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让收钱去装逼吧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底的时候,定远伯郭骥带着轮台伯徐德和夜不收千户李达突然回到了辽东。
    徐德协助宋晟完成了在迪化和庭州等地的屯田任务后,思念辽东旧友,不想在那里继续干了,想回到辽东养老。
    郭骥这次回辽东,是来代表新王和辽王商量,讨伐帖木儿汗国的。
    他对辽王说道:“殿下,新王计划在今年七月份对伊犁的帖木儿军发起突袭,想请辽东再支援一批军火,最好是用于攻城的山炮。”
    辽王问道:“你们的作战目标呢?”
    郭骥答道:“先期收复安西故地中的碎叶、疏勒和于阗这最后的安西三镇。后面再视情深入帖木儿汗国腹地大宛河谷。”
    辽王又问道:“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候出击呢?”
    郭骥答道:
    “安西回鹘首领阿里和葛逻?首领赛依德局促于天山南麓沙漠边缘的几个小牧场,时有不和,经常掐架。龟兹卫指挥使宋琥希望收复疏勒旧地,更好地安置两部。”
    “前不久,帖木儿奸细准备刺杀新王,幸亏被提前发现。西域将士现在一听帖木儿三字就恨不得寝其皮、啖其肉,人人求战。”
    “新王殿下认为人心可用,否则等到多年以后人老师疲再出兵,士气要打折扣。”
    辽王又详细询问了新王的准备工作情况。
    徐德汇报说:“经过这几年的屯垦,驻守天山南北的三卫明军军粮完全实现了自给,并小有积蓄。在吉祥城屯积了两百万斤小麦,加上秋季土豆的收成,预计能达到八百万斤。天山、山丹牧场虽然新建不久,但也能提供一万匹军马、一万匹骆驼,应该足够保障一万明军一年远征。”
    负责西域情报工作的李达报告说:“殿下,帖木儿这两年亲自带了二十多万骑兵,正忙于在西线和回教兄弟们争当老大,只给四皇子沙哈鲁和二皇孙皮埃尔、三皇孙哈利勒留下十万骑兵,镇守国都撒马尔罕以东长达数千里的地区。”
    “为了防范大明的进攻,沙哈鲁让哈利勒率三万骑兵留守撒马尔罕,让皮埃尔率两万骑兵镇守印度,部将脱鲁率领两万骑兵镇守疏勒,他自己亲自带领三万骑兵镇守察合台汗国旧都阿里麻,守护着最为富饶的伊犁河谷。”
    辽王又问道:“西宁侯是什么意见?”
    郭骥答道:“西宁侯没说什么。宋琥和宋瑛兄弟都积极求战。”
    辽王沉思良久,他感到现在对一起穿越来的收钱也不是完全了解。
    对于收钱,包括辽王在内的几个穿越人,谁也不知道他在后世的真名叫什么,只知道他是个情场失意的流浪歌手,出生在东北,生活在新疆,还可能是个满族,也就是他现在天天打压的女真人后代。
    辽王到现在也不确定,当初建议收钱出镇西域对,还是不对。
    新王之所以想西征,既有平时自己给他打鸡血的因素在里面,也是因为他心里念念不忘美丽的那拉提。
    离开辽东的时候,穿越成朱守谦的收钱曾经借用一位歌星的名言对辽王说了一句流露心迹的话:“我收钱三更穷、四更富,只求灿烂,不求永恒。”
    难道西征帖木儿汗国就是他想灿烂的方式?
    辽王对新王的备战工作也很不满意。
    宋琥支持西征,应该是看到弟弟宋瑛这几年风头盖过自己,急于想立功封侯。功利心太强!
    西域都司指挥使宋晟出奇的冷静,对于西征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西域都司刚组建不久,整个西域都司的战争准备并不充分,无论是军马,还是军粮都没有考虑后勤千里转运中的自身消耗和意外损耗,甚至没有考虑南疆龟兹卫和其他各部的需求。
    即使朝廷调动河西和河湟谷地这两年的屯粮进行支援,等运到四、五千里外的天山以北的大宛腹地后,十不存一,明军后勤保障估计不会撑过一年。
    宋晟作为在战场上混了几十年,从未失手的老油条,他内心实际上并不支持这次西征。
    辽王最不放心的还是夜不收的情报工作。
    李达掌握的情况只能算是战略层面的情报,没有注重战术层面的需要。
    他目前收集到的只有帖木儿都城撒马尔罕、西辽旧都虎思城、察合台汗国旧都阿里麻、南疆疏勒等几个重要城市的布防图。
    对于天山南北和帖木儿腹地重要行军路线,沿途重要关卡、要隘、兵力分布、装备情况、各部落风俗民情,李达连个图纸和数据都没有!
    在没有战术情报的支援下,明军本来人就少,百战百胜不足夸,只要败上一仗,就可能会输掉全局。
    新王这次明显没有实力吃下一锅夹生饭,搞不好要嘣掉门牙的!
    至于新王想要的新式山炮,辽东现在连一门都给不了。
    去年辽东生产的新式武器几乎都优先给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金州湾周围的炮台到现在也没有配齐大炮。
    “洪武号”南下时,把最后一批山炮和迫击炮都带走了,浑河随之完全封冻,军工厂已经彻底停产,现在还没有恢复生产。
    但是,海路既发,从陆路夹击帖木儿又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是个战略层面必须要统筹兼顾的问题。
    辽王估计,到了秋天,张石就会率领海军陆战队深入帖木儿腹地,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一样,让帖木儿痛不欲生。现在正是从陆路夹击帖木儿帝国的最好时机,武器少一点、次一点,影响并不是太大。
    辽王斟酌了好一会,才定下全力支持新王西征的决心。
    为了确保新王一击必中,他让郭骥先到广宁找俞靖挑选四营人马,辽东再勒紧裤腰带,给新王准备点东西。
    四月底,郭骥还是欢天喜地地带着四营人马和一批军械回西域复命去了。
    在过去一个月里,辽王顾不上喜提第二、第三个葫芦娃,再次变成了项目经理,亲自跑到各个军火局督战,为新王准备了五十支“八一式”步枪、两百支掣电铳,二十七门迫击炮,还有一批弹药。
    考虑到山炮长途转运过于笨重,不便于万里转运,辽王专门指导铁匠们打造了一批秘密武器:三十门易于运输的新式大炮,个个长得像铁皮桶似的,一辆马车能拉上四门。
    这是辽王借鉴后世粟战神在淮海大战中使用的利器,不需要专门的炮弹,把炸药包往铁皮筒一放,抛射到敌方阵地上犹如五雷轰顶,肝胆俱裂,当时被敌军叫“没良心炮”。
    辽王将其定名为“雷公炮”,取雷霆万钧之意,专门随车兵作战。
    他就把这些新武器全部用来装备郭骥从广宁中护卫中挑选的人马,包括步、骑、车、炮各一营和一个警卫排。
    考虑到收钱手下缺少骨干,他又让勃罗哥、傅安、仆固雄、朱大同、郭钰、宋瑄等人一起前往西域效力,听候新王调遣。
    勃罗哥参加过上次西征,拥有和帖木儿军作战的丰富经验。
    仆固雄在西域回部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方便就地扩大队伍。
    朱大同是锡伯人,在林中百姓中很有威望。
    郭钰这几年跟神枪手养余学了不少东西,辽王就让带领一支装备了新式步枪的警卫排,贴身保护新王安全。
    宋瑄跟戚祥在学炮兵,辽王就让他在车兵营里专门负责雷公炮。
    尤其是那个傅安,为人谨慎,办事细致,在四平干得有声有色。辽王和他谈了几次西域局势,相谈甚欢,就让他接替李达主持西域情报工作,辅佐新王制定作战计划。
    在西征兵源上,辽王也是煞费苦心。
    骑兵都是骁勇善战的赫哲、女真和蒙古兵,步兵、车兵和炮兵都是颇有盛名的处州兵和义乌兵。警卫排都是参加过上次西征的索伦老兵,装备了五十支最新式的“八一”式步枪。
    这“八一”式步枪虽说比左大帅收复新疆时用的七连响可能差了些,但是比掣电铳还是不知先进了多少倍。
    辽王甚至连婉君刚刚研制成功的四倍望远镜,也给了郭骥。
    有了这玩意,应该能使新王的侦查工作如虎添翼。
    对于新王忽略的进军路线,辽王只能凭记忆画了几张进军路线图,让傅安带到西域后,再结合实地侦查进行优化选择。
    对于新王忽略的后勤保障问题,辽王让郭骥返程时又足足带了五千匹军马,其中包括一千匹专门用于骑兵作战的战马,并特意授权他,必要时可以执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的政策……
    为了支持新王吃下这锅夹生饭,辽王真是操碎了心,甚至放弃了一些后世坚持的底线。
    看着郭骥带着这么多人马和拉风的武器再次启程,辽王心里一直痒痒,有一种再次征战西域,去装逼的冲动。
    不过,看看身后的三个小葫芦娃,他心里还是不由说道:“还是让收钱王子去装逼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