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把老朱灌醉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不一会,烤全羊、山鸡炖蘑菇火锅、土豆烧牛腩火锅等几道硬菜继续上场,引得众人不停叫好。
    宴席的气氛开始慢慢升温了,几个年长的王爷开始争先恐后地拍马屁。
    齐王脑子最灵光,抢先替老朱切了一块孜然羊排,率先去拍老朱的马屁。
    “嗯,香酥可口!”
    老朱象征性地尝了一口,连声称好。
    楚王感觉被齐王抢了风头,连忙也起身替老朱舀了一碗鸡汤,不料却舀起一根人参来。
    老朱不由皱了皱眉头,迟迟不肯下筷子。
    不久前还被修理过的楚王也尴尬地僵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马屁到底拍错在哪里了。
    传膳太监在一旁看得又是胆战心惊,只好把求救的眼神瞅向辽王。
    刚刚上的几道硬菜,虽说主要还是御厨们做的,但都是按辽王要求下的猛料。
    那南洋和西洋的香料和长白山的人参好像不要钱的生姜、萝卜似的,往锅里猛扔,像极了辽王在战场上集中火力打歼灭战。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辽王也太狠了,如果让一向节俭的皇帝知道,该如何解释?
    辽王知道泥腿子出身的老朱还是贫穷限制了他的习惯,心疼这汤里的人参,只好再次上前解围道:“陛下!这天下万物,都是物以稀为贵。这人参放到辽东就如同这鸡汤的蘑菇一个价,香料放到南洋如同枯木树叶,并不值钱。太子上次巡视辽东,吃的鸡蛋都是我用人参喂的鸡下的哩!”
    辽王说的其实是半真半假。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是真的。但是即使放在辽东,人参也比蘑菇贵多了,那怕被称为长白山林芝的蘑菇价格也不到寻常人参价格的十分之一。
    只不过担心老朱又没见过世面,他只好信口开河,夸张地贬损人参。
    “扑!”
    这下轮到宁贵妃把喝到嘴的汤给喷了出来,板着脸对辽王说道:“植儿啊,陛下一直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是不要这么浪费的好。”
    宁贵妃常年受老朱耳濡目染,也是保持了一贯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教训起辽王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辽王见贵妃生气了,连忙又给宁贵妃倒了一杯玉米汁,解释一番:
    “母妃啊,你看这香料以前在国内要三百文一斤,能换十几斤猪肉,但在南洋还不到六文钱一斤。”
    “还有今天用到的辣椒叫小米辣,刚刚在辽东试种成功,现在卖两百文一斤,到了明年产量上来了,只要一百文一斤,不出五年,也就是十来文钱一斤,和生姜一个价。”
    “我每年让沈家多往南洋跑一趟,两斤米就能换一斤香料,现在辽东家家都用香料腌肉,已经降到一百文一斤了。”
    “还有这人参,只是一根十年的人参,在应天能卖到五两甚是十两银子,但在辽东还值不到半两银子。”
    “所以啊,孩子今天告诉您老人家一个过日子的真理,这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只要您老人家高兴,那海底的人参,南洋的燕窝,孩儿都能给你弄出来,还不费钱。”
    辽王说着说着,竟然给大家讲起如何挣钱持家的道理来了。
    几个年长的王爷一边喝着奢侈的鸡汤,一边若有所思。他们也在琢磨,如何也能像辽王这样过上嚣张跋扈的好日子。
    辽王的话刚落,宫女们又端来两碗海参汤,分别放到老朱和辽王妃面前。
    辽王于是又笑着对宁贵妃介绍道:“母妃,这就是辽东金州海底下长的人参,人称海参。虽说不能长生不老,但是喝了至少能让你老人家多活十年。”
    宁贵妃说了声:“就你会哄我”,还是高兴地一饮而尽。
    老朱见状,也不再端着架子,连忙也将那碗海参喝得碗朝天,脸上也露出喜色。
    这时候小十二湘王朱柏也壮着胆子跟着起哄道:“十五弟,咱们兄弟一场,难道就不能分一杯羹么?”
    辽王答道:“辽东送来的食材本来是够的。可惜弟弟我好久没下厨,手艺生疏了,把送来的这些食材快浪费完了,才制成这两碗海参汤。要不,等我回辽东后,让人给你送一批去?就害怕送到荆州就臭了。”
    殿中诸王、世子一听辽王又开始调侃起湘王,不约而同哄笑起来。
    湘王却不恼怒,说道:“那我明日就住到你辽王府上去,不让我吃满意了,我就不走。”
    见孩子们嘻笑起来,老朱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才是像家宴嘛!不吵不闹不热闹!
    不一会,宫女们又上了两碗燕窝粥,还是放到老朱和辽王妃面前。
    湘王一脸鄙视地瞅着辽王。不用说,这肯定是辽王为老朱和宁贵妃量身定制的稀罕食材。
    看来今年中秋节的马屁都让这个看似一身刺儿的辽王给都拍完了。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这么多皇子,只有人家小十五会这一手呢?上得了战场,也进得了厨房!真是指挥千军万马若烹小鲜,做大餐如指挥千军万马。真是艺多不压身。
    老朱见状,笑着问辽王道:“这食材原本又是够一人一碗的,可惜又被你浪费了,只剩下这两碗?”
    辽王连忙笑道:“陛下英明!不过中秋一过,辽东照例要派人下南洋顺便采购燕窝。到时候,给各位兄弟姐妹们都送上一些。”
    老朱刚想喝下,一听这食材名字怪怪的,连忙问道:“你说这燕窝到底是什么稀奇之物?”
    辽王只好说道:“在南洋海岛悬崖峭壁之上,栖有一鸟叫金丝燕,每年春季会用这唾液混合自身羽绒筑巢,当地采集后称之为燕窝,主要有滋阴润肺功效。”
    老朱一听这食材竟然是燕子用口水和羽毛做的,心里有些膈应,于是将自己的一碗也推到宁贵妃旁边,说道:“既然是滋阴的,还是给你吃吧。”
    宁贵妃想了想,说道:“植儿派人远涉重洋,辛辛苦苦采来着实不易。但妾身身体还好,连这一碗一起端给偏殿的临安公主和永嘉公主吧。”
    临安公主是老朱长女,嫁给了宰相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李善长被诛杀后,老朱看在女儿的面子上,留下女婿李祺的性命,但是将其流放于江北的江浦。
    临安公主倒也倔强,坚持夫唱妇随,跟着李祺去了江浦,自力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很是艰辛,经常咳嗽,又得不到及时医治,所以落下病根。
    永嘉公主则是宁贵妃的亲生女儿,自从和驸马郭镇生下儿子郭珍后,因常年牵挂在辽东的郭镇,也是落下咳嗽的病根。
    华夏的中秋节其实是父母节。当父母的都盼着孩子们会在这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老朱和宁贵妃也不例外。
    这一次中秋节,临安公主夫妇和永嘉公主夫妇回到宫中过节,老朱和宁贵妃也很是高兴,将他们和其他公主、驸马一起安排在偏殿。
    太监和宫女们又陆陆续续上了许多菜肴,这基本上是御厨自己的功劳了。
    诸王和王世子们平时吃惯了、也吃腻了这些东西,慢慢就把兴致放到这酒上了,开始轮流给老朱和宁贵妃敬酒。
    老朱的酒量其实是不错的,平时经常用喝酒考验臣子,看他们会不会酒后失言、酒后失德、酒后乱性。
    但是今天,他却要独自接受孩子们的考验。
    都说酒场如战场,在辽王的指挥下,周王带着诸王敬过一波后,皇太孙又带着皇孙们敬了一波,驸马梅殷带着驸马们又敬了一波,临安又带着公主们敬了一波……
    瞧瞧辽王这战术,真是梯次分明,节奏紧凑,火力强劲,进攻持续,算是把打帖木儿的水平拿出来打老朱了。
    自太子走后,老朱也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兴过,来者不拒,终于喝美了,也喝醉了,最后连他自己和孩子们说的啥话也不知道了。