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大龙入怀了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六月十二日上午,辽王一行到达松花江与混同江交汇处停歇,这是后世同江的大致位置。
    辽王率领众人登上一处高山,极目北眺,只见远处江水浩浩荡荡,北边的混同江江水墨绿,犹如一条黑龙,南边的松花江江水发黄,犹如一条黄龙,二龙并行不悖,如同内地黄河支流泾河与渭河一般,泾渭分明,绵延数十里,直至天际,甚是壮观。
    辽王不由诗兴大发,随即口吟一词《清平乐》: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松花江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将士指看北辽,更加郁郁葱葱。
    辽王现在剽窃伟人的作品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但剪裁粘贴于此,倒是十分应景。不仅他自己觉得天衣无缝,众将听了也是个个连声喝彩。
    他现在已经抄袭伟人作品上瘾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胸襟大开、踌躇满志之余,又招呼两个老婆道:“爱爱,明珠,快上山来看这塞外奇观。”
    海兰察却答道:“王爷,两位王妃累了,在山脚下歇息。”
    辽王不由有些诧异:“这两个家伙不是粘人的很吗?”
    他现在兴致正高,也不管两位老婆了,又极目东望,远处是一望无垠,绿油油的草原,心知终于到了三江平原的西端,于是问易信:“这个地方什么名字?”
    易信连忙答道:“这个地方土名叫拉哈苏苏,周围几十里只有数百人以打鱼为生的野人女真在此居住,翻译成汉话,意思就是废弃的老房子。实在不雅,还请辽王赐一个雅名。”
    辽王望山脚下近处一看,果然有一些废弃城堡残垣,估计是当年黑水都督府废弃的城堡,很不应景,不由皱了皱眉,说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一起给想个名字吧。”
    辽王布置作业后,大家开始绞尽脑汁、七嘴八舌为这块福地取起了名字。
    有的说应该叫“三江口”,有的说应该叫“临江”,还有的说应该叫“通江”……
    辽王听后,觉得后世的同江虽然用过这几个名字,但还是有些俗,关键是和内地的地名重合太多,没有特色。
    他好好想了想,说道:“如果论地势之要,交通之便,此地扼守松花江门户,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你们取的名字都很贴切。但是你们知道本王为何不辞辛劳,跋涉万里到这里吗?”
    见众人摇头不语,辽王又说道:“此地向东与乌苏里江交汇,其间六百里,无论是草甸,还是沼泽,都是受松花江、混同江和乌苏里江共同滋养,称之为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为天下之冠。如果以土地肥沃论,富比天府,锦似江南。大家看取名富锦怎么样?”
    众人一听,自然都是连声说好。
    他们哪里知道富锦城其实是同江城后世的邻居,只不过被辽王抄袭粘贴到了此地。
    当晚,辽王乐滋滋地回到营地,发现明珠和郭爱都欢天喜地地迎了过来,不由问道:“看你俩的这个高兴劲,又做美梦了吧?”
    明珠俏皮地问道:“继续猜,我们梦到什么了?”
    辽王笑道:“半个月前,你说梦到一头大虎,难不成现在又梦到一条大龙吧?”
    明珠连忙说道:“哎呀,你怎么猜的这么准?可惜这次做梦的不是我,是郭姐姐。她说昨晚梦到一条大龙入怀了。”
    辽王又瞅向郭爱,自从明珠有喜后,郭爱可是独占专宠,别说雨露了,所有的精华都送给他了。
    只见郭爱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似地:“上次明珠说梦到一条大虎,你就抓了三只老虎回来。刚才盛太医说了,明珠有喜了。我只是昨晚梦到一条大龙,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了。”
    明珠马上说道:“我估计就是那时梦到的。姐姐梦到了龙,说不定附近就有龙,怕也是要有喜了。”
    辽王又吓了一跳。
    就那么几个小蝌蚪能有这么厉害吗?一会儿化虎,一会儿化龙,还成了精不成?今天自己在山头上亲眼看到的一黑一黄两条水龙只不过是自然现象罢了,难道也要灵验?
    他胡思乱想一阵子,觉得也许是郭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这倒也符合心理学的解释。
    到了下午申时,辽王已经养足了精神,亲自带两位老婆乘船到混同江江中心去游览,只见就在船的两侧,江水一左一右,一黑一黄,真如两条巨龙奔腾而过。
    明珠见了这一奇观,更是兴奋不已,高兴得连连拍手,说道:“老公,你看,这就是郭姐姐梦到的龙,郭姐姐怀的肯定是龙子!”
    辽王不由郁闷起来,难道古人说因梦而孕是真的?在这里生这么多孩子,到时候怎么带回去……
    他还是没有放下再穿越回去的念头。
    傍晚,落日映江,波光粼粼,远处几个那乃人的渔船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啊朗赫呢哪,啊朗赫呢哪……”
    辽王一听,都说音乐无国界,现在还超越了历史?
    他的音乐细胞好似突然被激活了一样,连忙站在船头,右手作打招呼状,放开歌喉唱道: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撕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舱……”
    辽王虽然唱的是汉话,但是这优美的旋律并不妨碍双方交流,毕竟音乐无国界,也无民族语音阻碍。
    对面的渔夫马上又抑扬顿挫地接唱了起来。虽说一个唱的是胡虏汉话,一个唱的是地方方言,却并没有出现鸡对鸭讲的尴尬。
    两位佳人在侧,看得似梦非梦,听得如痴如醉。
    江山如画,旅行如诗,渔夫唱晚,辽王高歌,人世间最好的良辰美景似乎都凝固在混同江中间。
    当然最美的还是那温润如玉的小王爷,怎么什么都会呢……
    过了好久,辽王才吩咐船只回营地,郭爱这时觉得这次坚持跟着辽王后面是跟对了。
    明珠倒觉得以前靖江王爷唱功天下无双,辽王武功天下第一,现在怎么看辽王的唱功也是天下第一。守在这样完美的老公身边,好幸福哦!
    她现在完全成了一个花痴。
    因为一个老婆确定已经怀孕,另一个可能怀孕,辽王回到营地后却不敢让二人再跟自己浪了,吩咐海兰察亲自带一排警卫将这两个拖油瓶从水路护送到长春,慢慢坐马车到开原,再乘船回沈阳。
    郭爱和明珠马上就抹起来了眼泪,一副仿佛要生离死别的样子。
    辽王只好耐心劝道:“从松花江上游坐船下来,顺风顺水,一天可走两百多里,但是回去要溯江而上,每天走不了五十里。现在马上要七月了,你们再不提前回去,这里八月就要下大雪了,冻坏肚子的宝宝可不好了。”
    一提到肚子的龙种,两人也不再敢坚持再和辽王继续浪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两个拖油瓶对辽王千叮万嘱一番,依依不舍地跟着海兰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