想杀人的心都有。”
    那明明就是吃醋的不行。
    这一桩桩一件件,怎么可能是巧合?
    他这分析的实在太合理,太有条有理了。
    他怎么如今才看出来。
    “可惜啊……这清云郡主见到顾南笙便似看到香饽饽一般,看到殿下,就像看见活阎王一样。”
    他正是说着话语,柳依依便是朝他用力使眼色,暗中拽他袖子不停。
    盛子离可是说的正是兴致,完全没发现身后不远处,一双暗夜中的眸子,正在盯着他。
    “你说,殿下总是这般冷着脸,这谁见了谁会喜欢,这买了琵琶,便是放在屋内,直截了当给人家不就行了。”
    只感觉到空中气氛而变,后方传来霄衡的声音。
    “盛子离,你很闲?”
    不好,不妙,这些话,怎么被霄衡给听见了。
    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盛子离还是作似无知,转过身去。
    “殿下,好巧啊,你和清云郡主,谈完事情了?”
    远处,夜色之中,霄衡站起屋顶远处。
    神色看不出是何情绪,眸子清冷,不喜不怒。
    忽然,后背掌风而动,微微拂袖而去,无形的掌力似化作狂风而去。
    身影一闪而开,盛子离急忙避开,拍着浮动的胸口,这才落在远处。
    “殿下,我再也不敢说是非了。”
    这霄衡,太小气了。
    敢做不敢认,不是……敢喜欢不敢认。
    眼看对方不语,盛子离连忙用着轻功,身影轻功而去,穿过夜色中,连忙离开衡王府,似身后有鬼一般。
    “有事,我先去了。”
    一时屋顶上方,只剩下霄衡和柳依依。
    听了刚刚那番话语,柳依依似也发觉,脸色确是如常。
    衡王殿下的心思,她不敢猜。
    “殿下,是我疏忽了,没有发现清云郡主跟随。”
    今夜却是她疏忽,身后一直跟着人,确是未发觉。
    不管是不是谢清云,都是她的失职。
    霄衡嘴唇而启:“下不为例。”
    说完,身影而落,已是落在院内,只身一人向着主院屋内而去。
    衡王府,另外一方院落之内。
    顾双儿和霄景辞身影紧紧而拥,这一别,太久,太久……
    将脑袋埋进对方胸膛之上,顾双儿微有泪光。
    霄景辞摸了摸对方脑袋,一脸宠溺。
    “好了,别哭,双儿,这次来,我就是带你走的。”
    从对方怀中退出,顾双儿泪痕未干。
    “我们得谢谢衡王殿下,若不是暂时能到衡王府避身,说不定,我早就死了。”
    她身为庶女,虽有顾南笙庇佑,但是尚书府内的日子毕竟不好过。
    若不是嫁进衡王府,便也是随意会被家中主母许了人家。
    和霄景辞并再无缘分……
    而她也知,霄衡这么做不是因为她。
    那时的尹妃娘娘去得早,霄衡是得霄景辞生母而护,与霄景辞这份兄弟情谊,才会这般做。
    从入衡王府,霄衡给了她避身之所,两人基本说话都未有,少有交集。
    霄景辞一声笑意,低着身子,两手放在对方双肩之上,他这般顽劣的性子,却是难得的认真。
    “顾双儿,我霄景辞这一生,只会有你一人。”
    什么皇室子弟身份,他都可以不要。
    风雪而落,廊下两人,顾双儿眼中情愫难藏,一眼似永无止境。
    ……
    次日皇宫之内,南书房内,太后与皇上坐在上座之上。
    太后看向对方,询问之语。
    “卫修瑾与上官寅买卖官职一事,皇帝打算如何处置?”
    看着眼前奏折,皇上心烦的紧,手中拿着一份大臣奏折。
    上面所奏,乃是霄九轩私下曾与百川书院的院使往来的书信。
    “他们敢开这个先河,那朕就杀鸡儆猴,震慑朝纲,此事,太子府……”
    说到此处,太后勾唇,站起身来,站到殿中。
    “皇帝,储君事关重大,不可仅凭猜测。”
    皇上抬起眸子来,确是摇了摇头。
    “母后,我知道,太子曾经养你膝下,你心中疼爱几分,自然偏颇,但是此事,背后若无卫国公府,若无太子府,朕可不信,一个卫修瑾,能够掀起如今风来。”
    太后走近,脸上心思而过,一拍对方手背。
    “皇帝,卫国公府,还不可动,卫国公手握兵权,卫国公乃是太子的亲舅舅,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卫修瑾,是算不得上面,但是若是使朝堂动乱是最不值的。”
    “那卫修瑾乃是卫国公府的独苗,若真是下了罪,恐怕难安卫国公府之心。”
    握着的手紧紧攥着,皇上一手拿着奏折,纸张在手,似要攥出洞来,强忍着那帝王威严。
    “朝廷律法,不得徇私。”
    头上步摇轻晃,太后看了一眼外方风雨,回头看对方。
    “哀家曾听先帝说过一句,便是到如今这把老骨头年岁都还记得。”
    “先帝曾说,帝王谋,处于高位,若是只想着享其利,在其位,不为职,不为民利,便只是一位每日高坐朝光殿内的傀儡皇帝。”
    “哀家那时觉得不错,后来先帝大力搜查贪污官员,去其职,抄家的抄家,发配的发配,以儆效尤,弄得人心惶惶,先帝所想为民,从未有错,但是不平官心,朝廷晃荡。”
    太后目光凝视着对方,然后伸出手指向远方,指向朝光殿外高耸的宫墙。
    她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整个南书房里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气势。
    “但是皇帝,每日上朝,朝廷官员数百人,你觉得,有谁可以忠心耿耿,真正为我大安皇朝着想的能有几人,为我们大安皇朝谋福祉的有几人?站在朝光殿内的数百人,有谁敢保证从未贪过。”
    太后声音重色,声音越发凝重起来,似乎回忆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不失当年那母仪天下气势。
    “先帝当年大举整顿朝纲,让朝廷不平,并是你的前车之鉴。”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利的刀刃,每天磋磨,总也有钝的一日,但是若是那利刃还在尖着,你一手而去,握住的不是刀柄,而是刀身,伤的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