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帖木儿使节的阴谋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不久,俞靖又领着方孝孺过来拜见辽王。
    三个人凑到一块,花了大半天时间,基本上把辽王离京时的情况给说清楚了。
    辽王离京,顺带拐走了宁贵妃,当时就把老朱气得晕倒在地。虽然太医们抢救及时,老朱没有性命之忧,还是因此大病一场,将近一个月没有上朝。
    期间,皇太孙朱允炆顺理成章监国,主持朝会,决断国是。
    朱允炆监国后,基本上是中规中矩,政事大部分交给以吏部尚书詹徽为首的三部九卿处理,小部分比较疑难的问题,找兵部尚书唐铎、刑部尚书钱唐和礼部右侍郞方孝孺三人商量后,再到乾清宫向老朱请示,甚得老朱嘉许。
    自朱允炆被立为储君之后,太子原先培养的文官班底,顺理成章地转向了太子世子。
    但是,自辽王在京城待了五个月后,这个文官班底慢慢也起了变化。
    这不仅仅是因为老朱对辽王的宠信超越其他亲王,引导了群臣,更是因为辽王处理朝中大事果断而周全,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慢慢认可了辽王的能力。
    兵部尚书唐铎就在毫不掩饰地公开赞扬辽王。
    从悄然除掉如日中天的大将军蓝玉,到筹划大明海防,做好西域善后,改革大明马政,应对帖木儿使节行刺事件……
    随便一件都是大手笔。换了其他人,他行吗?
    负责查办案件的刑部尚书钱唐虽然以前和辽王没有什么交集,这时也慢慢对辽王充满了好感。
    辽王遇刺后,他竟然没有被刺客的混淆视听、栽赃陷害所误导,也没有受个人私心私利干扰,旗帜鲜明地维护了太孙的清白,维护了朝堂稳定。
    此等心胸、此等度量,让一些饱读圣贤书、心有权谋术的文人政客大为佩服。
    而且,这个辽王虽说在皇帝面前经常桀骜不驯,怼天怼地怼皇帝,但是对文官们还算是客客气气的,比那个大将军蓝玉可是好多了,比动不动就打大臣屁股的皇帝好多了,没事还送点土特产给各位衙门大员。
    可辽王一走,这额外的福利也就没有了,官员们开始想念辽王了。
    太孙监国半个月后,刑部联合锦衣卫办案,又有了重大收获,陕西、河南诸卫还是抓获了几个没来及逃走的帖木儿奸细,其中就包括准备跟随他们逃往西域的那名锦衣卫镇抚。
    严刑拷打之后,这些人的交代也陆陆续续拼凑出一个基本的行刺行动轮廓。
    大约在六年之前,帖木儿就派了大量细作以贡马献玉为名进入大明境内刺探情报。
    其中有十余人进入应天,以朝贡贸易获得的利润开设赌场、花坊、当铺,利用西域美女拉拢腐蚀大明官员,利用赌场放贷控制爱好赌博的官员,再通过这些官员窃取大明情报。
    迪里此次进京,已经秘密会见了至少十名以上朝廷六品以下官员。
    因为老朱鼓励京官不分大小,都上朝听政,所以这些低级别官吏还是向他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辽王遇刺前,先后有五十多名来自西域木拉夷国的刺客在明军锦衣卫的帮助下,扮作西域胡商,分批进入京城,与迪里会合。大部分刺客在明朝京军内应的策应下,发动了对辽王的行刺,并按事先安排,制造了行刺和太孙有关的假象。
    迪里之所以要冒着国战的风险,不顾使节身份要刺杀辽王,不仅是因为辽王能征善战,是帖木儿东征大明的一大障碍,也是因为帖木儿最宠爱的二皇子乌马尔被辽王击伤后,重伤不治,死在了回撒马尔罕的路上。
    帖木儿悲痛欲绝,特意高价雇请擅长刺杀的木拉夷国派出职业杀手入京,配合迪里行刺辽王。
    在行刺之前,迪里已经作了周密的部署,安排使团成员携带从大明窃取的情报,分成数路撤离。其中有一路经荆湖到了陕西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准备走河西走廊,从天山北道大摇大摆地返回伊犁。另一部分准备走青海道,经西域南部的沙漠边缘返回喀什葛尔。
    所幸陕西是明军防范的重点,很快将这两部分人员抓获。
    进入河南的一路后来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准备经山西雁门关向北出塞,一部分准备经宁夏贺兰山向北出塞。明军只是抓获了准备经宁夏出塞的人员,另一部分还是从雁门关出塞了。
    狡猾的迪里还让核心成员分两路南下归国。一部分乘马到达长江下游的浏家港后,高价雇请商船归国。迪里则带领另一部分从陆路直下福建沿海着名的港口商埠泉州,再从泉州港搭乘商船归国。
    帖木儿用来嫁祸太孙的小掣电铳,确系工部主事蒯贵手下一名工匠所仿造。
    这个工匠因为嗜赌如命,欠下巨额赌债,只好拿着一把私自铸造的小掣电铳准备在赌场内以二百两银子的价格抵债,刚好被开设赌场的帖木儿奸细发现。
    这奸细多给了工匠五百两银子,向其索要掣电铳的图纸。
    这个工匠思考再三,没敢给掣电铳的图纸,只是给了威力相对小一些迅雷铳的图纸。
    至于一窝蜂和战车的图纸是兵部一个保管这些图纸的六品主事泄露出去的,和这个工匠无关。
    钱唐又用获得的情报去讯问辽王府移交的两名刺客活口,当说出木拉夷这个名字后,二人大惊失色,最终也承认了木拉夷山中老人受帖木儿汗国所托,行刺辽王的行动。
    只是迪里从明朝官员口中获悉,辽王有可能取代皇太孙成为下一任皇帝之后,临时调整了计划,在行刺计划中又增加了转嫁太孙这个环节,企图让大明君臣互相猜忌,甚至自相残杀,无力对抗帖木儿汗国。
    明军在起获的帖木儿奸细身上不仅找到了辽王研制的一窝蜂、战车和迅雷铳的图纸,还有大明地图,包括辽王和黄湜在朝堂之上展示的海防图、西域屯垦图、马政图,甚至还有大明各省兵力驻防图,上面标明了从撒马尔罕到应天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调查到这一步,钱唐觉得可以结案了,连忙向太孙汇报。太孙连忙拉着钱唐一起向老朱报告。
    钱唐几乎花了半天时间,才讲清楚整个惊天大案的来龙去脉,最后沉重地说道:“陛下,帖木儿对大明真是蓄谋已久,所图极大。大明朝堂确实如辽王殿下所说,已经是四面漏风,无密可言。还请陛下早作应对。”
    对于钱唐的最终报告,老朱既满意又震惊,但更多的是愤怒。他最为倚重的锦衣卫竟然有一百多人涉案。
    愤怒之下,他下令郭英将锦衣卫所押囚犯全部移交刑部处理。他现在压根儿不敢再相信锦衣卫了。
    但是,这又是一桩丑事,不能公诸于朝堂,他只好命令郭英,把蒋献乱棍打死在狱中,只要是帖木儿奸细供出来的京军军官和朝堂官员一律秘密处死。
    此令一下,应天城内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由于刑部和锦衣卫办案向来喜欢刑讯逼供,加上帖木儿奸细临死前故意胡乱攀咬,不少无辜军官和官员也被牵涉其中。
    其中包括曾经和辽王有过政见之争的礼部侍郎朱同,太仆寺少卿何举,甚至牵连到了太仆寺卿、驸马欧阳伦和颖国公傅友德之子傅让。
    老朱早就对礼部和太仆寺不满,下令将朱同给乱棍打死,由方孝孺署理礼部事务,又下令将包括驸马欧阳伦、何举在内的太仆寺官员一锅给烩了。
    对于傅让,老朱给了傅友德一个面子,让他自己清理门户。
    傅友德绝望之下,只好在悄悄放走傅让后,挥刀自杀,算是给了老朱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